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電信運營商IT支撐系統行業供需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電信運營商IT支撐系統研究報告對電信運營商IT支撐系統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電信運營商IT支撐系統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
叫慣了三大運營商,如果有一天,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真的合并了,變成兩大運營商,很多人可能還不太習慣呢?但是,有關兩大運營商合并的消息,卻不時地出現在媒體,并引發市場的波動。
叫慣了三大運營商,如果有一天,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真的合并了,變成兩大運營商,很多人可能還不太習慣呢?但是,有關兩大運營商合并的消息,卻不時地出現在媒體,并引發市場的波動。
可不,近日有關兩大運營商合并的消息再度出現。雖然兩家都及時予以了回應,否認了合并的傳言。中國電信集團相關人士表示,不了解相關情況,且并未接獲任何通知。中國聯通集團則回應說,注意到有媒體關于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合并的相關報道,公司不了解相關情況,且并未接獲任何相關通知。但是,這樣的回應,顯然無法打消市場對兩家合并的“信心”,仍有許多人認為兩家最終會合并。那么,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到底會不會合并呢?合并的概率有多大呢?
“戰勝”中國移動不是合并的理由
說到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的合并,很多人自然而然會與另一大運營商——中國移動緊緊聯系在一起,拿中國移動來說事,認為兩大運營商合并的目的就是要與中國移動競爭,改變目前被中國移動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局面。
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被中國移動壓得喘不過氣來,是客觀事實。特別是中國電信,還是中國移動的“老子”,中國移動是從中國電信分化出去的,應當更有被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感覺。但是,這顯然不是兩家合并的理由。如果兩家的合并是為了“戰勝”中國移動,這樣的合并,也就顯得太過浮躁、太過小兒科了。甚至可以這樣說,如果是本著這樣的想法去推進兩大運營商的合并,最終的結果是,不僅打不“勝”中國移動,而且會讓兩家合并以后的效率更低、競爭力更弱、進取心更差。
如果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有合并的可能,其目的應當是更好地發揮各自優勢,更好地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實現1+1>2的目的,而不是把目標鎖定在“戰勝”中國移動。所以,外界也不要過度狹隘地理解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可能存在的合并希望,不要降低兩大運營商合并的預期。既然合并,就要合并出樣子來,而不是為了某一目的或某種需要。
技術不是合并難度最大的問題
有人擔心,按照目前兩大運營商的技術特點,可能會存在一些技術上的障礙。相關人士認為,運營商的通信網絡需要層層迭代,未來將面對3G、4G、5G同時運營的問題,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3G網絡制式不同,4G網絡雖同是FDD制式,但依然是兩張網。也就是說,如果真的合并,會在技術上存在一些障礙,甚至會給未來的運營帶來不利影響。譬如多張網絡同時運行,而收入只有一個來源,運行成本怎么控制,如何與中國移動競爭,又如何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很顯然,技術上不是兩家合并難度最大的問題。就算兩家合并后存在多張網。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原有的網絡制式不同的問題會逐步被新的技術所覆蓋,自然淘汰。如3G網絡,在5G技術全面推開后,當然就會逐步被替代,最終退出市場。
倒是正在推開的5G技術,更是需要關注的重點。亦即5G技術到底繼續維持各家單獨設定網絡制式呢,還是使用統一的網絡制式,各自在這方面的優勢如何,是更應當重視的問題。如果兩家真的有合并并意向,就應當在5G技術推廣運用時,就按照統一的網絡制式安排5G技術,防止各自為政帶來技術上的不統一,造成經濟上的損失。畢竟,5G是投入非常大、要求非常高的技術,不早做準備,就極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應當未雨綢繆,把準備工作做在前。
體制上整合的障礙比技術更多
近兩年來,央企改革的力度很大,多家央企實際了重組和整合,如中國神華與國電集團、寶鋼與武鋼、中冶與五礦等,都影響非常大,涉及的資產、人員等非常多。但是,由于體制上的障礙較少,整合的難度并不是很大。即便是寶鋼和武鋼,也沒有遇到什么明顯的體制上的問題,而是比較順利地重組整合了。
但是,從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情況來看,整合的難度顯然要大于此前整合的任何一家、任何一組。重點在兩大方面:一是中國聯通已經實施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二是兩家公司的股權架構存在一定差異。
從已經完成的改革情況來看,中國聯通是目前唯一在集團層面推動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型央企。引入的戰略投資者,不僅有國有的,也用民營的。如騰訊、阿里、百度等。如果再與中國電信合并,其股權結構如何確定,已引入的戰略投資者是否也可以同步參與中國電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畢竟,兩者合并后,資產總量、負債規模、效益等都將發生很大變化。如果不同步推動中國電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國聯通的戰略投資者的股權比例就要縮小。反之,就要增加投資,以保證股權比例不變。到底如何定價,如何進行股權置換,管理層同意轉讓多少中國電信的股權,等等,都是一個問題,也可以說是障礙。
從兩家的股權架構來看,中國聯通在A股與港股上市后的股權架構是,由A股公司借由紅籌控股港股公司,而不是普通意義上的A+H。中國電信集團大部分資產僅在港股上市,但同時也控股A股公司號百控股。因此,如何定價,就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如何突破相關職能部門的層層監管標準,把定價確定下來,才有可能實現兩家的股權置換,達到重組整合的目的。
也正因為如此,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合并的可能是存在的,概率也是比較大的。如何突破技術、體制方面的障礙,則是兩家能否順利合并的關鍵。如果真的有合并意向,還是希望能夠速度加快一點,能夠趕在5G技術全面推廣前,防止可能出現的重復投入損失。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中研網訊:據國研網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全國化學纖維產量為2,073.18萬噸。2007年全國化學纖維產量為2,413.78萬噸。2008...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工業財務數據。隨著供給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工業企業效益保持著良好態勢,化工行業在1至7月內新增...
2018年中信銀行的半年報,整體上看是比較穩健,資產規模、經營效益穩步提升。2018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凈利潤同比增長...
北京時間9月11日上午消息,日本芯片制造商瑞薩電子周二宣布,該公司已經同意斥資67億美元收購美國同行IDT,希望借此提...
北京時間9月11日上午消息,日本芯片制造商瑞薩電子周二宣布,該公司已經同意斥資67億美元收購美國同行IDT,希望借此提...
”馬云要辭職當老師“消息一出便引得外界議論紛紛,常被外界調侃的“馬云爸爸”如今卻從阿里巴巴辭職,怎么看都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