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4年中國水質監測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水質監測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策...
地熱作為能源大家族的后起之秀,目前已在我國開始起跑。國家《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出臺后,有關地熱能的發展目標、重點工程以及實施路徑漸趨明確。我國是能源消費大國,也是地熱利用大國,地熱直接利用長期以來位居全球前列。
事實上,我國一直在領跑全球地熱行業,直接利用規模幾乎高出緊隨其后的美國的1倍,只是地熱發電長期停滯不前。就近中期發展趨勢看,地熱在供暖和制冷領域的應用將會有持續穩定的增長。到2015年年末,我國地熱供暖面積接近5億平方米,新出臺的地熱發展規劃明確了到2020年供暖面積將增加至16億平方米的發展目標。按照當前的增長趨勢推算下去,預計到2035年前后我國地熱供暖制冷面積將接近50億平方米。我國當前的城鎮化水平大致在50%,今后依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隨著地熱供暖分界線南移,地熱供暖和制冷有穩定的市場增長潛力。中深層地熱供暖雖受資源分布限制,但淺層地熱已經突破了這一限制。《關于加快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促進北方采暖地區燃煤減量替代的通知》要求相關地區各級發展改革、運行、國土、環保、住建、水利、能源、節能等相關部門要把淺層地熱能利用作為燃煤減量替代、推進新型城鎮化、健全城鄉能源基礎設施、推進供熱(冷)等公共服務均等化等工作的重要內容。關于高溫地熱發電,國內相關機構和企業一直在努力推進,發電裝機容量穩定增長,按照規劃到2020年裝機容量將達到530兆瓦。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地熱發電的上網電價政策還不明確,部分地區的礦權管理還沒有理順。有關部門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并正在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協調和管理。中低溫發電方面,國內一些企業生產的關鍵設備和技術已經取得突破。此外,干熱巖的勘查在青海和海南等地也取得重要進展。按照業內專家估計,到2035年前后干熱巖發電將進入商業化運營階段,屆時地熱發電將邁上新臺階。
我國的能源轉型有自己的特色,可再生能源必須多管齊下方能實現預期目標。在此形勢下,地熱的發展迎來難得的機遇,發展空間巨大。據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2015年調查評價結果,全國336個地級以上城市淺層地熱能年可開采資源量折合7億噸標煤;全國水熱型地熱資源量折合1.25萬億噸標煤,年可開采資源量折合19億噸標煤;埋深在3000米至1萬米的干熱巖資源量折合85萬億噸標煤。地熱較之其他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潔環保、供應持續穩定、不受季節變化影響的優勢,但劣勢在于能量密度較低、初投資高、投資回收期長,影響投資者積極性。地熱產業發達國家經驗證明,只要政策導向明確,措施得力,利好地熱產業發展的科學發展模式完全可以形成。近年關于地熱能的發展,中央和地方出臺了系列政策予以扶持,地熱產業在我國的發展正在步入正軌,特別是地熱發展五年規劃的出臺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按此形勢發展下去,我國的地熱利用規模將持續增長,結構日益合理指日可待,我國將因此成為名副其實的地熱大國,領跑世界地熱。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昨日發布消息,5月份,廣東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1.7%。1-5月平均,CPI同比上漲2...
自1978年實施免疫規劃以來,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能夠依靠自身能力解決全部計劃免疫疫苗的國家和地區之一,基本...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公布進入倒計時,大灣區規劃將“去地產化”。在新規劃、新政策即將落地的新區域,首先被關注的領域一...
就在大家還對FF91量產時間迷惑時,又有媒體報道稱,賈躍亭在美國創辦的電動汽車公司Faraday Future(以下簡稱FF)要F...
6月6日,中國核動力院和中核運行聯合完成我國首個核電自主高端維修項目——秦山核電320MWe機組穩壓器安全端接管堆焊維...
在A股市場納入MSCI指數之際,除了滬股通資金活躍之外,以價值投資著稱的外資機構掀起一波A股上市公司調研潮。據有關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