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集中度在不斷提升,不進則退。手機銀行情報分析把握有力發展方向!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對成熟后,通過市場退出機制將所投入的資本由股權形態轉化為資金形態,以收回投資,取得高額風險收益。全球風險資本市場已進入新一輪快速...
據報道,中國品牌的智能機在俄羅斯市場增長顯著,包括華為、聯想、魅族、小米、中興、樂視等。今年1至6月,這些品牌手機的銷量增長了33%,銷售額增長了55%。2018年上半年,俄羅斯銷售的中國智能機超過440萬部。
重新定義人才
而對于如何爭奪高端人才,在華為式中國公司管理實踐的基礎上,黃衛偉也分享了任正非的人才觀念對華為管理的方向引導。“任總強調注重從外部吸引吸收高端AI人才,特別是算法方面人才。而且不光是吸引成功的高端人才,甚至包括失敗的算法人才都可以把他們吸引來。”
對于“失敗的人才”,任正非有不同的定義。“這些人才在任總看,他們的失敗不一定是他們能力上問題,而是他們原來依托于企業平臺太小,這個平臺上很難實現大成就。到了華為大平臺之后,有可能做出更顯著成績來,所以華為對于外部人才吸引視野是很開拓的,不是僅僅局限于大家聚焦的著名高端人才上爭奪上。”
“英雄不問出處,出處不如聚處。”2016年,華為常務董事、CFO孟晚舟就曾經在百年清華大禮堂與學子們如是分享華為的人才觀念。這另一面也印證了華為的人才選擇策略。
這種與傳統意義上成功學不同的人才觀,正在造就華為的特殊。而這也被華為認為是制勝的法寶之一。
除了在人才選擇上的不拘一格之外,對人才的可持續吸引力,華為也有自己的獨特方法論。
20年前的1997年,在《華為基本法》的起草過程中,有人問任正非,“人才是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他的回答則出人意料:“人才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對人才進行管理的能力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在我們后來看到的《華為基本法》里會發現,有一句話就叫做:“認真負責、管理有效的員工是華為最大的財富”。
當馬斯洛的頂層自我實現需求開始變得無以倫比的重要之時,如何吸引認真負責、管理有效的員工?黃衛偉指出,“當下更需要關注的是人才對工作意義、對生活意義的追求。人實際上追求意義,特別是高端人才。從華為2017年員工調查結果來看,90后員工他們的第一位訴求是自身發展,第二位訴求是工作意義和價值,第三位訴求是得到認可,第四位訴求才是薪酬和待遇。所以要看到的是,人性本質上沒有發生變化,但是他的優先次序,以及對于高端需求層次重視程度在發生變化。我們要適應這樣一種變化。”
在變化時代,唯一不變的正是變化。面對這種轉變,黃衛偉解釋,華為的策略是,“通過加大投入,通過制定使命,將數字世界帶給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每一個家庭,構建萬物互聯智能世界。這樣一個宏偉愿景和使命就為員工工作注入了意義,他們通過在華為工作,不僅可以滿足他們自己的經濟上,物質上需要,他們可以在這個組織當中,做改變世界的工作。這也是吸引高端員工關鍵。”
AI時代的組織變革
當AI技術已經開始深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才供需結構、管理結構的變化,也為組織變革拓展出新的維度。
徐直軍在大會講話中指出,18世紀以來的歷次技術革命,每一次都會對組織的結構、作業流程和人員能力等產生巨大影響。黃衛偉則認為,“由于業務流程很短,互聯網公司更多是橫向展開贏家通吃進入新領域扁平化組織結構;而與互聯網公司相比,華為是大平臺組織結構,這種大平臺組織結構對提升核心能力來說具有更大優勢,核心技術和產品是在大平臺上完成的,這一點長期來看,今天的華為實際上說明了這種組織策略總體上是成功的。”
在創業泡沫風潮逐漸退去的當下,大平臺組織結構對企業核心能力的賦能正在日益凸顯出來,而AI的不斷普及應用進一步加速了這一進程。事實上,創業教父李開復曾經對媒體指出,AI將滲透到每一個行業、每一個工作,它會在十年之內改變、顛覆、取代50%的人,它會把我們做事的方法統統改變過來,比互聯網來的更快、影響力更大。
AI時代的組織變革,事實上正在華為內部發生。按照黃衛偉的說法,對于華為來說,“AI時代的方向一個是產品智能化,不是做智能化產品,而是把現有產品實現智能化,包括核心網智能化,傳輸智能化,移動產品基站智能化。第二,將AI應用于不斷改進和提升內部管理和服務效率。這個領域效果是最顯著的,
黃衛偉舉一個實踐層面的案例來佐證管理思路上迭代升級的影響。“通過應用AI以及自動化、大數據分析技術,華為的全球技術服務部實現了在支撐華為業務快速增長和華為巨大網絡維護這些要求下,人員減少了1/4,你可以看到在AI應用于大企業內部,提升內部管理服務效率方面有巨大潛力。”
黃衛偉認為,AI所帶來的這種組織架構變革,也正是提升企業外部公共價值的重要路徑。:AI在華為,未來分三步走,第一步單點突破,第二步橫向拉通,第三步建立真正產業平臺,開放給客戶,開放給合作伙伴,開放給開發者,開發給競爭對手,讓產業,讓社會都用起來,這才是真正可以創造出巨大價值的做法。”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棚戶區改造叫停了嗎?貨幣化安置取消了嗎?看看國家給的回應!棚戶區改造是我國政府為改造城鎮危舊住房、改善困難家庭住1...
經過短暫而微弱的反彈后,2018年包裝原紙的價格就一降再降。根據統計局數據,從2018年7月中旬開始,高強瓦楞紙的市場1...
北京時間10月16日早間消息,由于全球科技股暴跌,加之一名沙特阿拉伯記者的失蹤引發全球爭議,導致軟銀股價過去兩周受...
華大基因跌停華大基因早盤低開低走,盤中跌停,截至發稿,報價50.50元,成交金額近3億元,市值跌至202億元。華大基因2...
質疑USDT安全性的呼聲日漸高漲。據火幣全球站行情顯示,10月15日午后,主流數字貨幣價格集體飆升,從13時至14時50分不...
身處其中的企業,不僅是紙板廠,還包括廢紙打包站、造紙廠、紙箱廠在內,都是時代浪潮影響下的個體。雖然由利潤暴漲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