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版裝訂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區域產業規劃是地方經濟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是各級政府部門發展相關產業的“路線圖”,對于區域發展規劃來說,就相當于一張藍圖對一個建筑物的重要性,有了這張“藍圖”,區域才能在有規劃有計...
特朗普貿易戰的靴子落地,德意志電臺第一時間發社評向默克爾喊話,要默克爾拉中國“頂住”。這超出了很多人預料,中美這兩大巨人經貿角力,先亂了心神,再卯著勁給中國打氣的——居然是德意志。
“要趕緊對中國施加影響”,“就怕中國屈服于美國的強大壓力”。
特朗普貿易戰的靴子落地,德意志電臺第一時間發社評向默克爾喊話,要默克爾拉中國“頂住”。這超出了很多人預料,中美這兩大巨人經貿角力,先亂了心神,再卯著勁給中國打氣的——居然是德意志。
預料之外,倒也在情理之中。德國經濟高度依賴中美,在中國和美國分別有800億和4000億歐元的投資,分別有百萬員工在德企工作。大眾3/5、奧迪2/3、寶馬1/4、奔馳1/5的車輛銷到中國。這其中,有1/5的寶馬和戴姆勒在美國生產。中美貿易爭端一開,德國企業毫無疑問首當其沖要遭殃。德媒用一句印度俗諺給這局苦棋做了個無奈的比喻:兩頭大象打架,倒霉的是草坪。
腦門上有點綠的德媒,腦子是很清醒的。它們知道美國“試圖保持技術領先地位,逼迫中國落后,完全是仇外的民粹主義意圖”,也知道“中國早已立足于世界經濟,不僅展示著勤奮,也掌握了技術,想阻止中國發展技術不可能,也沒道理。”
但德國人的內心戲有點多,可以說是“糾結本糾”了。他們知道中國占理,希望中國能有所作為,又不能充分信任中國;他們骨子里靠美國,卻又覺得美國人靠不住。
前段時間,面對美國貿易戰壓力,德國國內一些政客打著禍水東引的算盤,頻頻到華盛頓走穴,希望拉美國共同“捍衛民主”,結成對付中國的統一戰線。
眼見特朗普對德國的游說無動于衷,反而無差別對德國打出鋼鋁加稅措施。德國一下心里沒底了,他們寄希望于中國“頂住”,如果頂不住,在華5千多德企就要蒙受損失。可又怕中國強硬還擊,頂得美國太疼,陷入以牙還牙的局面,在更大程度殃及德國。
這種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的糾結,是德國國家實力境地處于兩難的反映。
德國很大。它是世界第四經濟大國,歐洲第一大經濟體,世界第三大出口國,是歐盟和歐元區的創始成員之一。
德國又很“小”。在經濟上,德國高度依賴國際市場,其出口額占超過1/3的國家輸出。現有國際經濟秩序的風吹草動,對德國可能是傷筋動骨的大事,這也是德國迫切希望中國在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淫威面前“頂住”的原因。
在軍事、價值理念上,德國對美國,是如同孩子對母親般的依賴,美國被視為德國的“解放者”、“保護者”。
可特朗普偏不解這風情。去年G7首腦會,特朗普當著其他歐洲領導人的面,說德國人“很壞很壞”。抱怨美國保護德國,美國人得到了什么。他的話讓德國人聽了非常難過。美國是受猶太精英文化深刻影響的國家,特朗普是與猶太人淵源很深的總統,再加上特朗普爺爺當年被德國驅逐的經歷,特朗普本人對德國所懷有的不信任自然相當深切。
還有地緣政治的因果在起作用。美俄在水面上勢同水火,德俄在水面下眉來眼去,兩國油氣生意火熱,在制裁俄羅斯的問題上,德國一度態度模糊,這在美國人看來純粹是給自己的全球戰略添亂。
德國老想在歐洲出點頭,利用歐盟保持獨立性。美國主導的軍事行動,德國經常開請假條,伊拉克戰爭期間,小布什和時任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對德國已高度不信任,美國對德國的控制和監聽從未有放松。
在歐盟,德國有點像班上的尖子生。成績好,干活多,還要被人罵:憑什么大家都差,就你那么好?德國人跟法國人肯定坐不到一條板凳上,意大利奧地利跟德國也不是一條心,處處掣肘、處處受制,德國想做點事,難度也不小。
德國對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多邊機制高度依賴,又缺乏制度制定和守護的能力,把握不住這個體系。德國特別看重歐盟和北約,可特朗普都把話說到“歐洲人利用歐盟來殺美國人,美國成了歐盟菜板上的肉”這種份上。他接下來真有可能瓦解歐盟,找北約攤賬。德國這種我命不由我的焦慮,在中美貿易摩擦可能走向持久戰的背景下,進一步被放大了。
他們擔憂中美貿易摩擦將損害現有國際貿易秩序。
德國經濟研究所所長胡特就警告說,德國兩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打貿易戰,德國肯定受損,德國和美國不同,從中國的經濟增長中受益更多,“所以,也會因美國制裁中國而受損”。
國工商大會主席也擔心,美國制裁長期損害嚴重,“跨國公司不得不減少在海外生產,花巨款重啟其在自己國內的生產”“更關鍵的是,規矩被破壞了,就像允許某個球員可以手拿足球,送進球門一樣。”
德國媒體想辦法給美國算賬,想把美國往回勸。
德意志電臺專題報道了位于美國密蘇里州的一家造針廠的遭遇。因加關稅后原材料價格上升,工廠不得不對產品提價,導致訂單減半,被迫裁員,500名員工前途未卜。工廠負責人說“經歷了多次價格戰后,工廠生存了下來,可加增關稅使我們面臨倒閉,中國人沒把我們打垮,(特朗普)政府辦到了”。報道特別指出,工廠所在地區是特朗普的票倉,特朗普的做法“事與愿違”。
德國希望中國抗爭,也不希望中國不要太較真,加速現有體系的崩潰。
他們骨子里期待中國能對美國適當地讓一步。
要想達成如此精密、近乎異想天開的效果,德國這顆“子”就得落得巧了。照德媒心里的譜,既然特朗普不愿與德國對話,德國應該趕快與中國協商對策,把事態控制下來,盡快打破當前中美之間以牙還牙的局面。
暫不管他德國能否心想事成,從他看似前后矛盾的反應中,我們其實可以作抽絲剝繭:
貿易戰沒有贏家,必須堅決反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全球化大勢不可逆,應該堅持世貿組織為核心、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這是兩條基準線。
不管德國曾經把美國看得有多親,特朗普搞逆全球化,美德就沒法做朋友;不管德國對中國防范心有多重,中國堅持經濟全球化,中德就成不了敵人。
現在,德國處于一個非常矛盾的時刻,是左看看、右也看看的中間派,正需要我們抓住機會,去做工作,給它一個向好的作用力,把德國爭取到我們這邊,把中德合作的故事做活。
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
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就是把敵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毛主席的這兩句話,應為鑒。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7月9日,就纈沙坦原料藥事宜,華海藥業在投資者說明會上表示,正在對現有生產工藝進行優化,避免在生產過程中產生NDMA...
格羅方德宣布22FDX工藝設計營收突破20億美元大關據悉,22FDX 可提供近似于FinFET 的性能和能效表現、同時成本與 28...
車廂內座位既有橫向又有縱向首列“溫州制造”的S1線市域動車組日前完成下線。經過調試,下一步將運往甌海桐嶺車輛段進...
杭州多多理財員工自曝老板跑路,詳情如何?互聯網金融平臺在杭州呈現“塌方”之勢。在“牛板金”平臺出現上億逾期項目...
新條例擬規定:企業名稱不得冠以“中國”等字詞新條例擬規定記者9日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獲悉:《企業名稱登記管理...
飯后一小時不能做的6件事1、飯后立即吃水果很多人都喜歡飯后吃點水果,認為能夠通過這個方式補充人體所需的碳水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