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指數指的是什么?
采購經理人指數(即PMI指數)是指美國的采購經理人指數,它是衡量美國制造業的“體檢表”,是衡量制造業在生產、新訂單、商品價格、存貨、
雇員、訂單交貨、新出口訂單和進口等八個方面狀況的指數,是經濟先行指標中一項非常重要的附屬指標是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商業報告中關于制造業的一個主要參數。通常采購經理人指數與金屬需求指標密切正相關,因而能被看作是金屬需求增長率變化的有效指標。
PMI指數是怎么計算的?
PMI是以下不斷變化的五項指標的一個綜合性加權指數:新訂單指標,生產指標,供應商交貨指標,庫存指標以及就業指標。加權指數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代表意義,顯示出變化的趨勢和程度大小。從而得出每一家企業在每一方面的處于上升、下降和不變的結果,通過計算每一個方面不同結果企業所占比例后,得出這五個方面的擴散指數。擴散指數計算公式如下:
擴散指數=上升百分比-下降百分比+(不變百分比)
然后將這五個擴散指數按照一定的權重比例扣除季節等影響因素后得出采購經理人指數。具體權重比例如下:
A.產品生產權重比例25%
B.訂單權重比例30%
C.存貨權重比例10%
D.廠商表現權重比例15%
E.就業情況權重比例20%
采購經理人指數是以百分比來表示,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當指數高于50%時,則被解釋為經濟擴張的訊號。當指數低于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時,則有經濟蕭條的憂慮。一般在40~~50之間時,說明制造業處于衰退,但整體經濟還在擴張。
7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運行情況

2019年7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7%,比上月提高0.3個百分點,制造業景氣水平有所回升。
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0.7%,高于上月0.8個百分點,升至擴張區間;中、小型企業PMI為48.7%和48.2%,分別比上月回落0.4和0.1個百分點,位于臨界點以下。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高于臨界點,新訂單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低于臨界點。
生產指數為52.1%,比上月回升0.8個百分點,位于臨界點之上,表明制造業生產總體擴張加快。
新訂單指數為49.8%,比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位于臨界點之下,表明制造業產品訂貨量降幅有所收窄。
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8.0%,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位于臨界點之下,表明制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量減少。
從業人員指數為47.1%,比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位于臨界點之下,表明制造業企業用工景氣度小幅回升。
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50.1%,比上月微落0.1個百分點,位于臨界點之上,表明制造業原材料供應商交貨時間略有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