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作為全國首個啟動省級機構改革的省份,海南省級黨政機構改革率先基本完成。這是全國首個獲得中央批準的地方機構改革方案,具有標志性意義。由此,新一輪地方政府機構改革大幕正式拉開。
此后,地方機構改革在較短時間里取得重大進展,各地行動迅速、推進穩妥。目前至少有29個省份改革方案獲批并陸續對外公布,本輪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進入以地方機構改革為主的“下半場”。
地方機構改革是一場自我革命,是一場國家治理的深刻變革。如何把握這場深刻變革的鮮明特點?
總體一致 上下貫通
上下貫通是地方機構改革的本質要求。這次地方機構改革具有鮮明的目標導向,其中機構設置同中央和國家機關保持總體一致、上下貫通是重要的原則,嚴格與中央要求對標對表,做到省級職能部門在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上,與中央和國家機關基本對應。
例如,各地根據國務院新的組成部門設置了對應的自然資源廳、應急管理廳、生態環境廳、退役軍人事務廳等。海南省設置的55個黨政機構中,有43個對應黨中央機關、國務院部門,總體上做到上下貫通。
因地制宜 特色創新
因地制宜是地方機構改革的實踐要求。從目前公布的方案來看,各省在保證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前提下,突出地方特點和特色,探索了符合自身實際需要的機構設置模式,既體現了全局的統一性,也呈現出局部的靈活性。
例如,海南是旅游大省,為了適應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的建設要求,整合旅游、文化、體育等職能,海南省組建了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為適應信息時代發展特點,加強互聯網與政府服務的深度融合,多地設置了與大數據相關的機構:浙江組建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山東、福建等地也成立了大數據管理局。
編制法定 總量控制
編制法定、總量控制是地方機構改革的內在要求。機構編制法定化是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建設的基礎工作,“三定”規定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在各省方案中均得到集中遵循。同時,確保改革后機構設置不突破中央規定的限額,行政編制不突破中央核定的總量控制原則也得以集中體現。
比如,云南省明確強化機構編制管理的剛性約束,不得超職數配備領導干部;湖南省規定嚴禁擅自設置機構或提高機構規格、調整和增設內設機構。
中央層面,黨政部級機構共減少21個,起到了帶頭示范作用。目前獲批的省份中,絕大多數黨政機構的數量不超過60個,浙江、山東、湖南等均為60個,廣東、寧夏、海南均低于60個。
優化 協同 高效
優化、協同、高效是地方機構改革的必然要求。對地方機構職能體系而言,優化是功能改善,協同是秩序明晰,高效是效率提升。優化和協同是手段,高效是目的,是優化和協同的落腳點。
各省份改革方案加強機構優化整合,普遍實現了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統籌,一件事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負責。
比如,在此次機構改革中省級設置了生態環境廳、農業農村廳、衛生健康委員會等部門,實現了政府機構設置的科學合理、權責一致。
以衛生健康委員會為例,其設立意味著衛生工作從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部門之間將更加協調高效,有利于構建大衛生、大健康理念。
省一級機構改革何時能夠調整到位?根據中央要求,省級黨政機構改革要在2018年年底前機構調整基本到位;省以下黨政機構改革由省級黨委統一領導,在2018年年底前報黨中央備案。所有地方機構改革任務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今年10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下降了0.9%和0.6%。不僅沒有上演“金九銀十”的旺銷局面,還拉低全年累計增速進入負值至...
今年10月起,新個人所得稅法過渡期(201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政策開始實施,新政釋放的政策紅利正在逐步顯現。“過4...
11月對于中國的車主們來說,好消息接踵而至,而八天后的30日24時也將迎來年內第23輪成品油調價時間窗口,這一次有什么...
停牌9個月后宣布400億并購!昔日“股神”這起海外收購或成國內最大醫藥并購案 11月22日晚間,上海萊士擬作價近400億元...
本周二(11月20日)比特幣跌破4700美元關口。自今年初以來,比特幣已累計下跌66%。距離2017年12月的高位,不到一年時...
樓盤低于樓面價促銷近日,廈門市部分樓盤以低于成本價銷售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注。據報道,福建廈門精裝樓盤翔安金茂悅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