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去傳統因子迫在眉睫,生物農藥擁抱互聯網才能轉型升級并獲得提升!
生物農藥(Biological pesticide)是指利用生物活體(真菌,細菌,昆蟲病毒,轉基因生物,天敵等)或其代謝產物(信息素,生長素,萘乙酸,2,4-D等)針對農業有害生物進行殺滅或抑制的制劑。I...
11月29日,作為第六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重要配套活動,2018中國(成都)網絡視聽新技術與節目展交會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現場,各種高科技、“黑科技”助力網絡視聽行業,讓人眼花繚亂。同時,網絡視聽也不再僅僅是娛樂的代名詞,它正越來越深入生活場景,在
網絡視聽“黑科技”更酷炫更貼近生活
說到網絡視聽,如果你只想到追劇、看電影、聽音樂、刷“抖音”,那你顯然已經OUT(落伍)了。
11月29日,作為第六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重要配套活動,2018中國(成都)網絡視聽新技術與節目展交會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現場,各種高科技、“黑科技”助力網絡視聽行業,讓人眼花繚亂。同時,網絡視聽也不再僅僅是娛樂的代名詞,它正越來越深入生活場景,在健康、辦公、政務等領域發熱。
AI音樂制作人“發專輯”獲青睞
成都嗨翻屋科技有限公司展區,工作人員正操作一臺智能電視播放音樂:點擊按鈕,一張名為《下午茶》的專輯開始徐徐播放,令人仿佛置身于午后溫暖愜意的休閑時光……
令人意外的是,這些音樂都不是出自專業音樂人,而是該公司研發的“AI(人工智能)音樂制作人”的大作。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AI音樂制作人”對幾十萬首取得授權的音樂作品深度學習后,只要輸入“中國風”“鋼琴”“輕快”等標簽,就能自動生成全新音樂作品。目前,不少AI音樂已在商用音樂授權網站上線,吸引了抖音、盒馬鮮生等客戶。
大數據、人工智能、4K、5G等新技術發展,正越來越廣泛而深刻地改變著網絡視聽行業生態,這在本次展交會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今年的俄羅斯世界杯上,VAR視頻裁判助理出盡風頭,極大地提升了比賽的公平性。不過觀眾或許沒有注意到,本屆世界杯的“黑科技”不止于此,咪咕視頻在展交會上展示的“AI直播剪輯官”就是一例。它能準確識別進球、射門、點球、角球、紅牌、黃牌、慶祝等場景,還可以通過人臉識別等技術,識別直播流中的所有球星、球隊。不過有專家表示,盡管在剪輯時間、場景與辨識度、關鍵幀捕捉等技術上AI已經遠超傳統剪輯師,但在剪輯內容創意呈現方面,傳統的專業剪輯師仍有優勢。
家用電視也能變身“政務大廳”
或許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網絡視聽往往跟追劇、看電影、聽音樂、刷“抖音”等娛樂方式聯系在一起,然而記者在本次展交會上發現,越來越多生活、辦公、政務等服務內容,正成為網絡視聽行業的開拓方向。
在華數傳媒展區,一塊顯示著“杭州辦事服務”頁面的電視屏幕吸引了不少人關注。操縱遙控器,用戶就能在“保險保障”“困難救助”“就業創業”等服務內容中選擇,足不出戶完成業務辦理?!澳壳罢谧ゾo完成數據接入,預計明年就會正式投入市場?!爆F場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個名為“居家辦”的平臺為落實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而開發,充分發揮電視大屏優勢,同時結合移動端及人臉識別技術,用戶只需實名認證并登錄,即可24小時在家辦理各種業務。
上海東方明珠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則將目光瞄準國內的“老齡化”大勢,開發出“獨居老人室內監測”應用?!爸袊饾u步入老齡化社會,獨居老人家庭越來越多,容易發生疾病、火災等情況。”現場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平臺通過在老人家中安裝一系列傳感器,即時采集體征、火情、可燃氣體、人員進出等數據,并以郵件、短信、電視大屏等渠道告知家屬。展區的一塊電視屏幕上,立體地呈現出老人居所的空間結構,以及心率、呼吸率、血壓等數據?!澳壳罢谏虾T圏c,以后可能會向全國推廣?!?/p>
知道了以上的黑科技,那么人類還有哪些黑科技比較出名呢?
盤點未來可能出現的十大黑科技
黑科技是當下科技的一個流行詞,我們先來簡單回顧一下我們的科技歷史。
1769年,法國陸軍工程師古諾制造出第一輛蒸汽機驅動的汽車;
1860年,斯旺制成了一個碳絲電燈;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1969年7月20日下午4時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印下了人類第一腳印;
以上幾個例子說明了人類文明在不斷進步,造就了生活的便利,更是讓科技豐富我們的認知,拓展我們的認知。誰能想到人類會踏上中國賞了這么多年的月亮?
科學知識的深入了解,先進技術的不斷完善,一些具有顛覆性的、超越現有科技水平的創新科技進入眼簾,它被稱作“黑科技”。
什么是黑科技?黑科技是什么意思?
黑科技就像動漫或者魔幻片中的黑魔法,似乎有存在的理論,卻又難以實現。
所以黑科技大多指的是超越目前科技水平和人類認知,根本無法生存的產品或者出現的技術,都統稱為黑科技。
不過,目前無法達到,不代表人類思想達不到,也不要小看人類的創造力。
top1、能上網的穿戴眼鏡
在動漫電影刀劍神域里,我們見識到了虛擬現實的黑科技,帶上它可以上網通信,以及切換各種虛擬場景。但你能想象有一天這樣的東西走進我們的生活嘛?華盛頓大學的帕爾維茲教授目前正在研究的一款隱形眼鏡或許會讓你明白一切皆有可能。這種新式的隱形眼鏡上排列著一個LED集合。他表示:“這些LED組合可以在眼前形成各種圖像。這種眼鏡的大部分材料半透明,人們可以戴著它自由活動。”
不僅如此,這種眼鏡還能夠識別面部特征,顯示人物生平,還能夠自動翻譯,如果真的能夠實現,在未來手機和電腦或許會退出我們的口袋了。
top2、治愈癌癥
癌癥,從古至今從來都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因為當人們發現在胸部發現腫瘤時,可能這個腫瘤已經有了100億個癌細胞。但是在未來,區區幾百個癌細胞釋放的蛋白質就能被安裝在廁所內的DNA芯片識別出來,而這將腫瘤的發現時間提前10年。從此以后,“腫瘤”這一詞就將從世界上消失了。
這應該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
top3、磁懸浮汽車
如今我們已經有了磁懸浮列車,但如果將這項技術運用到汽車上會如何?大眾曾經發過一個短篇,里頭是一款新型“磁懸浮”汽車,完全利用地磁進行驅動,在空中懸浮行駛,提供全自動的智能駕駛功能。
top4、量子隱形衣
最早看到隱形,是美國的一部電影叫做透明人,當時簡直震驚,要是真可以那得可以做多少羞羞的事情,想想都激動。下面科學家告訴我這不是天方夜譚。
美國杜克大學科學家在幾周前宣布,他們揭開了“隱身衣”的神秘面紗,成功地讓一個面積為5平方英寸的物體避過了微波探測。這一隱形技術是通過將物體包裹在一種“超穎物質”中實現的,這種物質能改變微波的方向,使之繞過該物體。
杜克大學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希望能夠開發出可以躲過其他類型的電磁輻射隱形衣,讓外裹隱形衣的區域甚至能夠躲過可見光。杜克大學博士后戴維介紹說,微波的運動就像水流平穩地流過一個光滑的石頭表面一樣。
top5、記憶移植
你想永垂不朽嗎?試一試上傳大腦記憶吧。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一個研究小組進行一項研究,以確定人死后是否有可能通過移植記憶來保留身份。
研究人員稱,可以從死者大腦提取信息,但只能通過特定形式將其轉移到另一個生命體內。然而這一問題在道德方面存在爭議,畢竟接受死者精神及智力遺產的人或許會用不合理的方式來處理這些信息。
top6、克隆人
縱貫古代帝王,有不少帝王都有永生年頭,畢竟后宮佳麗三千,臣民滿天下,誰不想永世長存呢?以前不可能,但不代表未來不可能,早前就有俄羅斯媒體大亨德米特里科夫推出了一個計劃叫做“永生計劃”。這個永生計劃中的克隆人是計劃的關鍵,這個計劃的實施能實現人類的長生不老,也可以使未來的世界完全被顛覆。
根據百科資料顯示,目前已經有3個外國組織宣布進行克隆人實驗,或許未來你真的可以和同一個你一起生活。但這項技術最好是用在醫療方面。
top7、仿生器官
對于身體有缺陷的人來說這可以說是一項福音。早前,康奈爾醫學院科學家成功研制一種人造眼睛,至少可應用于老鼠和猴子,他們制造出人造視網膜,其中的芯片轉換圖像成為電子信號,微型投影儀轉換電子信號成為光線。目前這種人造眼睛能夠使失明老鼠恢復視力。
可以想象,當人體器官功能缺失時,這項技術簡直是天降福音,但如果這樣人們是不是會更加不愛惜自己的身體?
top8、肢體修復
早前,神經義肢的設想已經成為現實,但實現起來確實有難度,但現在已經有人使用現金的修復學技術了。一個25歲的生物科學家,James Young,有一個假肢的手臂,配有無人機和內置閃光燈。
Pearson說修復學會持續發展,到時候人們會對自己的身體和科技結合非常適應。比如,人們會選擇在腿部植入機械移植物,讓自己變得更強壯。
top9、VR教育
填鴨式教育?死記硬背?這些在未來可能統統要被淘汰了,雖然VR目前還不發達,但在未來,通過VR,你可以帶著學生們回到過去,帶他們看過去發生的事。你能更容易地向學生們解釋,因為他們親眼看到了。
目前谷歌旗下的Expedition的app已經能讓學生們去一些地方“旅游”了,比如大堡礁。
top10、遠古生物復活
未來我們將能夠擁有飼養滅絕動物的動物園。蘭扎能夠從已死亡25年的動物尸體上提取可用的DNA,將這些DNA植入到母牛卵細胞內,9個月后,一只克隆動物就誕生了。這樣,這個物種就算是復活了。
即使尼安德特人已經消亡了數萬年,但是他們的DNA已經被破譯了,所以有科學家正在討論要不要讓他們復活。蘭扎認為:“如果我們有了控制基因的工具,那么從理論上來講利用基因復活物種就將成為可能。問題是,我們應該這么做嗎?”
未來“侏羅紀公園”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嘛。
以上這些黑科技,你覺得哪一個在未來最有可能實現呢?
網絡視聽行業發展機遇大,如何驅動行業內在發展動力?
專家免費咨詢答疑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11月29日,在財富全球科技論壇上,廣州汽車集團董事長曾慶洪表示,未來的汽車一定是無人駕駛汽車。曾慶洪稱,“隨著AI...
又到了年終收關階段,包裝紙行業經歷了一個混沌的逢8之年。在尾聲階段,受到包裝紙需求異常疲軟的影響,各大紙企紛紛1...
韓國黑客攻擊廣告網站,向用戶勒索加密貨幣Bianews 11月30日消息,據it.chosun消息,韓國黑客利用網站廣告來分發勒索...
寶馬汽車:污染嚴重時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能強制進入純電動模式北京時間11月30日消息,據汽車新聞網報道,寶馬汽車公司...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現在香港仍未推行紙包飲品盒生產者責任制,有回收商早前申請回收基金,獲批300多萬元(港幣6...
2018年11月29日,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部際協調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在京召開。協調小組組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