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4年中國日用化工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隨著日用化工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日用化工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以期...
今年上半年,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從地緣政治關系看,敘利亞內戰繼續膠著;俄羅斯被西方集團再次孤立;英國脫歐問題繼續爭吵;朝鮮核危機突現曙光,不僅與韓國盡釋前嫌,還與美國實現65年來首次握手;伊朗核協議突然被廢,石油危機再次籠罩波斯灣。從經濟關系看,美國政府
從中遠期影響看,近兩年中國原油天然氣等產品從美國進口占比雖不高,但增速很快。如2015年從美國進口原油6萬多噸,2016年增加了近7倍,2017年同比又大增近15倍。美國已成為我國第14大原油來源國,超過馬來西亞、南蘇丹、利比亞、哈薩克。液化天然氣也一樣,2015年從美國進口6萬多噸,2016年增加2倍,2017年同比又增加近7倍。美國現已成為我國第6大液化天然氣來源國。據美國自己的統計,2017年中國是美國第2大原油出口地,占比20%;是美國第2大液化石油氣出口地,占比12%;是美國第3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地,占比15%。
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今年上半年已高于70%,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高于42%。現在國內已建成十幾套丙烷脫氫裝置,去年液化丙烷進口總量1337萬噸,其中從美國進口量占1/4。當前國內擬上乙烷裂解裝置也有20多套,而乙烷進口將來主要依靠美國。我國公布的反制產品清單中,就有液化丙烷等產品。由此可見,貿易戰的間接影響和中遠期影響一定會有,且對有的企業來說不會小。
2、油價不確定性的影響
今年上半年布倫特原油均價70.2美元/桶,同比增長33.1%。上半年油價也在不斷波動,布倫特油價最高時超過80美元/桶,最低時62美元/桶,個別時候與煤炭等大宗商品一樣也出現劇烈波動。5月末一周內,原油期貨日最高收盤價與最低收盤價跌幅近9%,此后一直震蕩下行,至6月中旬累計跌幅逾12%。6月底受美國廢棄伊朗核協議影響,油價又快速拉升,單日漲幅逾5%,很快突破74美元/桶,創出3年多來新高。受此影響,基礎化學品、合成材料等產品價格出現了大幅震蕩。
下半年受美國單邊主義要求,所有國家停止進口伊朗原油,油價波動將會加劇。即使沙特等國承諾增產以補市,加上委內瑞拉減產的因素,油價的不確定性有增無減。我們預測,下半年布倫特原油均價在75美元/桶上下。
3、企業停產限產的影響
一方面是企業數量減少的影響。
實體企業是經濟強國的主要支撐,是創造財富的主體。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對發展實體經濟予以高度重視并提出明確要求。但是,實體企業面臨的發展環境并不樂觀。根據國家統計局對規上企業的統計,今年上半年石化全行業規上企業減少1666家,其中化工板塊減少1565家;規模以下企業很難也尚未作過統計,由于各種因素的疊加,會不會減幅更大?這些加劇了我們對石化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擔憂。
另一方面是企業停產與限產的影響。
對于工藝技術落后、消耗高、污染重、排放不達標的企業,依法關停并轉是無可爭議的。但是,每遇重大活動、每遇安全環保檢查,有的地區和園區“一刀切”的采取停產、限產的措施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科學的。更有甚者,園區內一家企業發生安全或環保事故,園區內所有企業都要停產。石化裝置的生產與加工工業不同,連續穩定是最基本的條件,反復開停車不僅安全隱患陡增,而且給企業造成巨大損失。企業對這方面的訴求很強烈,可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今年以來,很多企業(包括在華跨國公司)又遇到了新問題——原來產業鏈上游配套中間體或原材料的中小企業停產,上游配套原料無貨可尋、要么價格猛漲,給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造成嚴重影響。有企業表示,不規范設立保護區對油氣采區影響較大;專業協會座談會了解到,上游礦山整治對磷肥、無機鹽、純堿行業也帶來影響。
五、石化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全球石化產業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尤其是去年以來,全球石化產業的發展勢頭強勁。我國石化產業上半年增長良好,下半年雖受到地緣政治和貿易保護主義影響,但全球經濟復蘇的慣性仍在,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不斷顯現,發展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我們對中國經濟保持6.5%以上、石化行業全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長都是充滿信心的。當然,在分析制約因素和挑戰的同時,我們還應把握石化產業未來發展的新趨勢。
1、煉油行業正經歷新一輪景氣周期
美國得益于頁巖氣革命,使原油產量超過沙特成為世界第一生產大國,并給美國石化產業注入新的生機,已連續4年都有新煉油裝置建成投產。去年全球煉油總能力超過1億桶/天,其中亞太地區占36%。并且,亞太和中東成為煉油能力增長最快的地區,貢獻了全球90%以上的新增煉油能力。
2、烯烴產能快速增長和原料輕質化是最新趨勢
2010~2015年,全球乙烯產能年均新增300萬噸,其后連續3年增速明顯加快,將高達700萬噸/年。烯烴新增產能當中,丙烯多用丙烷脫氫工藝;乙烯主要是乙烷裂解路線,傳統石腦油裂解制烯烴的占比正逐年下降,全球石腦油乙烯占比已由2000年的61%下降到2017年的43.8%。
3、中國成為石化產業增長最快的國家
在我國石化產業,去年又有中石油云南1300萬噸/年和中海油惠州二期1000萬噸/年裝置投產,原油一次加工總能力達到8億噸/年左右;去年加工原油5.68億噸,產能利用率71%。今年四季度將有大連恒力2000萬噸/年和浙江石化一期2000萬噸/年裝置建成投產,石化裝置的集中度和煉化一體化水平將進一步提升。2017年,亞太地區新增煉油能力78萬桶/年,占全球新增煉能的82%。其中,中國新增66萬桶/年,占亞太地區新增量的85%。
據最新預測,“十三五”末我國煉油總規模將達9億噸/年。隨著經濟增速放緩、人口峰值和汽車保有量峰值到來、燃油效率提升、新能源替代,中國的成品油市場也將飽和。“十三五”期間,柴油消費已現平臺期,汽油消費將在“十四五”期間達到峰值;煤油消費還有10年的增長期。到“十三五”末,高端化工新材料、特種纖維、高端膜材料等受關鍵技術的制約仍將是短板;乙烯當量消費還會有一定缺口;但目前規劃的PX項目若順利實施,將供大于需。
4、全球石化產業大格局正在形成
從全球大坐標看,近幾年呈現“343”的分化與大格局態勢。第一個“3”是“三熱”,即亞太、中東、美國,這是煉化產業發展最快的三大區域;“4”是指“四冷”,即歐洲、非洲、南美及前蘇聯地區,這4大區域的煉化產能一直處在停滯與萎縮狀態;另一個“3”暫且定義為“三強”,即美國、歐洲、中國,當然中國離石化強國還有較大差距。
在“三強”區域,不僅位列世界500強的石化公司較多,且并購重組頻頻出手、大動作不斷,初現未來世界石化產業“三足鼎立”的大格局。
美國有埃克森美孚、雪佛龍菲利普斯、亨斯邁等,杜邦和陶氏又實現了先合并再拆分,按專業細分分拆為新材料(新陶氏)、生命科學(Coteva)、專用化學品(新杜邦)3家專業性公司,主業更突出,核心競爭力更強。
歐洲是BP、殼牌、朗盛、贏創等強手如林,拜耳又并購孟山都,將再誕生一家農藥和種子領域全球第一的公司。
中國在最新世界500強榜單中有中石化、中石油、中國中化、中海油、中國化工、延長集團等石化企業上榜。國資委提出,下半年重點重組的5個領域有化工,照目前的形勢看,中國即將誕生一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化工公司。
當然,近幾年石化領域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如原油直接制烯烴、甲烷直接制烯烴,以及在煉油能力過剩狀態下,適宜于現有煉化裝置轉型升級、多產烯烴少產油品的新工藝和新催化劑等,都需要我們去關注和把握。
六、下半年提升運行質量的重點任務
上半年石化行業經濟運行總體做到了穩中向好,下半年由于受美國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影響,不確定因素在增加,下行壓力在增大,但也同樣面臨新的機遇。
1、準確領會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
黨的十九大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正在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我們已經明確“十三五”的目標是石化大國向石化強國的跨越,這也是我國石化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重要標志。
推動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一定要準確把握黨中央的要求和精神,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對石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高度重視、十分關心。上半年總書記相繼兩次視察石化企業,4月份在湖北興發、6月份在煙臺萬華,都對石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和自主創新與環境保護作了重要講話。這說明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對石化行業的重視和關懷,也說明石化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影響的重要性。
今年上半年石化行業的主營收入和利潤在工業領域的占比都有提升,因此我們一定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石化產業經濟運行的首要任務和制定產業政策、擴大交流合作的根本要求。
一方面是發展模式上,要改變過去追求規模、投資拉動、資源消耗型的傳統發展模式,轉變到以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和質量效益的軌道上來。
另一方面是處理好發展與環保的關系。當前很多地區不能正確處理發展與環保的關系,這是片面的,時間久了會走入誤區;甚至有的地區把發展與環保置于對立的關系,更是極其錯誤的。我們應準確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第二次視察長江經濟帶時的重要講話: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開發,而是不搞破壞性開發,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不是矛盾對立的關系,而是辯證統一的關系。我們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不能把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割裂開來,更不能對立起來。
2、重視發展不平衡的主要矛盾
石化行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表現還比較多,涉及的因素很多,內容也是多方面的,我們一定要重視主要矛盾。
下半年行業經濟運行應當重點做好以下方面。
淘汰落后產能方面,按照國務院《關于石化產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堅持問題導向,確保三年行動計劃任務目標完成。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方面,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并重,科技創新重點突出新能源、新材料、專用化學品、現代煤化工等五大領域,加大創新平臺建設和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被蜜蜂蟄了怎么處理?1、蜜蜂毒刺上有倒刺,蟄人后毒刺常滯留于皮膚內,護理時首先檢查有無滯留于皮膚內的毒刺,發現2...
2018年上半年,國民旅游消費需求旺盛,全域旅游聚焦美好生活,旅游與文化、創意、科技的融合創新備受關注,品質提升與...
一般來說考研復試包括筆試和面試兩部分。筆試又包括英語考試(含聽力)和專業課考試;面試包括英語口語測試和導師專業...
中研網訊:2018年8月21日,萬科A披露今年上半年的半年報。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萬科房地產銷售面積為2035.4萬平方米,...
近日來,埃隆·馬斯克關于特斯拉私有化的言論喧囂塵上。馬斯克在其推特上表示:“考慮以每股 420 美元的價格...
日本正在施壓無線運營商,要求他們縮減每月費用,并停止將智能手機的費用與無線服務進行捆綁。這是路透社8月21日報道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