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行業競爭形勢嚴峻,合理布局才能立于不敗,否則將被淘汰!
產業現狀近年來,國內多項煤化工技術取得突破,引領煤化工產業實現快速發展。如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直(間)接液化、煤氣化、甲醇制烯烴、甲醇制芳烴、煤制芳烴和煤制乙醇等。當前我國煤化工部...
中國煤化工行業整體經營情況分析
一、中國煤化工行業發展概況
失控的規模
根據中國石化聯合會2016年4月發布的《現代煤化工十三五發展指南》介紹,我國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的園區化、基地化格局初步形成,已經初具規模的煤化工基地主要有鄂爾多斯煤化工基地、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陜北煤化工基地以及新疆的準東、伊犁等煤化工基地。
而根據中國石化聯合會化工園區工作委員會所做的一次全國性調研統計,截至2014年底,全國重點化工園區或以石油和化工為主導產業的工業園區共有381家,礦產資源型園區占全國化工園區總數的38.8%,產值貢獻比重為22%.其中煤化工型園區的發展尤為迅猛,以陜西榆神工業園區、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內蒙古大路煤化工基地為代表中西部大型煤化工園區共108家,占我國礦產資源型園區的比重達到72%.截至2015年底,全國重點化工園區或以石油和化工為主導產業的工業園區總數攀升至502家。但目前全國共有多少個煤化工園區,相關部門并沒有統計。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大多數園區仍處于項目招商和建設階段。
化學工業園區是國家或地區政府通過行政或市場化等多種手段,劃出一塊區域,制定長期和短期發展規劃和政策,建設和完善適于化學工業企業進駐和發展的各種環境,聚集大量企業或產業,使之成為產業集約化程度高、產業特色鮮明、集群優勢明顯、功能布局完整的現代化產業分工協作區和實施工業化的有效載體。而具體到煤化工園區,應該更多地體現煤化工產業所需要的專業性功能特征,做到項目進園后能直接以煤化工產業作為核心去建設經營。也就是說,關于煤化工項目需要的配套設施,包括與社會功能相結合的環境、安全等問題,都應該由園區統一考慮。
就目前情況看,那些已具規模的煤化工基地面積及規模均偏大,園區的專業功能尚不到位,每個項目呈現各自一體,園區僅是個區域概念,實際是煤化工項目聚集地,距離成熟的化學工業園區還有差距。
那么,真的沒有一個煤化工園區達到要求嗎?針對此疑問,園區都在努力,有的煤化工園區已做了大量的工作,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但若以實現化工園區所需要的5個一體化(原料產品項目一體化、物流信息傳輸一體化、公用工程環保一體化、安全消防應急一體化、管理服務金融一體化)、各方面完成統一配置、專業化功能全部到位來衡量,還沒有一個煤化工園區能達到標準和規范。
現在園區功能化的進程比較慢,這跟兩個因素有關系。一方面是地區發展條件,另一方面是煤化工產業體量過大。從地區發展的角度看,因為煤化工園區是所有化工園區里要求比較高的,而恰恰煤化工大都布局在非沿海的西部地區,在這些地區化工園區建設起步較晚,專業園區的建設方案和推進速度都與沿海園區有差異。
談到煤化工的體量對園區化的影響,現在煤化工園區都太大,園區的體量規劃得越大,想實現一體化的難度也就越大。
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規劃總面積284平方公里,其中煤化工項目區規劃面積13.57平方公里;內蒙古大路煤化工基地規劃控制面積230平方公里,規劃建設面積87平方公里;內蒙古克什克騰煤化工循環經濟園區總面積30平方公里;內蒙古鄂爾多斯圣圓煤化工基地總規劃面積110.2平方公里,分為規劃面積57平方公里的匯能工業項目區和53.2平方公里的烏蘭木倫工業項目區;陜西榆神工業區清水工業園規劃面積82.04平方公里;陜西渭北煤化工業園區總體規劃面積36平方公里;新疆伊東工業園區規劃建設用地總面積49.2平方公里,其中煤化工及配套產業規劃建設用地總面積29.2平方公里;安徽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建設用地面積為30平方公里……
很多園區動輒都是50~60平方公里的園區面積,基本沒有小于20平方公里的園區,而這么大面積幾乎是沒有辦法做園區功能一體化的。她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來闡述體量對園區的影響:這就像是村子和現代化居民小區的區別。村子面積夠大,每家要自己蓋個院、打口井、修條路、拉電線,等等,想要統一來建設和做配套設施很難實現;而居民小區雖然面積小,但是很集中,便于形成良好的規劃,不管是樓房、水電、道路都設計得很合理,連所有的配套設施都很完備,居民可以直接入住。這才與做煤化工園區的初衷吻合。園區就是要實現真正的功能化,讓煤化工項目可以'拎包入住'。當一個園區的體量合適,就可以合理地設置公用設施,做到功能集中,入園的項目避免了重復建設和不必要的投入。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園區功能還未到位,幾個煤化工項目就扎堆建在了一起,各占一塊地盤,形成了一個煤化工的'村子',很多項目都自建配套設施,這樣的區域就很難再實現一體化了。
那么,多大的體量適合煤化工園區?煤化工園區絕不能貪大,要想建設一個成功的煤化工園區,面積在10~20平方公里是比較合適的。白頤明確地說。
現實的困境
煤化工園區比其他化工園區要求高在哪兒時,白頤的答案是:兩個難點,一是廢水,一是運輸。
煤化工項目必須臨近煤炭資源,且煤化工用水多。而我國的現實情況是,西部有煤的地方恰恰缺水。同時煤化工要排廢水廢氣廢渣,而有煤的西部地區環境極為脆弱,對排放的要求十分苛刻。再加上西部與東部的目標市場距離遠,運量大,運輸相對來講就成了西部煤化工園區的成本制約。
技術上的限制讓園區的廢水零排放遭遇瓶頸。園區要統一處理廢水,而所有內陸要求污水不能往外排的園區,就都有結晶鹽危險固廢(簡稱危廢)的問題。這也不僅是煤化工的問題,更是整個化工行業的問題。
煤化工廢水中結晶出來的雜鹽因其中含有機物及微量重金屬而被劃定為危廢。根據國家廢水零排放的要求,雜鹽應全部得到利用或安全處理。目前國內煤化工項目還沒有成功的雜鹽提純工業化技術實踐范例。
園區現在提出的解決方案就是建危廢處理中心。而這需要省(自治區)批準才能建。再說危廢處理中心的建設更需要達到環保要求。而且目前每個省都只有一個危廢處理廠,建設過多的危廢處理項目并不可行。
目前大型煤化工園區對雜鹽的處理主要有這樣兩種途徑:自建危廢集中處理裝置或引入社會第三方危廢處理公司。中國石化新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80億方/年煤制天然氣項目,由于項目區距離烏魯木齊市危廢處置中心較遠,且所處園區內目前尚無可依托的危廢處理工程,因此煤制氣項目產生的危廢必須由企業自行處理,園區管理部門已同意該公司在園區內自建危廢處理工程;鄂爾多斯大路煤化工基地則以特許經營的方式將危廢委托給北控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處。
二、中國煤化工行業發展特點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2016年7月12日發布《2050年世界與中國能源展望》(以下簡稱報告)指出,2050年之前,中國煤化工用煤量將呈現先增后降的趨勢,在到達峰值前,煤化工用煤量仍有約1.5億噸油當量的增長空間。這為在低油價與嚴環保政策雙重夾擊下艱難掙扎的煤化工行業帶來一絲曙光。然而,這并不意味著煤化工行業的前景就一定光明。
事實上,報告的結論是在煤炭消費整體走低的背景下,橫向對比而來。在嚴格控煤政策下,中國煤炭消費將提前進入下降趨勢,預計從目前的19.3億噸油當量,逐步下降到2050年的13億噸油當量,年均負增長1%;而考慮到能源效率的提升、經濟增速的下滑、環保政策趨嚴等多重影響,煤電、鋼鐵、建材等傳統用煤領域消費水平均已達到峰值,未來將走下坡路。
從煤化工行業自身的情況來看,不得不承認,其當前正處于史無前例的困境中。
首先,來自油價下行的打擊仍在持續,且短時間內看不到緩解的跡象。數據顯示,2015年,布倫特原油全年均價每桶53.6美元,同比下跌46.1%,這給煤化工產品銷售帶來嚴峻挑戰。
2016年,原油供應過剩的態勢很可能持續到四季度,布倫特原油全年均價低于2015年,預計到2018-2019年,布倫特原油均價才有望回升至每桶60-80美元。
自2016年起,煤化工產業煤炭消費量的增量主要來自現代煤化工領域。若油價低于每桶50美元,所有現代煤化工產品基本都不具備競爭力,油價在每桶60-70美元時,煤制乙二醇才有競爭力,煤制烯烴也可以盈利;煤制油行業當前不只面臨低油價的沖擊,還有高額的油品消費稅,日子更加難過。
我國煤化工產業發展趨勢分析:未來將走下坡路
現在影響最大的,一個是低油價,一個是消費稅,現在柴油好點一噸可以賣到4000多元,消費稅就2400元,這一項就占到產品價格的一半以上。
與此同時,作為高耗水行業,煤化工多年來一直對環保政策非常敏感。未來隨著國家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力度的進一步加大,煤化工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也將日益增加,例如環境稅、碳稅和水資源費等,均將嚴重影響煤化工項目的競爭力。
煤化工項目的產品路線不同,經濟性也不同,總體來看,即使目前煤價較低,煤化工產品的經濟性也普遍低于石化產品。
我國富煤缺油少氣的現實,賦予發展煤制油氣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作用,然而現階段國內外油氣市場的需求增速已明顯減緩。
從煤化工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看,在煤制氣領域不宜過多投資,重點應保障現有示范項目穩定運營,新項目一定要審慎建設;在煤制油領域,雖然技術、工藝、設備等已不存在較大問題,但鑒于“十三五”期間國際油價很難快速回升的預期,煤制油產業投資也應慎重決策;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烴等化學品領域,為改變我國在相關領域產品高度依賴進口的現狀,可根據市場需求穩步發展,但是要注意走高端化、差異化的發展路線。
三、煤化工行業經營情況分析
圖表:2015-2017煤化工行業工業總產值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煤化工行業專業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18-2023年中國煤化工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煤化工行業發展機遇大,如何驅動行業內在發展動力?
專家免費咨詢答疑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浩林發飾:一條“發飾”斷“窮根”在和田地區洛浦縣,上午10時,太陽才剛剛爬過白楊樹梢,20歲的布威麥熱姆·...
山東省 曹縣 豆粕價格 43%蛋白 3381元/噸;山東省 武城縣 豆粕價格 43%蛋白 3381元/噸;山東省 廣饒縣 ...
近年來動力電池價格已經呈現持續下降趨勢,當前磷酸鐵鋰電池市場價在1.1-1.2元/Wh,三元電池市場價在1.3-1.4元/Wh左...
2018軟件工程專業大學排名及就業前景分析軟件工程是一門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構建和維護有效的、實用的和高質量的軟件的學...
11月26日,深圳市教育局召開媒體通氣會,發布《深圳市教育局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
11日,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發布了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據數據顯示,10月份上海CPI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