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4年環保多功能書畫板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在一個供大于求的需求經濟時代,企業成功的關鍵就在于,是否能夠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時就牢牢地鎖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會傾盡畢生的精力及資源搜尋產業的當前需求、潛在需求以及新的...
日本遭受高溫酷暑天氣,近三周內已造成至少28人喪生,并有12000多人就醫。法新社援引官方數據顯示,日本許多城市22日的溫度逼近攝氏40度。
日本遭受高溫酷暑天氣,近三周內已造成至少28人喪生,并有12000多人就醫。法新社援引官方數據顯示,日本許多城市22日的溫度逼近攝氏40度。
7月18日,在日本東京,放置在2020東京奧運會主場館的一臺溫度計顯示當時氣溫超過40攝氏度。新華社資料圖
最新數據顯示,7月8日止的一周內有3人中暑死亡,而到15日為止的一周中暑死亡人數增至12人。上周六21日又有13人中暑身亡,多數是年長者。
根據日本總務省消防廳,至7月中截止的這一周,超過9900人被緊急送到醫院就醫,較前一周的2700人增加許多。酷熱天氣毫無緩和跡象。東京周末派出的救護車多達3091輛,創下單日最高紀錄。日本氣象廳表示,全國230多個觀測站22日下午測出超過攝氏35度的高溫。氣象廳對日本本島大部分地區發布特別高溫警報。
另外,日本教育部要求學校延后在熱天舉行的戶外活動。上周,一名6歲男孩在高溫天氣下參加學校遠足活動,因中暑喪生。
酷熱天氣毫無緩和跡象。東京周末派出的救護車多達3091輛,創下單日最高紀錄。
日本氣象廳表示,全國230多個觀測站22日下午測出超過攝氏35度的高溫。氣象廳對日本本島大部分地區發布特別高溫警報。
延伸閱讀 關于“中暑”你了解多少?
中暑可致多器官功能障礙
人是恒溫動物,正常情況下身體所產生的熱量和釋放的熱量幾乎相等,體溫保持穩定。
當身體里面產生的熱量過多,或者外界熱量進入體內時,身體可以通過出汗等渠道加速散熱,保持體溫正常。但時間一長,持續出汗使得體內血容量不足,且汗液會帶走大量電解質(主要是鈉鹽),若不及時補充可能引起汗腺功能衰竭。
散熱不及時,體內熱能積聚使體溫繼續升高,就可能發生中暑。中暑時,人體體溫若高于42℃將對各器官細胞產生直接的“熱”傷害,腦、心臟、肝臟、腎上腺等重要臟器的細胞膜、細胞器等受損后,細胞代謝途徑中斷,從而導致多器官功能障礙或衰竭。
重癥患者大多出現高熱
中暑的癥狀有輕有重。輕癥中暑時,身體為最大限度地完成散熱任務,會通過自主神經系統調節皮膚血管擴張,大量分泌汗液。此時,汗液從體表蒸發帶走熱量成為主要的散熱方式。
不過人體熱量過高時,大量出汗會致身體血容量減少,而且這有限的血容量還大量分布于全身皮膚(中暑時皮膚血流量可增至平時的20倍),因此腦部等體內重要器官的血流量就會明顯減少。這時人會出現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眼前發花、全身乏力,甚至眼前發黑、暈厥等癥狀。當汗液帶走大量電解質時,人還會出現肢體抽搐癥狀。
大多數人輕癥中暑時,如能及時脫離高溫、高濕環境,并補液降溫,相關癥狀便可得到緩解。但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就沒這么容易了。
如前所述,中暑時全身血流量相對不足且重新分布。身體為加快散熱和盡量保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應,需要心臟加緊工作以加快血液在體內的流動,那么心臟就需要自己的營養血管——冠狀動脈提供比平時更多的血液來保證充足動力。可冠心病患者的冠狀動脈狹窄,沒法給“加倍工作”的心臟及時提供更多的血液供應。心臟處于饑餓狀態,加上中暑時大量出汗,血液黏稠度增高、低血壓等因素,中暑則可能扣動發生心血管事件的“扳機”,導致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惡性事件發生。
重癥中暑是由輕癥中暑發展來的,一般表現為高熱。如不能及時降溫、補充水和電解質,外界熱量又不斷入侵體內,其結果就是體液不足,汗腺衰竭,出汗停止。此時,中暑者全身干燥無汗,熱量在體內積聚,體溫迅速升高。大腦對溫度非常敏感,在高溫下會發生功能障礙,短時間內可致人昏迷不醒。此外,體內積聚的大量熱能也將同時損傷心血管、肝腎等重要臟器,極其嚴重時會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預防需知五大誤區
對于中暑的認識,目前大致存在著五大誤區。
1、“環境溫度不太高不會中暑”
潮濕無風的環境,即使環境溫度不高于30℃也可能導致中暑。
據測算,一升汗水完全蒸發可以使體重60公斤的人的體溫降低2℃。在蒸發的過程中,汗水“掙脫”皮膚表面,飛入空氣;潮濕空氣中的水分也由空氣中不斷“融入”皮膚上的汗液。當兩個過程平衡時,就不再蒸發汗水,不能帶走身體熱量。
所以,往往在空氣濕度大的“桑拿天”里,由于人的汗水蒸發緩慢,從身體帶走的熱量少,更易導致中暑。
2、“中暑是小事,喝點冰水、綠豆湯就好了”
雖然健康人群發生輕癥中暑只要及時脫離高溫高濕環境,給予簡單處理大多能迅速好轉,但如果對重癥中暑者不能及時識別和早期迅速降溫并送醫救治,往往會導致死亡病例的出現。另外,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即使是輕癥中暑,也可導致嚴重后果,不能大意。
中暑飲水是有講究的。由于人體內電解質隨汗液丟失較多,不應只大量補充白開水,更不應大量飲用含碳酸和酒精飲料。它們不僅不能補充電解質,還有滲透性“利尿”作用,加重電解質和水分流失。正確的做法是及時補充淡鹽水或含鈉、鉀、鎂和鈣鹽的防暑飲料。
高溫天氣及時補水和電解質是有效避免中暑的手段之一。但某些需要限制液體和鹽攝入量的人群,如嚴重的心力衰竭和腎功能不全患者,喝水過多可致病情加重。因此,大量喝水消暑并非人人適合。
3、“嚴重中暑僅做簡單處理不送醫救治”
中暑且高熱者多為重癥中暑,搶救要爭分奪秒。重癥中暑在發現后的“黃金半小時”內,實施迅速有效降溫十分重要,如降溫延遲,死亡率將明顯增加。用各種辦法迅速將中暑者體溫降至39℃或以下,這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在急救人員未到達現場時,應做到:迅速將中暑高熱者轉移至陰涼通風處,并為其除去衣物;打開空調或風扇,將中暑者周圍環境溫度降至最低;找來冰塊放在中暑者大動脈區域(雙側頸部、腹股溝、腋下);用涼水噴灑或濕毛巾擦拭中暑者全身。以上急救措施即使在急救車到達或轉運途中也不應中止,必要時協助急救人員為患者進行低溫鹽水輸液、胃灌洗、灌腸、藥物降溫等治療。
重癥中暑需要藥物和器械,如呼吸機、血液凈化等多種手段對器官功能進行支持保護。因此,對于重癥中暑者應及時送醫救治。
4、“給中暑暈厥者含服硝酸甘油片”
重癥中暑者體液丟失過多,會出現血容量不足、低血壓狀態,而含服硝酸甘油會使血管進一步擴張,血壓進一步降低。如無特殊情況,不建議中暑者含服硝酸甘油。此外,若中暑者已神志不清,切忌強行喂水,否則易致其嗆咳、誤吸,發展為吸入性肺炎。
5、“為防中暑拒絕室外活動”
在極端高溫天氣下,的確需要避免室外運動和工作。在室外感到胸悶、心悸、頭暈等不適時應迅速到陰涼處避暑。但人也需要適應自然環境,不能完全與一切高溫環境隔離。在一些人體可接受的高溫天氣,應適當關閉一段時間空調,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到戶外活動。整天呆在空調房內,也可能埋下空調病的隱患。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CEO先于員工離職、員工被拖欠兩個月工資無人問津。”沒想到七年前曾經輝煌一時的團購網站拉手網,會以這樣的方式來7...
中國真正強大,是不再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的時候。自一個半月前,東莞發布公告要在全市開展清理“散亂污”企業,...
7月23日消息,近日網上有傳言稱,由于央行政策,螞蟻金服8月1日起,借唄將全部停止,花唄使用額度限每筆1000元,最高2...
A2奶粉中國經銷商被罰10萬元,原因是什么?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2018年典型虛假違法互聯網廣告案件30件。其中,...
7月19日晚間,長生生物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長春長生因生產、銷售劣質百白破疫苗,被吉林省食藥監局沒收違法所得8...
環保風暴來勢洶洶,近期多省相繼出臺燃煤、生物質鍋爐清零,夏季包裝印刷企業涉VOCs工序停產等方案。詳見:5個地區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