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籌劃的目的和基本方法。
稅收籌劃的目的
規避涉稅風險,控制或減輕稅負,實現企業財務目標的謀劃、對策與安排。
稅收籌劃的基本方法
(一)免稅技術 免稅技術是指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使納稅人成為免稅人,或使征稅對象成為免稅對象從而免于納稅的技術。運用免稅技術是要盡量使免稅期最長化。在合理合法的情況下,免稅期越長,節減的稅就越多。同時應盡量爭取更多的免稅待遇。在合法合理的情況下,盡量爭取免稅待遇,爭取可能多的免稅項目與交納的稅務相比,免稅越多,節減的稅務也就越多,企業可以支配的稅后利潤也就越大。
(二)減稅技術 減稅技術是指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使納稅人減少應納稅務而直接節稅的技術。使用減稅技術時應把握兩點:一是盡量使減稅期最長化。因為減稅時間越長,節減的稅務越多,企業的稅后利潤也就越多;二是盡量使減稅項目最多化。減稅項目越多,企業的收益越大。
(三)稅率差異技術 稅率差異技術是指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利用稅率的差異而直接節減稅務的籌劃技術。企業可以利用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之間的稅率差異節減稅負,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運用稅率差異技術時要注意兩點:其一,盡可能尋找稅率最低的地區、產業,使其適用稅率最低化;其二,盡量尋求稅率差異的穩定性和長期性,使企業稅率差異的時間最長化和穩定化。
(四)分離技術 分離技術是指企業所得和財產在兩個或更多納稅人之間進行分割而使節減稅款達到最大化的稅務籌劃技術。在應用分離技術時:一是分離要合理化,盡量使分離出去的部分往低稅率上靠;二是節稅最大化,通過合理的分離,使分離后的企業達到節稅最大化。
(五)扣除技術 扣除技術是指在計算繳納稅款時,準予從計稅依據中扣除部分項目,從而減少稅務的技術。在運用扣除扣技術時一般應注意以下三點:(1)扣除金額最大化,在稅法允許的條件下,用足用活扣除政策;(2)扣除項目最多化,盡量按照稅法允許的扣除項目扣除;(3)扣除最早化,盡可能使各種允許的扣除項目盡早扣除,相對節減更多的稅務。
(六)抵免技術 抵免技術是指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使稅務抵免額增加而絕對節稅的技術。運用抵免技術時:抵免項目要最多化,盡可能把可抵免的項目全部抵免;抵免金額要最大化,將參加抵免項目的金額最大化以擴大企業稅后利潤。
(七)延期納稅技術 延期納稅技術是指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使納稅人延期繳納稅款而相對節稅的技術。盡管采用延期納稅技術不能使應交納的稅款減少,但時間的滯延相當于企業從政府手中拿到了一筆無息貸款,獲取了相對稅務收益。運用該技術應注意兩點:一是使延期時間最長化,盡量爭取延期繳納的時間最長,相對節減更多的稅務;二是延期納稅的項目最多化,爭取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獲得更大的節稅務益。
(八)退稅技術 退稅技術是指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使稅務機關部分或全部退還納稅人已納稅款而直接節稅的技術,這是一種特殊的免稅和減稅方式。實施退稅技術要盡量爭取退稅項目最多化,即在稅法規定的范圍內,盡量爭取更多的退稅待遇。同時實施退稅技術還要盡量使應退稅額最大化。因為退還的稅越多,企業的稅后利潤就越大。
2020-2025年中國金融產業前景分析與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經過改革開放以后30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已初步建立起了由中國人民銀行進行宏觀調控,由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分業監管,國有商業銀行和其他新型商業銀行為主體,政策性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外...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年中國酒店式公寓行業深度調研及前景預測中國引領亞洲地區旅游及酒店行業的快速發展,且商務休閑收入增長勢頭強勁...
2020年中國郵輪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競爭格局分析現代郵輪已經逐漸興起并已成為新中產階級們喜愛的出行首選。與傳統旅游...
40家券商計提減值172億央行最新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0)》顯示,截至2019年末,A股上市公司股票質押規模為57...
9只基金年內收益已超100%數據顯示,截至11月6日,今年以來已經有9只基金實現翻倍,又成為一個翻倍基金頻出的年份。目...
2020年中國半導體設備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機構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VC/PE投資半導體的項目達345個,融資規模7...
2020智能座便器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如今越來越多的智能家居產品慢慢走進人們的生活,而智能坐便器就是其中一種,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