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租賃合作行業供需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租賃合作研究報告對租賃合作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租賃合作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
不久前,三星在印度諾伊達建成了新的手機工廠,這也是三星在印度開設的第二家工廠,按照官方說法,這將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手機工廠,將實現每年最高 1.2 億臺手機的產量。在此之前,三星曾在中國大陸等地投入過不少的生產資源,但隨著國內市場增長放緩,三星同樣將
不久前,三星在印度諾伊達建成了新的手機工廠,這也是三星在印度開設的第二家工廠,按照官方說法,這將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手機工廠,將實現每年最高 1.2 億臺手機的產量。在此之前,三星曾在中國大陸等地投入過不少的生產資源,但隨著國內市場增長放緩,三星同樣將目光與戰略重心放到了印度市場。
在過去一兩年,蘋果與富士康以及一眾國產手機都有在印度投資建廠的計劃與行動。早在去年,蘋果就重點欽點緯創在印度代工新一代iPhone。一方面緯創正在擴大其位于印度新德里近郊的ODM手機工廠的產能,除此之外,緯創正在印度班加羅爾新建一座手機制造工廠。在今年1月,來自印度兩位政府官員的消息稱,緯創(Wistron)即將與印度政府簽署新的土地租賃協議,新土地將主要用于建設新廠,為蘋果代工更多型號iPhone。
早在2016年,富士康集團就已經和印度地方政府簽署了協議,將投資50億美元建廠,去年12月,消息指出富士康計劃在印度孟買附近的加瓦拉爾-尼赫魯港經濟特區(Jawaharlal Nehru Port Trust)投資60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61.54億元),建設一家200英畝(約合1214.06畝)的工廠。富士康表示,此工廠能夠向當地提供約4萬個就業崗位。
而從國產手機廠商來看,幾乎所有的中國手機廠商都在印度設立了工廠,vivo、OPPO、小米、金立等,就紛紛在印度投資建廠,其中小米已經擁有兩座工廠,今年4月份時表示,將在印度再建三家工廠。更多的建廠與供應鏈配套的建設均在規劃之中。
印度迎來一波強化產業鏈地位的機會
從這些信號看出,印度在未來幾年可能將轉移中國的部分手機制造產業鏈至印度,從而使得印度制造的手機生產與組裝、研發能力得到強化,這反過來可能會導致中國手機制造業的競爭力被削弱。
一方面,手機制造業產業鏈的轉移會有幾個驅動因素。一個是業務與需求驅動,也就是說,中國市場已經出現了飽和,增量空間不大,換機需求放緩,但印度市場還有巨大的人口紅利。印度有13億人口,智能手機普及率才30%,人口紅利在哪,需求在哪,工廠與手機制造業相關的配套設施就會在哪。
其次是印度政策歡迎外商投資建廠。印度政府為吸引廠商在印度本地化,對手機關鍵零部件進口增加關稅,這樣電子廠商就有了更多直接在印度投資辦廠的理由,并促進當地就業。而印度無論是土地租金、人力成本、設備成本均更為低廉,而相反,國內高房價、高人工成本、物流成本限制廠商建廠意愿。因此原本屬于中國市場的手機制造業產業鏈轉移到印度或許已經是不可逆的大勢。
手機廠商的投資建廠帶動印度形成手機制造業產業鏈集群。這種手機制造業產業鏈集群在中國過去是經歷過的。
在智能手機市場發展的早期,中國由于經濟發展與人口龐大,是全球增量空間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制造業成本手機廠商為爭奪中國市場的人口紅利,在中國設廠。為方便實現本土化生產研發、出貨、銷售與市場、渠道擴展,與手機產業鏈的相關配套也逐漸建立起來。于是蘋果在中國市場大規模投入,形成了以富士康代工廠為首的供應鏈集群。
在現代經濟中,產業聚集決定著制造業的地位,根據一份統計顯示,iPhone原材料及零件供應鏈來自于31個國家,其中中國的供應商數量最多,達到349家,蘋果手機里面的攝像頭模組,PCB線路板,天線,FPC柔性印刷線路板,揚聲器,觸控馬達,玻璃蓋板,玻璃后蓋,金屬結構件,精密連接器等都有中國供應商供貨。這使得各大蘋果供應鏈廠商都必須得在中國設廠。比如臺灣51家供應商有152家工廠,其中114家在中國大陸。美國47家供應商有217家工廠,其中69家工廠設在中國。
但如今中國市場已經通過5~6年的時間的快速發展走到飽和,已經沒有太大的增量空間。當前最大的增量空間在印度,根據Cisco Systems的一項研究,印度2021年將有7.8億部互聯智能手機,而2016年則為3.59億部。
印度可能因此將迎來一波強化其手機產業鏈實力的機會,數據顯示,目前在印度設廠的手機相關企業近百家,未來3-5年,手機核心部件廠商也將逐步向印度遷移。印度也可能將復制中國此前走過的路,將會逐步而緩慢的實現手機產業鏈集群。
中國手機產業鏈的危機感與制造業的反思
在當前,美國大喊制造業回流,富士康蘋果三星紛紛將工廠轉移到印度,事實上,對于中國的制造業是一種預警。
制造業屬于實體企業是中國經濟組成不可缺少的部分。與印度一樣,中國也是一個人口大國,就業乃是經濟穩定之保障,而要制造業是一國就業之根本,如果沒有制造業中國經濟會出現大面積資金外流。
在手機行業,手機零部件的生產制造對整體制造業轉型升級有著重要示范作用,因為國內制造業一直被給人一種廉價、落后產能、低端血汗工廠的印象,長期以來已被污名化。當下中國的年輕人越來越不愿意流入制造行業。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此前也抱怨過:實體經濟稅費比較高,利潤率很低也很辛苦,很多人不愿意干實體經濟。而在智能手機行業,
對于印度而言,盡管目前面臨著熟練技術工人的難題,但各大手機巨頭紛紛將重心轉移到印度,印度有機會吸納到更尖端的科技人才,加快發展印度手機廠商自行組裝、研發、制造智能手機能力。比如我們看到過去富士康落戶河南鄭州之后,就在鄭州帶動了整條手機生產線上下游的產業,圍繞鄭州的工廠群的產業聚集緩慢成型。對于印度來說,當各大廠商落戶該地之后,印度也有機會參與到手機制造業的上游研發環節之中,驅動整體創新力的提升,帶動手機生產研發的上下游的產業。
過去聯發科也曾表達了對印度市場的期待,表示系統整合芯片的主戰場已從需求明顯減緩的中國轉移到印度、東南亞等地。因為該地的換機需求將帶來很高的成長率。
而在中國市場,則呈現了另一種趨勢,早前有從業人士坦言,2016年以后的生產的手機機種,從主控芯片、內存芯片到攝像頭模組和顯示與觸摸模組等核心器件,都出現了性能與產能過剩的趨勢。而目前在印度與南亞市場上,對這些核心器件有更深度的需求。印度與南亞市場的模組售后采購訂單比例,幾乎是手機組裝工廠模組采購訂單的1~1.5倍以上,這個比例未來還會更高。這對中國手機產業鏈而言,并非利好消息。
早在2014年,印度莫迪政府就在大張旗鼓地提出“印度制造”的口號,打造世界制造中心是印度基于當前國情與未來戰略目標。在今天來看,印度制造也在逐漸顯露出成效。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海水稻是耐鹽堿性水稻,能夠在海水中生長的水稻。在現有自然存活的高耐鹽堿性野生稻的基礎上,利用遺傳工程技術,選育...
7月22日晚6:30,在大家還在酷熱的三伏天傍晚煎熬時,中央紀委又放大招了!十九屆中央第一輪巡視14個省區反饋情況同時...
7月20日,銀保監會正式發布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理財新規”)。意見稿要求,過7...
光明牌冷飲,一直是上海人的心頭肉。鹽水冰棒、冰磚、三色杯......陪伴了多少上海人的童年,堪稱上海人的集體回憶。最...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帶領的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團隊在迪拜熱帶沙漠的海水稻試驗種植取得階段性成功。袁隆平院士...
如何更健康地叫外賣?1.要選擇種類較多的外賣食品,最好選擇蔬菜和水果豐富的外賣。尤其要避免那種只有淀粉,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