2018-2023年中國桌面工具軟件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十三五”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桌面工具軟件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
【騙術一:假冒公檢法詐騙】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檢察官”“法官”等角色,謊稱受害人涉嫌洗錢、販毒等嚴重犯罪,誘導受害人將資金轉入實為騙子持有的所謂“安全賬戶”,此類詐騙造成損失金額最大。
電信十大騙術,不得不防?如何防范?
【騙術一:假冒公檢法詐騙】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檢察官”“法官”等角色,謊稱受害人涉嫌洗錢、販毒等嚴重犯罪,誘導受害人將資金轉入實為騙子持有的所謂“安全賬戶”,此類詐騙造成損失金額最大。
【防騙提醒】警方不會通過電話做筆錄,逮捕證由警方在逮捕現場出示,不會通過傳真發放,更不會在網上查到。公檢法機關從未設立所謂的“安全賬戶”,更不會通過電話安排當事人轉賬匯款到“安全賬戶”。
【騙術二:冒充熟人詐騙】犯罪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得受害人熟悉的親友的手機號碼、社交賬號密碼,掌握受害人的社會關系,從而騙取信任,進而編造“發生意外急需用錢”“資金周轉”“代繳話費”等理由,誘使受害人轉賬。
【防騙提醒】凡是親友間涉及借款、匯款等問題,一定要通過撥打對方常用號碼或者視頻聊天等方式,核實對方身份后再做決定。
【騙術三:利用偽基站實施詐騙】犯罪分子使用偽基站,冒用銀行、運營商等客服電話號碼發送短信給受害人,以賬戶積分兌換獎品等為由誘導受害人點擊短信中的木馬鏈接。用戶一旦點擊,犯罪分子就能在后臺獲取用戶的銀行賬戶信息和密碼,進而盜取其賬戶資金。
【防騙提醒】當收到“銀行卡密碼升級”“積分兌換”“中獎”等含有鏈接的短信時,要通過銀行、運營商的官方網站或客服電話進行核實,不要輕易點擊短信中的鏈接。
【騙術四:兼職詐騙】犯罪分子許諾在各種網絡平臺刷得消費記錄后,將返還本金并支付傭金。受害人完成前幾單任務后都會很快收到回報,而當做更多任務時,騙子就會切斷與受害人的聯系,就此消失。
【防騙提醒】求職者不要輕信網絡上“高傭金”“先墊付”等兼職工作,不要輕信沒有留固定電話和辦公地址的招聘廣告。
【騙術五:考試詐騙】犯罪分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得考生信息,有針對性地發送短信或郵件,聲稱“提供考題”“改分”“辦假證”等,引誘考生匯款。
【防騙提醒】漏題、改分、改檔案、偽造資格證等行為本身就是非法的,請堅持用自己的實力說話。
【騙術六:校園貸詐騙】校園貸詐騙主要有三種:用“免抵押、低利息”為誘餌誘導學生貸款,要求繳納貸款手續費、管理費、保證金等費用;聲稱能通過培訓提高綜合技能,夸大培訓效果,簽訂培訓合同,誘導學生貸款支付學費;與兼職詐騙結合,要求學生貸款購買手機等產品做“銷售代理”,貸款的利息和滯納金很高,學生如不能如期還款,將迅速背上難以承受的債務壓力。
【防騙提醒】學生申請借款或分期購物時,要衡量自己是否具備還款能力。對于關乎自身信息、財產安全的事,要多方求證,不要輕易相信他人的一面之詞,輕易透露個人信息,甚至將身份證借與他人使用。發現危險,及時報警。
【騙術七:民族資產解凍騙局】犯罪分子先編造一個民族資產秘密流落海外的故事,然后聲稱受國家委托對這些海外資產進行解凍,號召受害人繳納手續費或資料費,稱成功后每人可以拿到高額善款補助。除了“民族資產解凍”,犯罪分子還會編造所謂“養老”“扶貧”等噱頭吸引投資實施詐騙。
【防騙提醒】此類詐騙的受害人多為中老年人,他們遠離社會輿論,缺乏辨別詐騙的能力,年輕人要多關愛長輩,及時傳達安全防范知識。此外,留意父母長輩的網絡支付使用情況,保障財產安全,及時止損。
【騙術八:投資返利詐騙】此類騙局通常標榜具有海外背景,從事的行業能賺取巨額利潤,投資者將獲得高額投資回報。投資初期,犯罪分子會按時返利,讓投資者嘗到甜頭,繼續追加投資后,將血本無歸。
【防騙提醒】投資理財前,要對所投資項目多咨詢評估,做到深思熟慮,謹慎對待。特別要警惕網絡上各類標榜“低投入、高收益、無風險”的投資理財項目,切勿盲目追求高息回報,謹防被騙。
【騙術九:保健品購物詐騙】犯罪團伙假扮醫療機構的顧問、專家、教授等,以為老年人“問診”為名夸大病情,再以會員登記、免費體驗、國家補貼、中獎等噱頭誘騙客戶購買各類“保健品”。而這些“保健品”基本上都粗制濫造,成本低廉卻高價出售。
【防騙提醒】經常給家中老人說一些老人被詐騙的例子,讓他們不要相信保健品推銷,一旦發現受騙要立即報警。
【騙術十:引誘裸聊敲詐勒索】犯罪分子非法獲得被害人信息后,通過社交軟件建立聯系,步步引誘受害人“裸聊”,從而獲取受害人不雅照片、視頻進行敲詐。
【防騙提醒】應遠離網絡不良行為,不向陌生人泄露身份和家庭等敏感信息。
安全底線須守住
公安部有關部門負責人說,無論犯罪分子如何巧立名目、花言巧語,只要守住下列安全底線,就可以讓犯罪分子無計可施。
要做到“四要”,即:轉賬前要通過電話等方式核實確認;手機和電腦要安裝安全軟件;QQ、微信要開啟設備鎖及賬號保護,提高賬戶安全等級;網上聊天時要留意系統彈出的防詐騙提醒。
同時要做到“四不要”,即:不要連接陌生WIFI,有些WIFI容易導致支付賬號密碼被盜;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驗證碼;不要將支付密碼與賬號登錄密碼設為同一個;不要將身份證等個人身份信息保存在手機里。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貸款剛到賬,錢就被轉走什么情況……電信詐騙有什么新手段?近日,深圳警方破獲一起新型電信網絡詐騙案。該案犯罪團伙1...
中新網重慶4月12日消息,記者12日從重慶市公安局沙坪壩分局獲悉,該局近日破獲一起公安部督辦特大電信詐騙案,抓獲犯7...
近日,深圳市公安局寶安分局在惠州市惠陽區端掉一個電信詐騙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破獲詐騙案3宗。該詐騙團伙以克...
李治調用騙子的攝像頭拍下了對方的樣子1月12日,網絡安全工程師李治收到了一條冒充他前公司法人的電信詐騙短信,這一次,...
工程師遭電信詐騙1月12日,網絡安全工程師李治收到了一條冒充他前公司法人的電信詐騙短信,這一次他沒選擇無視,而是I...
程序員遇電信詐騙成功反制 讓網友大贊機智 網友分享自己和電信詐騙犯斗智斗勇的全過程遇到電信詐騙該怎么辦?重重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