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環保供需格局迎變局,如何對需求擴大的領域增加市場十分重要!
城市作為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社會政治、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的中心。我國城市環境保護規劃起步在1973年,在接近40年的歲月歷程中,我們經歷了起步、探索、發展、提高、創新五大重要階段?,F...
2050年全球糧食系統對環境影響或增90%。
2050年全球糧食系統對環境影響或增90%。
據英國《自然》雜志10日在線發表的一篇可持續性研究文章,科學家建立了一個全球糧食系統模型,經過分析指出,如果不采取行動應對人口和收入水平的預期變化,在2010—2050年期間,糧食系統(為全球人口提供食物所涉及的過程和基礎設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可能會上升50%—90%。研究人員分析了幾種環境影響的緩解方式,認為必須采取聯合措施方能起到效果。
由于人口壓力的增加,必須生產更多的糧食。英國牛津大學科學家馬科·斯普林曼及同事,此次運用國家級詳細數據,建立了一個全球糧食系統模型,用來研究與糧食有關的環境影響?;谠撃P鸵约爱斍昂蛯砑Z食需求的估算數據,研究團隊將2010—2050年的糧食相關環境影響,在五大環境領域進行了量化。
這五大領域分別為:氣候變化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土地系統變化相關的耕地利用、地表水與地下水的淡水使用,以及氮肥和磷肥施用。研究團隊根據模型和數據作出預測:截至2050年,如果技術變革和其他緩解措施缺位的話,就每個指標來看,糧食系統對環境造成的壓力將增加50%—92%。
研究人員分析了幾種緩解糧食系統對環境影響的措施,如選擇更健康的植物性飲食、提升技術和管理(產量增加和水管理優化)、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卻發現對預期增加的環境壓力,這些措施都不能獨立起到足夠的緩解作用。
鑒于此,分析指出,必須要把這些措施結合使用,這樣到2050年,許多預期會增加的環境壓力或許能得到緩解。
相關閱讀:全球氣溫或提前升高1.5℃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10月8日在韓國仁川發布新報告稱,將全球變暖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是一項艱巨任務,地球升溫超過1.5℃乃至2℃,可能會產生可怕后果。為避免突破這一警戒線,政府、工業界和社會需要做出更迅速、更宏大的改變,包括改變全球的能源系統以及人類的生活方式等。英國《自然》、美國《科學》雜志官網都在10月8日的報道中,對IPCC的這份報告予以了重點關注。
據《科學》雜志10月8日報道,IPCC主席、韓國經濟學家李會晟(Hoesung Lee)表示,科學家們做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來自40個國家的90多位作者和評論家,對2015年《巴黎協定》通過后發表的6000份科學出版物進行了梳理,得出了這份新報告。
《巴黎協定》是2015年12月12日多國在法國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通過、2016年4月22日在美國紐約簽署的氣候變化協定,該協定為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做出安排?!栋屠鑵f定》指出,各方將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全球應對,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內,并為把升溫控制在1.5℃之內而努力。
新報告稱,鑒于已經累積的碳排放量,“如果全球變暖以目前的速度繼續下去,全球升溫可能在2030年至2052年間的某個時刻達到1.5℃?!?/p>
報告稱,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量沒有大幅減少,到本世紀末,全球將升溫3℃左右。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氣候變化科學家馬克·豪登說:“我們目前沒有走上正軌,我們正朝著升溫3℃或4℃的方向前進?!?/p>
美國杜克大學的大氣科學家德魯·新德爾對《科學》雜志表示,自工業化時代以來,全球已經升溫約1℃,“我們必須立即改弦易轍,我們再也不能說行動之窗即將關閉,我們現在就在這里?!?/p>
升溫將使全世界都遭殃
據《自然》雜志報道,報告稱,科學家們“高度確信”:升溫1.5℃會導致陸地上出現更多酷熱天氣,尤其是在熱帶地區;他們“中度確信”:在高海拔、東亞和北美東部等地區,將出現更多極端風暴。
報告警告說,升溫超過1.5℃,將給全球帶來巨大災難:升溫1.5℃,預計到2100年,海平面將上升26—77厘米;升溫2℃則再增加10厘米,生活在沿海地區的數千萬人將受到影響。升溫1.5℃,中緯度地區極端炎熱天氣的溫度可能會升高3℃;升溫2℃,后者可能會升高4℃。
升溫2℃可能會破壞全球陸地上約13%的生態系統;增加許多昆蟲、植物和動物滅絕的風險;而將升溫限制在1.5℃可將風險降低一半。升溫2℃,植物、昆蟲、動物和海洋生物都將“背井離鄉”,遠離當前理想的棲居地。
升溫2℃,北極將每10年經歷一到兩次無冰的夏季;而升溫1.5℃,這一時間為100年。升溫1.5℃,珊瑚礁的數量將下降70%—至90%;升溫2℃,99%的珊瑚礁將消失。
風暴、洪水和干旱將讓人類損失慘重。IPCC秘書長、摩洛哥國家氣象部門的阿卜杜拉·莫克西特說:“每一點的額外升溫都會產生深遠影響?!?/p>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全球變化研究所所長歐夫-霍格-古德貝格總結說,如果沒有采取更積極有效的行動,地球可能成為大多數人幾乎不可能生活下去的地方。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安徽亳州市:種植大棚菜 同奔致富路近日,安徽亳州市譙城區牛集鎮蔣樓村“富農家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設施蔬菜...
時隔數月,聯想再次超越惠普重返全球PC市場第一。10月11日,市場調研公司IDC和Gartner周三同時發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PC...
北京時間10月12日早間消息,在本周四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2.7%的過程中,FAANG中今年表現最差的Facebook反而有著亮眼1...
一、什么是白噪音(White Noise)?白噪聲或白噪音,是一種功率譜密度為常數的隨機信號或隨機過程,即此信號在各個頻...
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10月11日發布,遼寧省大連市發生生豬非洲豬瘟疫情。10月11日10時,農業農村部接到中國動物疫病預...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已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