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集中度在不斷提升,不進則退。建筑安裝情報分析把握有力發展方向!
企業并購包括兼并與收購。公司兼并是指經由轉移公司所有權的形式,一家或多家公司的全部資產與責任不需經過清算都轉移為另一公司所有,而接受全部資產與責任的另一公司仍然完全以自身名義繼續運...
近期關于人均住房面積的討論又開始增加。比如說某住房政策專家在相關會議上認為,當前中國人均建筑面積大概在35-40平米之間,其結論是中國住房市場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此類數據和結論總體上還是靠譜的。在2018年下半年房地產市場突然降溫、看空情緒明顯增加的情況下,研
近期關于人均住房面積的討論又開始增加。比如說某住房政策專家在相關會議上認為,當前中國人均建筑面積大概在35-40平米之間,其結論是中國住房市場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此類數據和結論總體上還是靠譜的。在2018年下半年房地產市場突然降溫、看空情緒明顯增加的情況下,研究人均住房面積的合理指標,進而分析房地產市場的潛力等,顯得很關鍵。
一、住房狀況其實還是低水平
客觀承認,當前居民家庭中確實存在一類群體,手上至少有兩套房。一些大城市和重點旅游城市類似三亞,據說一個人持有30來套房也不奇怪。這類需求可以理解為投資投機需求。但單純看此類數據,往往容易忽略房地產住房狀況的另一面情況。實際上從當前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來看,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很明顯。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都面臨住房狀況低下的情況。
從大城市來看,由于房價上漲過快、購房成本壓力大,這個時候住房的問題就成為城市生活工作的最大問題。暫不說是否買得起房,即便是租房,很多人也有很多壓力。現在大城市市區一套老公房中,若租一間,類似15平米,需要2000元左右的成本。而若是租一套,大概是35-60平米,大概也需要4500元左右的月租金成本。換而言之,即便是作為過渡性的住房解決方式,很多大城市租房的壓力也很大,租房狀況也很糟糕。
那么看中小城市。近期大家的注意力可能都集中在“未來市場如何走”的內容上。而很多人似乎忘記了今年年初中央提出的房地產三大任務。其中一個任務就是縣城去庫存。為什么提這個縣城的概念,這是因為其背后也存在很多住房困難的現象。很多百強縣住房狀況好一點,但很多中小縣城尤其是經濟落后的縣城,其住房狀況并不好,很多人其實是買不起,那么就談不上住房質量改善的問題了,人均住房面積自然就更低了。
討論人均住房面積的概念,有助于我們更好理解這幾年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動力。正是因為有持續性的住房改善需求,所以我們可以看到,2015-2017年全國房地產市場的交易面積是節節攀升的,即便是2018年如此嚴厲的政策管控下,房地產市場的交易也很明顯,依然會有正增長的可能。換而言之,市場需求是如此強勁。
二、需積極關注空置和利用率的問題
人均住房面積的問題,也和空置的問題有關聯,這也是近期此類市場討論比較多的內容。尤其是在不考慮增加供地、住房新開工和建設的情況下,通過研究閑置房產來提高住房利用率,進而改善居住狀況,也顯得很重要。
部分權威研究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前我國住房的空置率在20%-25%的水平,大體上處于不高不低的狀態。當然從實際情況看,或者說從結構的角度看,部分城市的空置率是沒有想象那么高的。比如說上海,預計此類城市住房空置率大體上在3%-5%,換而言之,其明顯小于全國水平。而且從此類住房的空置情況看,很多老公房幾乎沒有空置的情況,其出租狀況非常好。而即便是一些新房項目,很多空置的原因都可以理解,包括業主不及時收房、房子空置后等待裝修、房子出租時遇到了正常的招租期、房子空置用于轉讓等。
所以更多的空置問題,或是出現在中小城市之中,尤其是城市的郊區市場和新房市場中。從住房面積的角度看,解決了空置問題,那么無形中就可以提高人均居住面積。當然近期關注“空置稅”的討論比較多,不過客觀上說,征收此類稅收的難度是很大的。若是一個業主想要回避納稅,其將房屋從空置轉變為非空置狀態,所謂的貓膩手段和造假手段并不會太少。
所以應該用更為市場化的手段來引導。比如說對于此類空置的房屋來說,應該鼓勵出租的方式來消化。通過租賃來提高房屋利用率,從業主角度看自然會認可,這也可以抵消物業費等費用。而通過此類出租,也能夠真正讓租房者改善住房面積,這也相當于間接增加了人均住房面積。
三、合理的住房面積應該是多少
對于合理的人均住房面積,有各種不同的界定方式,部分也會和國際市場做對比。當然從目前這幾年老百姓買房的需求看,其改善型的住房需求其實是在釋放的,尤其是二胎政策放開和居民生活品質提高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單純看購房的面積。目前雖然說市場上暢銷的主力戶型是類似88平方米的戶型,但是此類住房也面臨很多問題。剛開始買房的人是礙于購房壓力,但入住后一旦成為三口之家,那么改善住房的需求是很大的。因此人均住房面積的合理值設定應該膽子大一點。從房地產行業的情況看,往往會把144平方米界定為住房戶型的分水嶺。其中低于144平方米的戶型,屬于剛需和中小套型。而高于144平方米的,則屬于改善和中大套型。我們將144平方米數據稍微提高一點,即為150平方米,算起來三口之家的規模,人均住房面積就達到了50平方米。
這個數據的提出,其實是為了迎合這幾年改善型購房需求持續釋放和爆發的特點。因為實際情況確實是如此,包括更為寬敞的廚房、有自己獨立的衣帽間等,這都是這幾年住戶消費需求中明顯增加的內容。換而言之,隨著住房消費梯隊式的上升,人均住房面積上升是大趨勢。
除了積極增加供地、規劃中大戶型住房以外,要真正改善人均住房面積,其實還有很多創新的地方,比如說“讓小戶型住出大房子的感覺”。很多做空間設計、室內設計的建筑師可能感受是最深切的,即老百姓對于房子的利用程度是普遍不高的。未來在多功能家居、第三方倉儲業務等方面,其實都可以積極進行探討和創新。這樣在提高住房利用效率的同時,實際上也能夠提高大家的生活品味。換而言之,人均住房面積提高的概念,不單純是建筑面積的概念,其實也是生活方式的概念。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 據香港媒體報導,筆名為“金庸”的武俠小說泰斗查良鏞逝世,享年94歲。...
據港媒報道,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先生逝世,享年94歲。金庸先生是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著有《神雕俠侶》...
據香港《明報》報道,一代武俠小說泰斗查良鏞(筆名金庸)病逝,終年94歲。 金庸在1924年3月10日出生,曾經創作《射1...
著名武俠作家金庸先生自1955年以《書劍恩仇錄》步入文壇,至1972年以《鹿鼎記》封筆,17年時間創作15部武俠小說與數以...
一部百年武俠小說史,自還珠樓主以下,名家輩出,惟金庸名頭最盛、享譽最長,橫掃華人世界。他以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十...
據金庸身邊工作人員確認,著名作家金庸30日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環球人物》雜志曾在2011年獨家探訪金庸先生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