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上座率90%,北美、澳洲第一上座率”,電影《流浪地球》2月18日發布海外口碑視頻特輯,海外觀眾助力中國科幻?!读骼说厍颉芬延诖竽瓿跻簧嫌?,口碑票房齊開花,截止到2月17日票房突破37億人民幣,于中國電影影史位列第二。
《流浪地球》首周排片破華語電影海外排片記錄
“海外上座率90%,北美、澳洲第一上座率”,電影《流浪地球》2月18日發布海外口碑視頻特輯,海外觀眾助力中國科幻?!读骼说厍颉芬延诖竽瓿跻簧嫌?,口碑票房齊開花,截止到2月17日票房突破37億人民幣,于中國電影影史位列第二。
中國科幻走向世界 海外媒體為其點贊
電影《流浪地球》自2月5日大年初一上映以來,憑借其炸裂口碑與票房佳績,在國內掀起了一場“科幻討論風潮”,將“中國科幻”這個小眾話題推到了大家的討論中心,使越來越多的人關心中國科幻。而在大洋的彼岸,《流浪地球》于2月8日在北美上映,同樣掀起了一場小風暴。
電影《流浪地球》從2月5日點映開始便受到海外媒體關注,《好萊塢報道者》、《紐約時報》、《Flicks》、《福布斯》、《Sciencefiction》、《The Verge》、《News 18》等爭相報道。其中《紐約時報》甚至將電影《流浪地球》視為中國科幻的一種標志, 將其稱之為“中國電影終于加入太空競賽”,贊美之情,溢于言表。
海外排片創近年新高 “家”元素賺盡觀眾眼淚
“北美最高排片單日平均30分鐘一場,連續多日單廳票房冠軍”,這是《流浪地球》北美首周的票房寫照,也是北美觀眾對于《流浪地球》的關注與認可。截止至北美時間2月14日,上映第二周的《流浪地球》北美票房累計293.3萬美元。
《流浪地球》海外不僅票房創下佳績,口碑也廣受好評,“燃“、“場面震撼”、“特效尤其驚艷”、“腦洞很大”、“細節非常到位”、“享受其中、非常喜歡”等關鍵詞經常出現在海外觀眾的評價中。國外著名電影網站“IMDB”目前超過4500人評分,分數7.8,著名影評人評論網站“爛番茄”新鮮度為80%。
對于許多在海外的華人來說《流浪地球》可能有著更重要的意義,電影中對家的情感,讓身在異國他鄉的他們深有感觸。對于海外華人來說“看到熟悉的城市北京與上海”讓他們感覺非常親切 ,“現在的年輕人真了不起,看看我們中國人也能拍出個這么個大片”則令海外華人感受到中國力量的進步,讓他們感到自豪?!读骼说厍颉纺壳罢诤M鉄嵊持?,在觀眾的要求下,影院排片繼續上升北美擴映至80座城市135間影院、澳新擴映至11座城市41間影院。
《流浪地球》由劉慈欣原著,郭帆導演,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領銜出演,Mike隋、屈菁菁、張亦馳、楊皓宇、李虹辰、楊軼、姜志剛、張歡主演。影片目前正在全國熱映,這趟冒險之旅歡迎你的加入。
經考證,《流浪地球》黑科技的影子在這里
《流浪地球》里的“現實?!?,你看懂了嗎?
《流浪地球》的故事,就發生在50年后的未來,時間線與現實接軌,沒有特別強的距離感、陌生感。電影中的很多未來場景,以當前的技術儲備,并非遙不可及。
科幻文學的創意,很大程度上來自于現實生活中科學技術的進步。片中出現了大量細節考究、貼近于現實的設施、裝備。領航員空間站、行星發動機、地下城、運載車……這些電影中的“神器”充滿想象力和希望;但并非完全架空,大都可以從中國企業的“家底”里找到“影子”。
領航員空間站 VS 天宮空間站
電影:領航員空間站
在電影中,領航員空間站承擔了全球通信、信息存儲、開辟道路等各項使命,成為地球上全人類的中樞平臺和未來希望。
現實:“天宮”空間站
在現實中,由航天科技主導研發制造的中國“天宮”空間站,建成后將成為我國長期在軌穩定運行的國家太空實驗室,國際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平臺。
從尺寸上看,雖然沒有領航者那么大,但是“五臟俱全”——
中國空間站額定乘員3人,乘組輪換時最多可達6人。
基本構型包括核心艙、實驗艙I和實驗艙II,每個艙段規模20噸級。
核心艙包括節點艙、生活控制艙(分為大柱段和小柱段)和資源艙三部分,有3個對接口和2個停泊口。
對接口用于載人飛船、貨運飛船及其他飛行器訪問空間站,停泊口用于兩個實驗艙與核心艙組裝形成空間站組合體,另有一個出艙口供航天員出艙活動。
核心艙軸向長度16.6米,大柱段直徑4.2米,小柱段直徑2.8米,主要用于空間站的統一控制和管理,以及航天員生活,具備長期自主飛行能力,能夠支持航天員長期駐留,支持開展航天醫學和空間科學實驗。
從功能上看,中國空間站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
可艙外活動。采用轉位機構和機械臂結合,進行艙段轉移、對接,在航天員和機械臂協同下,可以完成復雜艙外建造和操作活動。
可擴展空間。建造規模適度,預留了艙段和艙外載荷平臺擴展能力,最大可擴展3個艙段。
可進行觀測。設計新型平臺裝載大型光學設施,開展巡天和對地觀測。
可進行補給。與空間站共軌飛行,必要時可??靠臻g站進行維護和補給,開辟了分布式空間站體系架構的創新模式。
可科學研究。規劃了密封艙內的科學實驗柜、艙外暴露實驗平臺等,支持在軌實施空間科學、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等眾多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應用項目。
值得關注的是,助力“地球”開啟流浪之旅的火箭,不是什么“未來貨”,而是現實中存在的——中國航天科工快舟火箭?!读骼说厍颉菲霈F在快舟火箭基礎級、末級包裝箱上以及整流罩上。
行星發動機 VS 核聚變“人造太陽”計劃
電影:行星發動機
影片中,人類為了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建造了1萬多座行星發動機,高達11000多米,每臺可產生150億噸的推力,但所用的燃料只是石頭,其原理是“重核聚變”,簡單來說,即是將石頭中所包含的元素進行核聚變反應。
在科幻世界中,核能是人類馳騁宇宙、穿越黑洞、空間跳躍等等高難度動作能源領域絕對的主力。20世紀人類最重大的發現之一——核反應可控核聚變被認為是有可能解決人類能源問題的“圣杯”。
現實:核聚變“人造太陽”計劃
我國早在1983年便提出了“熱中子反應堆——快中子增殖堆——受控核聚變堆”的核能三步走發展戰略。在聚變堆階段,位于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的中國環流器二號A(HL—2A)裝置正在承擔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相關的前沿物理問題與關鍵技術的科研任務,并實現了多個突破。
中國環流器二號A(HL—2A)
在西物院聚變所實驗大廳,便能看到一個呈橘紅色、橢圓形、放射狀的龐大實驗裝置,這就是中國的“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A”??茖W家計劃用磁場把一團高溫(上億度)高壓的等離子體“火球”懸浮起來,跟周邊的任何材料不接觸,這時就可以對等離子體加熱、控制,以實現受控聚變反應而釋放能量。這與太陽發光發熱的原理相似,因此人們將這類裝置稱為“人造太陽”。
國際上通過合作和技術共享,共同進行核聚變研究。2006年,中國作為七方之一參與ITER計劃,而中核集團西物院是中國加入ITER的重要技術支撐單位。十多年來,中國在受控核聚變方面開展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核聚變科學和工程成果顯著。在人類追逐“人造太陽”的路上,中國正從“追趕者”、“并跑者”,成長為具備強大國際輸出能力的“領跑者”。
這款穿戴式外骨骼助力機器人,是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研制的一種高端智能機器人裝備。
系統兼具負重攜行、托舉搬運兩種工作方式,可完成50kg負重行走、上下臺階、上下斜坡,以及45kg托舉搬運等功能,可在1分鐘內完成工作方式轉換,以4km/h速度可在平地連續行走10km。行走、站立、轉體、上下樓梯、上下斜坡……都可以實現!
而且,這套機器人折疊后可裝箱運輸,實乃行軍作戰、居家旅行的常備佳品!
當然,《流浪地球》里的“現實?!?/p>
還有很多,歡迎補充!
國運興,則文運興。
頂尖的中國科幻,
背后是頂尖的中國科技,
以及頂尖的中國企業。
掌聲送給中國企業科技工作者們!
2020-2025年版傳媒產業園區定位規劃及招商策略咨詢報告
“產業園區”是執行城市產業職能的重要空間形態,園區在改善區域投資環境、引進外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經濟等方面發揮積極的輻射、示范和帶動作用,成為城市經濟騰飛的助推器。產業園區是...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年中國酒店式公寓行業深度調研及前景預測中國引領亞洲地區旅游及酒店行業的快速發展,且商務休閑收入增長勢頭強勁...
2020年中國郵輪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競爭格局分析現代郵輪已經逐漸興起并已成為新中產階級們喜愛的出行首選。與傳統旅游...
40家券商計提減值172億央行最新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0)》顯示,截至2019年末,A股上市公司股票質押規模為57...
9只基金年內收益已超100%數據顯示,截至11月6日,今年以來已經有9只基金實現翻倍,又成為一個翻倍基金頻出的年份。目...
2020年中國半導體設備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機構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VC/PE投資半導體的項目達345個,融資規模7...
2020智能座便器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如今越來越多的智能家居產品慢慢走進人們的生活,而智能坐便器就是其中一種,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