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集中度在不斷提升,不進則退。非常規油氣情報分析把握有力發展方向!
非常規油氣是指用傳統技術無法獲得自然工業產量、需用新技術改變儲集層滲透率或流體黏度等才能經濟開采的連續或準連續型聚集的油氣資源,主要包括頁巖油氣、致密油氣、煤層氣、油砂和重油等。我...
10月19日,在2018中國國際礦業大會非常規能源論壇上,中國自然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韓征指出,中國非常規油氣將進入加速發展階段,在新技術取得重要突破、國家扶持政策到位的條件下,預計2030年產量將超過1.3億噸油當量,非常規油氣資源將成為我國油氣發展
10月19日,在2018中國國際礦業大會非常規能源論壇上,中國自然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韓征指出,中國非常規油氣將進入加速發展階段,在新技術取得重要突破、國家扶持政策到位的條件下,預計2030年產量將超過1.3億噸油當量,非常規油氣資源將成為我國油氣發展的重要戰略接替。
韓征介紹說,2017年,我國非常規油氣產量上新臺階,年產量約4500萬噸油當量;累計探明儲量中,非常規占41%,已成為增長主體。目前,我國致密油處于工業試驗階段,2017年產量約為150萬噸;致密氣處于規模開發階段,形成鄂爾多斯和四川兩大氣區,2017年產量340億立方米;頁巖氣處于快速推進階段,初步建成四個主要頁巖氣田,2017年實現產量91億立方米;煤層氣處于穩步發展階段,初步形成沁水和鄂爾多斯兩個生產基地,2017年產量49.5億立方米。中國非常規油氣大有可為,預計到2030年,我國天然氣產量將達2500億立方米,其中一半為非常規。
韓征指出,我國非常規油氣發展面臨歷史機遇,但也存在地質條件復雜、單井產量低、開采成本高等挑戰。非常規油氣技術攻關有三大主要方向,一是以大數據、高精度、可視化為核心的“甜點區”預測與評價技術;二是以長水平段、密切割、大規模體積改造為核心的提高單井產量技術;三是以多層、多井、平臺式“工廠化”為核心的提高采收率技術。
天津大型LNG儲罐投產 確保三地今冬明春供氣
天氣漸冷,北方供暖季臨近,寒風陣陣的天津濱海新區南疆碼頭,可疊放3架波音777大型客機的液化天然氣儲罐矗立海邊,給即將到來的北方供暖季增添了一份“暖意”。日前,隨著我國首個完全依靠自主技術、自主設計建造的52米高、16萬立方米容量的液化天然氣儲罐在中海油天津LNG接收站竣工投產,京津冀乃至華北地區今冬明春天然氣供應又多了強有力保障。
中海油天津液化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曉剛介紹,該儲罐投產后,天津LNG儲存能力提升近80%。按照1戶居民每月用氣15立方米計算,16萬立方米儲罐貯存的液化天然氣可供2000萬人的城市使用一個月,保障京津冀乃至華北地區在冬季天然氣供應高峰期“罐中有氣,心中不慌”。
為保障華北地區今冬明春天然氣供應,天津LNG接收站在現有20個裝車撬的基礎上增建了11個新裝車撬,預計將于10月底投產。投產后,單日裝車能力將從現在的400車(約8000噸LNG)增加至600車(約12000噸LNG),可進一步彌補管道輸送天然氣的不足。
“同時,中海油依托天津LNG接收站,租賃一艘可儲存17萬立方米LNG的帶有儲存及再氣化裝置的浮式船舶,相當于為京津冀地區增加了一個移動LNG儲罐和一套移動氣化裝置,能為華北地區額外增加每日1400萬立方米的供氣能力。”王曉剛介紹,此外,中海油還租賃了兩艘LNG船舶作為海上應急儲罐在天津外海漂航待命,預計增加約2億立方米儲備量。當個別地區比如京津冀地區天然氣需求出現激增或超出常規供應保障范圍時,這兩艘LNG船舶可在短時間內靠泊沿海LNG接收站應急補充天然氣供應。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10月22日晚間,樂視網發布公告稱,選舉劉淑青女士擔任公司第四屆董事會董事長,自本次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至第四屆董...
個稅“減稅紅利”再釋放 10月20日起,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會同有關部門起草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征...
機構改革方案獲批省份再添一例。 10月19日,河南省委書記、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王國生主持召開十屆省委全面...
桃膠是什么?有哪些功效作用和禁忌?可以直接吃嗎?桃膠最近這兩年開始變得火熱起來,尤其在女性或者養生群體中掀起了一?...
2017年中國影視內容產品和服務出口超4億美元法國秋季戛納電視節日前落幕,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副局長范衛平在國際影視合2...
陜西省統計局消息,自2017年煤炭行業回暖以來,在陜西省煤炭政策、質量和區位等優勢影響下,陜西省規模以上原煤產量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