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電 在22日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針對中美經貿談判進程,新聞發言人高峰透露,目前中美雙方工作團隊正在保持密切接觸,推動落實兩國元首通話達成的共識。
發布會上,還有記者提問稱,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的辦公室周二發布了一篇53頁的報告,指責中國政府支持的知識產權和技術偷竊活動還在繼續。請問商務部對此有何評價?
高峰表示,注意到美方發布的相關報告,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他指出,此次美方在報告中進行了所謂的“更新”,對中方進行新的無端指責,捕風捉影,罔顧事實,中方完全不能接受。
高峰說,希望美方停止破壞雙邊經貿關系的言行,采取建設性態度,為中美經貿關系重回正軌、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增長創造有利條件。
相關新聞
大陸內需市場的消費能力雄厚
臺灣《旺報》22日刊社評文章《抓住大陸內需新藍海契機》,討論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在大陸的臺商應作何選擇,是撤出大陸前往美國、東南亞國家或返回臺灣,還是轉型升級深入大陸內需市場?
文章摘編如下:
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延燒,臺商該不該撤出大陸市場,是眾人關注的焦點。多數人認為,一旦明年美國將第二輪2000億美元關稅清單的稅率從10%調高至25%,甚至把剩下的2600億美元也一并課征懲罰性關稅,臺商勢必加速撤出大陸。乍聽之下,此說似乎合理。畢竟關稅成本附加上去之后,毛利本已偏低的臺商勢必雪上加霜,這部分臺商營運模式多是以代工出口為主,關稅當然就成為是否轉移生產基地的重要考量因子。
不過,這樣的解讀可能過于片面,原因在于臺商組成結構有很大的不同。能夠快速轉移或分散生產基地的臺商,如鴻海、研華或緯創等,多是規模較大的大企業。然而,實際上逾10萬家的臺商,粗估至少8成(甚至9成)以上都是規模相對較小的中小企業,能否在貿易摩擦威脅下快速轉移生產基地,可能必須打上個大大的問號。更何況,這個過程并非不用成本,當臺商進一步考量成本效益后,撤離大陸或許就不會是唯一選項。
臺灣電電公會最近發布一份《2018年中國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產業發展調查》,有超過兩千家臺商受訪,其中針對企業未來布局規劃這一項,仍有近3成(29.1%)臺商表示會擴大對大陸投資生產;選擇與陸資企業合資經營的則有14.1%,創下5年來新高紀錄。希望回臺投資的比例,則從2017年的7.01%下降至今年的6.42%。
這意味多數臺商不會輕易放棄大陸市場。
原因很簡單,不管是東進美國投資設廠,或是“南向”東南亞國家另起爐灶,甚至鮭魚返鄉回臺,除了必要的遷廠成本外,還得面對額外的風險與不確定性。
以鴻海為例,美國中期選舉威斯康星州州長沃克的挫敗,讓鴻海在威州的100億美元投資案可能生變。即使威州議會已經表態支援,但也難以保證新州長上任后,不會大幅削減相關的租稅與補貼優惠。再就“南向”而言,雖有政策大力支持,但大多數國家由于經濟發展程度不一,加上社會文化迥異、法規制度紊亂,使得過去在大陸的經驗難以一體適用,自然也平添諸多風險與不確定性。更不用說,回臺投資第一時間就得面臨缺水、缺電、缺工、缺地及缺人等“五缺”問題。臺當局“財政部”也不愿松口放行租稅特赦,這都是讓臺商卻步的原因。
無可否認地,中美貿易摩擦加深臺商轉移生產基地的誘因。這些早已起心動念的臺商,原本就被經營成本與環保要求大幅提高所困,貿易摩擦無非只是壓垮駱駝的那一根稻草而已。
然而,當所有人都把焦點鎖在“東向”、“南向”及回臺時,卻忽略往內陸“西進”的選項。這或許才是臺商應確實把握的藍海。
根據統計,目前臺灣上市柜企業獲利,有相當程度是來自于大陸的轉投資收益。光是今年第3季上市柜企業獲利6470億元中,就有999.8億元來自大陸認列收益,比重高達15.5%。而累計前3季的大陸轉投資認列收益2442億美元,更是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其中,若細看前3季認列大陸收益前10高的企業,可以發現,中概內需及蘋果供應鏈廠商是兩大主流。撇開蘋果供應鏈廠商不談,中概內需廠商的獲利貢獻,印證大陸近幾年的經濟結構轉型是玩真的,內需市場在政策的力拱下,商機正一波接著一波釋放出來。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指出,以內需消費及服務為主的第3級產業GDP占比,近10年來持續成長,第2級產業GDP占比出現下滑,顯示大陸經濟結構調整,已經出現具體成效。這無疑給有意轉移生產基地的臺商一些啟示。抓緊大陸政策的大方向,向內陸走降低經營成本,無疑也是另一種形式的生產基地移轉。若能再搭配轉型升級,從過往的代工出口模式,轉型為內需服務提供模式,相信更有機會開創出不同的藍海。
風險之所在,利益之所在。當眾人一昧地鼓吹臺商應加速撤離大陸,才能規避中美貿易摩擦的風險時,臺商或許更應反向思考,如何在既有基礎下,從外銷轉進內需市場,才能攫取更大的商機。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18年11月17日至18日,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辦的第十五屆世界中醫藥大會在意大利首都羅馬召開,大會宣布,每年的...
2018年,在房地產業大呼“拐點”時,家居裝飾行業實際上也迎來了變革的時代!這其中,尤以軟裝行業為盛!成品化、時尚化...
當時間的指針指向9月之后,屬于房地產行業和家居建材行業的“金九銀十”時期已然到來,年終的鈴聲也在等待著緩緩敲響?...
滋陰的食物有哪些?1、桑葚桑葚有滋陰補血功效,能補肝腎之陰。《本草經疏》說,桑葚“為涼血補血益陰之藥”,適用于2...
家具巨頭宜家(IKEA)集團稱,未來幾年將在全球范圍內裁掉7500個冗余的行政類崗位,來改善組織架構,以更扁平化的形式...
技能人才短缺是我國經濟發展和就業工作面臨的重要現實問題。如何更好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