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4年柔力球拍市場發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
在一個供大于求的需求經濟時代,企業成功的關鍵就在于,是否能夠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時就牢牢地鎖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會傾盡畢生的精力及資源搜尋產業的當前需求、潛在需求以及新的...
考研分為初試和復試兩個部分,最終成績也由這兩個部分所構成。那么考研的最終成績是如何計算得出的呢?
考研總成績怎么算?
考研分為初試和復試兩個部分,最終成績也由這兩個部分所構成。那么考研的最終成績是如何計算得出的呢?
初試總分為500分,政治、外語各100分,數學和專業課各150(或專業課300分)。復試較為復雜,各個高校各個專業的復試辦法都有會所不同。
初試成績
初試成績=你卷面成績。
根據考生報考的專業和院校不同,研究生考試初試的總分也不同,一般來說,研究生考試初試的總分是500分,但是也有個別特殊的專業和院校是300分,這個要根據考生報考的情況而定。研究生考試科目分為公共課與專業課兩類。
各科分數構成:
※政治:馬原24分,毛特30分,史綱14分,思修與法律基礎16分,當代世界經濟與形勢與政策16分,滿分100分。
※英語:完型10分,閱讀A40分,閱讀B(即新題型)10分,翻譯10分,大作文20分,小作文10分,滿分100分。
※數學:理工類(數學一、數學二)經濟類(數學三),滿分150分。
數學一:高數56%、線性代數22%、概率統計22%
數學二:高數78%、線性代數22%、不考概率統計
數學三:高數56%、線性代數22%、概率統計22%
※專業課:由于是自主命題,試卷結構詳見各招生單位公布的信息。一般情況下,一門專業課滿分150分。
復試成績
考研復試主要考查三個方面,分別是:專業課、綜合能力、英語應用能力。
復試總成績=專業課筆試成績×筆試權重+綜合面試成績×面試權重+外語聽說能力成績×外語成績權重
※專業課:主要是筆試+面試結合的方式考查。復試專業課所考科目與初試差異很大、同一專業各院校側重點區別也很大,所以復試專業課一定要提前準備。
※綜合能力:通常采用面試的形式考核。綜合實力面試這一環節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考生此次考研的去留、以及是否能被優秀的導師青睞。該部分的技巧性很強,只要經過專業指導并進行大量全真模擬練習完全可以短期速成。
※英語綜合能力:通常考查英語口語和聽力,有些一流院校還有英語筆試。雖然英語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時一日之功,但實際上各院校歷年真題尤其是口語題目幾乎不變,只要提前有針對性的準備,短期突破并不難。
另外,不少高校明確表示了目前招生更加看重考生的綜合能力,而不僅僅是卷面成績這一方面,這也意味著考生務必更加要注重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一般情況下,復試所占比例為30%-50%,大部分高校都設置為40%,但是有高校將復試占總成績的比例提高到了60%。也就是說初試成績好的同學,充分準備可以加大自己的優勢;初試成績不是很理想的考生,如果積極準備復試,最后翻盤的機會也很大。
考研總成績究竟如何計算?
錄取總成績=初試總成績×初試成績比重+復試總成績×復試成績比重。
復試總成績=專業課筆試成績×筆試比重+綜合面試成績×面試比重+英語口語和聽力成績×英語成績比重
我們參考某高校的計算方法,如:初試成績500分,復試成績500分,前者與后者的比重一樣,各占一半,所有考生的成績按照總分排名,擇優錄取。
復試在錄取總成績中占多大比重?
答: 2006年教育部明文規定,復試成績占總成績的權重要在30%~50%。
(注意的是:2007年教育部再次明確,招生單位可以實行復試一票否決制。也就是說只要復試不合格,不管初試成績多高,招生單位都可以拒絕錄取)
2012年部分省份發生泄題事件,考生反應激烈,各個高校更是增大了復試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重,所以今年復試比重大家就可以有個參照了。
而且,高校也明確表示“現在招生更看重考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考生必須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一些重點高校的復試成績占總成績的比例甚至達到50%,這就意味著初試和復試一樣重要,哪個都不能掉以輕心。
復試的錄取比例是多少?
答:首先解釋一個概念——差額復試:
所謂差額復試,就是在計劃錄取人數的基礎上,讓更多的人去參加復試,然后再選取計劃定額的人數,這樣將有利于高校全面評估候選人,最終選拔出綜合素質較高的考生,而非只會考試的考生。
差額復試的比例一般為1:1.2(即120%的比例),比如招生計劃錄取100人,會讓120個人去參加復試,然后再從120人中錄取100人,這樣就是1:1.2的差額。部分高校、專業將該比例提高到1:1.5。
做個形象的比喻,考研復試就像擠公交車,車輛的座位數是既定的,但是擠公交車的乘客卻多于座位數,這時一定存在“前面的人被擠下去,后面的人擠上來”的情況。
所以不管初試成績如何,考生都要特別重視復試。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8月3日晚,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辦公電腦遭到病毒入侵,生產線被迫停產,據估算,造成的經濟損失達數十億元。...
七年前,印度本土電子商務平臺BigBasket剛剛成立,在為數不多的選擇中它使用了亞馬遜云平臺來滿足其日常的云計算需求B...
截至今年6月末,廣義影子銀行資產占GDP的比例降至73%,低于2017年末的79%和2016年末87%的峰值。從絕對規模看,2018...
8月16日從河南省工信委獲悉,河南化企借助該省強力推進的工業綠色化、智能化和企業技術升級“三大改造”提質增效,目2...
8月16日從河南省工信委獲悉,河南化企借助該省強力推進的工業綠色化、智能化和企業技術升級“三大改造”提質增效,目2...
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的私有化傳言,又有了新的落地跡象。8月21日,據路透社報道,美國投行摩根士丹利(俗稱大摩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