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承諾:全年再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大幅降低企業非稅負擔;全年要為市場主體減輕非稅負擔3000多億元。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承諾:全年再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大幅降低企業非稅負擔;全年要為市場主體減輕非稅負擔3000多億元。
兩項相加,2018年減稅降費目標超過1.1萬億元。這已經是連續第3年達到萬億級別的減稅降費規模。
新一屆政府履職半年多來,“減稅降費”一直是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重要議題之一。
針對“減稅降費”,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曾強調,“已經部署的工作必須抓緊落實,對沒有落實的或落實不力的要追責”“對減稅降費落實情況,國務院督查組和審計署要加強督查推動,各部門都要從國家大局出發,主動拿出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負擔的措施,讓企業和群眾切實有感受”。
但從企業的實際感受來看,政策的落實情況與中央的要求仍有距離。
“社保繳費已成最大壓力”
從2018年5月1日起,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交通運輸、建筑、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
“增值稅稅率由17%降為16%,這本來是對企業的利好,但隨之而來的繳納社保政策的調整,使得企業社保支出額度大幅增高,大大增加了企業的費用支出,減稅的紅利一下子被抵消掉了。”粵北中小企業協會會長蔡仲光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說。
根據社會保險費征收體制改革的要求,自2019年1月1日起社會保險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
這被認為是社保費征管的強化之策,其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后,企業得按照實際工資為員工繳社保。
幾乎在同一時間,常州一家企業被追征10年社保。這進一步加劇了中小企業的恐慌。
“企業肯定恐慌,疊加壓力更大,特別是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壓力更大。”一家零售業上市公司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零售業是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隨著人力成本不斷攀升,人員工資連續增長,實體零售業利潤快速下滑。他所在企業繳納“五險一金”時企業和職工合計繳費比例已經超過職工工資三分之一,而且最近幾年繳費基數以15%左右的幅度不斷上升。
“近幾年,國家在給企業減負方面確實做了很多,如養老保險降低一個百分點的費率。但是國家在降低費率的同時,各省份社保繳費基數均在以10%以上的幅度向上調整。”湖南一家民營企業的負責人舉例說,以湖南為例,2016年省定基數為4525元,2017年省定基數為4941元,較2016年上浮9%;2018年省定基數為5513元,較2017年上浮11%。基數增長的比例遠遠超過了降低費率系數,出現不降反增的局面。同時,湖南個別城市醫保基數定基過高,遠遠超過其所在行業60%的員工工資水平。
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了解,各地確定的繳納社保的基數普遍偏高,高于很多行業的平均工資水平,按偏高標準繳社保,這令很多企業無法承受。
有勞動密集型企業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社保繳費已經成為最大的壓力。
根據中金公司測算,社保征收交由稅務部門進行后,若繳費基數完全規范化且不降低社保費率,將使企業利潤總額下滑3%,民企上市公司利潤下滑約8%,中小創公司利潤下滑約9%,過往繳費基數較低的中小企業受沖擊程度尤為明顯。
在《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的調研中,中小企業建議降低社保費率和費基的唿聲較高,迫切唿吁降低企業用工成本。
中金公司建議,社保費率下調6~8個點或能降低從嚴征收對企業的影響。
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已明確要求,“在社保征收機構改革到位前,各地要一律保持現有征收政策不變,同時抓緊研究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確保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嚴禁自行對企業歷史欠費進行集中清繳”。
各項收費仍然繁苛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政府推動降費的政策力度可謂空前。
2013年以來,中央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由185項減少至49項,共減少136項,減少幅度超過73%,其中涉企收費由106項減少至31項,共減少75項,減少幅度超過70%;政府性基金由30項減少至21項,減少幅度為30%。
據不完全統計,各省(區、市)自主清理本地區行政事業性收費超過770項,其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平均減少至12項左右,其中涉企收費平均減少至3項左右。
然而,各項收費還是讓企業家們苦不堪言。
湖南一家環保企業的執行董事長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雖然國家出臺了大量為企業降低成本的舉措,但企業實際稅費負擔卻減輕不多。”他以所在的環保行業為例,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需要繳納的費用還較多,如環評、安評、水評等評估報告收費仍然過高,人防建設費、地鐵建設費、工會經費等費用名目繁多。
一位不愿具名的東莞企業家反映,他們在做項目申報、資格審查、資質申請等工作時,會涉及多種類目的第三方收費和高昂的服務費。“稅費負擔已經成為民營企業不能承受之重。”這位企業家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說,希望地方政府能夠規范收費標準,清理收費亂象,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第三方收費確實令成本更高。”另一位企業家提醒說,“前兩年簡政放權的力度比較大,但如今感覺有點倒退,地方政府還是攬權,說白了,還要繼續加大改革的力度。”
巨額的土地出讓收入相當于變相巨額加稅
企業家們普遍反映,除去人工要素成本上升,土地、水、電、氣等要素成本均處于高位,特別是土地和房產價格上漲幅度很大,增加了投資成本,也降低了民間投資的意愿。
租金向來是零售企業成本的主要組成,據上述零售業上市公司負責人介紹,隨著最近幾年房地產行業價格的快速上漲,零售業的物業成本迅速上漲,成為零售業成本中上升非常明顯的部分。零售業的利潤率一般在1%~3%,而物業成本一般以兩位數的百分比上漲,利潤的增長遠落后于物業成本的增長。
珠三角地區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直言不諱地指出,由于土地財政,地方政府通過土地出讓獲取大量收入,巨額的土地出讓收入相當于對居民和企業的變相巨額加稅,導致企業制造業投資能力不足,而房價高企則抑制了居民的消費能力。
當下,中央已明確表態,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在“房住不炒”的大原則之下,火爆多年的樓市已初現“寒意”,緩解房價高企對投資和消費產生的擠出效應可期。
更大規模減稅在路上
更大力度的減稅當然也是企業家們熱切期盼的。
從財政部7月發布的信息來看,今年1—6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4331億元,同比增長10.6%;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的稅收收入91629億元,同比增長14.4%。
因此,很多企業家認為,從這些數據來看,減稅仍有較大空間。
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7、8月份財政收入增幅已分別回落至6.1%和4%,預計全年財政收入增速會低于以現價計算的GDP增速。
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2015年我國宏觀稅負為29%,世界各國平均水平為36.8%;2016年我國宏觀稅負為28.2%,2017年為27.2%,已經連續兩年下降。
李克強總理在2018年夏季達沃斯論壇發表特別致辭時表示,中國政府正在研究明顯降低企業稅費負擔的政策。
之后,劉昆也出來表態稱,抓緊研究更大規模的減稅、更加明顯的降費措施,并預計全年減稅降費規模超過1.3萬億元。
官方不斷釋放的信號使外界相信:一大波減稅降費政策已在路上。
當然,政策的落實至關重要,一些地方政府已經行動起來。
以湖南為例,10月1日,湖南出臺《關于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實施方案》,從持續降低稅費負擔、合理降低融資成本、有效降低用能用地成本、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等8個方面發力,其中第一條就是,全面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對符合產業政策、有較好發展前景、一時遇到較大困難的企業,依法依規實行稅費緩收政策”。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10月17日消息,據CBSlosangeles報道,美國當地時間周二晚上,谷歌旗下YouTube在全球陷入宕機狀態。這個視頻流媒體網站...
天津機動車限號輪換你還在記著原來的限號規則嗎?是的話,趕緊仔細看看,國慶之后變了,千萬別弄錯,不然就等著罰款了...
成為一個優雅的“殺手”,從“殺”死一只鱷梨開始!要說這兩年什么水果最火?小農菌心想,那一定是牛油果啊!收獲粉絲無!...
自制狗糧配方配方一原料:凍鴨和雞大胸各一斤、胡蘿卜一斤半、凍豬大骨。步驟:把材料解凍后切成2厘米小塊(大骨直接9...
銷售上十億的家居品牌沒有建立自己的消費數據,不可不說是經營風險。消費數據不是品牌自己要就能夠獲得,需要品牌站在...
隨著時代不斷發展,年輕群體已逐漸成為消費的主流人群,這點在汽車行業尤為明顯。作為中國領先的汽車互聯網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