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版政策性銀行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區域產業規劃是地方經濟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是各級政府部門發展相關產業的“路線圖”,對于區域發展規劃來說,就相當于一張藍圖對一個建筑物的重要性,有了這張“藍圖”,區域才能在有規劃有計...
7月6日上午,中國網友的目光聚焦在了黃海上一艘滿載大豆、向大連港狂奔的美國貨船,這艘船名為“飛馬峰”(Peak Pegasus)號。
中美貿易戰打響 ?美國豆農很受傷
中美貿易戰打響,美國豆農很受傷。
7月6日上午,中國網友的目光聚焦在了黃海上一艘滿載大豆、向大連港狂奔的美國貨船,這艘船名為“飛馬峰”(Peak Pegasus)號。
就在這一天,美國開始對34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征25%關稅,發動迄今為止經濟史上最大規模貿易戰。這艘船能否趕在中國對美國商品采取對等措施前,抵達大連港清關,非常關鍵。
“加油啊!豆子君!”
“留給豆子的時間不多了”
“到了嗎”
“小船還是沒能跑得過關稅。”
大豆OS:“太快了,暈船,要吐了!到岸都成了豆漿。”
。。。。。。
現實是,這艘大豆船沒趕上最后的時點。中國對美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于北京時間7月6日12:01開始正式實施。
中國商務部此前在7月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稱,如果美方實施征稅措施,中方將被迫進行反制。而“飛馬峰”上滿載的美國產大豆,正是中國對美關稅反制的標的產品之一。
大豆,成了中美經貿沖突的重要“戰場”。
受“貿易戰”沖擊 美國豆農很受傷
美國農業對出口貿易的依賴程度比較高。2017年,美國大豆超過60%銷往中國。中國對美國大豆出口的反制措施,在相當程度使得美國大豆出口量價齊跌。從今年5月到7月初,美國大豆價格從10.5美元(每蒲式耳)下跌到了8.5美元,跌到了今年最低點,跌幅18%。
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今年前五個月美對華出口大豆數量也下跌21%。
這對于專做出口的美國農民來說,是災難性的。因為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你不買我就賣給別人”的命題。這么多的大豆,美國人吃不完,國外也難以找到能消化掉這么大體量的下家。
在不斷升級的中美經貿沖突中,美國最后的受害者,還是這樣靠土地吃飯,“跑也跑不了的”農民。
美國農民日子并不好過
一直以來人們對美國農民的印象都是各國同行中的翹楚,坐擁大農場、手握現代化設備、收入豐厚。(備注:本文的“美國農民”是指除大農場主、大農業資本家等之外的美國農業從業人員,一般指普通有地農民及農業雇傭工人群體。)
是這樣嗎?
美國農民的生活質量達到“小康”水平確實很輕松。但實際上,2013年至今,由于前幾年連年豐收,作物庫存量過多,價格上不去,美國農場的凈收入一直呈下降趨勢。
此外,美國農民還要應付來自南美、俄羅斯等地的國際競爭者,再加上貿易戰,前途未卜的美國農民的心著實有點累。
而單純與美國人均收入相比,美國農民的收入也并不算高。
從業0-5年,2.6萬美元/年;
從業5-10年,3萬美元/年;
從業10-15年,3.7萬美元/年;
從業15-20年,4.8萬美元/年。
由上可知,擁有20年工齡的資深農業從業者,其收入也就是全國平均水平,剛剛參加農業工作的年輕人,收入就比較低了。
在美國,的確有數以百計的百萬富翁農民,但那是大農場主,他們控制著絕大部分的產業利潤,可以直接和像孟山都等農業巨頭合作。小的農戶、散戶,日子不好過。
美國農民開始自救
美國的農產品幾乎由美國四大農產品公司壟斷收購,農民們并不直接接觸市場。而現在,農民們不得不展開自救。
“我們試圖少耕種些大豆,或者,農民互相之間溝通,看能否擴展國內市場。”艾奧瓦州農民聯合會主席雷曼說。
目前,雷曼正在和當地的政治領袖溝通,希望他們能用“常識”來決定貿易政策取向。
“我們不認為現在特朗普政府所采取的政策會幫助任何人。所以,我們希望現行的策略能有所改變,政府能和我們的貿易伙伴建立良好的關系。”雷曼說,“關稅很重要,我們的機構會進行游說,希望政府的政策能穩定價格。”
美國政府會醒悟嗎?
過去4年美國大豆生產前10位的州是伊利諾伊、艾奧瓦、明尼蘇達、內布拉斯加、印地安納、密蘇里、俄亥俄、北達科塔、南達科他和阿肯色。這10個州的大豆生產占美國總產量的95%。
2016年美國大選中,這10個州中的9個投票支持特朗普。換句話說,受大豆貿易沖擊嚴重的幾個美國農業州基本都是共和黨票倉。
特朗普應該很難讓這些大豆出口州的選民認同“貿易戰”是個好主意。不少美國媒體和特朗普支持者更擔心的是:這些都可能影響選舉政治。
加征“美豆”關稅后 多元化解決大豆剛需
對美大豆征稅啟動后,中國仍將購買一定量的加征關稅的美國大豆,但總體而言,大豆進口總量或將下降,為解決供應短缺,中國可能進口更多的豆粕、其他油籽、甚至其他蛋白粕類作為替代品。
中國有句成語:“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中美貿易爭端將推動中國的經濟改革,進一步實現自我可持續發展,將更多的資源用于提高農業生產力;大豆和油脂產業也得以調整結構,減少對美國供應及其他單一來源的依賴,走向多元化多渠道,多粕多油并舉,雖然將經歷不少周折,但危機的另一面是變局與商機。
中美經貿沖突無疑會給中國帶來很多變化,但不變的是,中國不會停步!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關稅下調 買個LV包只差600元 香港購物優勢還在嗎?港媒稱,分析人士說,中國內地降低進口關稅的決定以及人民幣的迅7...
2017中國發明專利申請138.2萬件 連續七年居世界首位美國于當地時間7月6日00:01(北京時間6日12:01)起對價值340億2...
7月7日消息 近期,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信公眾號(廣州疾控i健康)發文,呼吁廣州居民一起“找蟲、找人”,找到t...
日媒稱,不久前,日本的大多數中餐館還都是小型家族企業,但隨著來自中國的流行快餐店突然出現在東京和其他地方街頭,...
位于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前海嘉里中心的5棟高樓,靜靜聳立在鋼筋水泥的叢林中。工人們正熱火朝天進行項6...
湖北地質災害警報 為什么雨停反倒容易發生地質災害?入梅第三輪降雨到昨天(6日)開始減弱。據武漢中心氣象臺預報,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