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數字農業農村建設,作出實施大數據戰略和數字鄉村戰略、大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安排。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大力推進數字技術在農業農村應用,取得明顯成效。
你知道什么是數字農業嗎?數字農業是指在地學空間和信息技術支撐下的集約化和信息化的農業技術。數字農業是將信息作為農業生產要素,用現代信息技術對農業對象、環境和全過程進行可視化表達、數字化設計、信息化管理的現代農業。數字農業使信息技術與農業各個環節實現有效融合,對改造傳統農業、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具有重要意義。指在地學空間和信息技術支撐下的集約化和信息化的農業技術。
數字農業是指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計算機技術、通訊和網絡技術、自動化技術等高新技術與地理學、農學、生態學、植物生理學、土壤學等基礎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對農作物、土壤從宏觀到微觀的實時監測,以實現對農作物生長、發育狀況、病蟲害、水肥狀況以及相應的環境進行定期信息獲取,生成動態空間信息系統,對農業生產中的現象、過程進行模擬,達到合理利用農業資源,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農作物產品和質量的目的。
數字農業行業現狀及市場前景分析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數字農業農村建設,作出實施大數據戰略和數字鄉村戰略、大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安排。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大力推進數字技術在農業農村應用,取得明顯成效。
農村數字化是生物體及環境等農業要素、生產經營管理等農業過程及鄉村治理的數字化,是一場深刻革命。展望今后一段時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將迎來難得機遇。從國際看,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方興未艾,物聯網、智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應用,深刻改變了生產生活方式,引發經濟格局和產業形態深度變革,形成發展數字經濟的普遍共識。大數據成為基礎性戰略資源,新一代人工智能成為創新引擎。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都將數字農業作為戰略重點和優先發展方向,相繼出臺了“大數據研究和發展計劃”、“農業技術戰略”和“農業發展4.0框架”等戰略,構筑新一輪產業革命新優勢。從國內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大力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實施數字鄉村戰略,加快5G網絡建設進程,為發展數字農業農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信息化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同步發展,城鄉數字鴻溝加快彌合,數字技術的普惠效應有效釋放,為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我國農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農業農村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發展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為農業農村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數字化提供廣闊的空間。
2020年數字農業市場趨勢及規模預測
近年來,我國數字農業技術得到快速發展,突破了一批數字農業關鍵技術,開發一批實用的數字農業技術產品,建立了網絡化數字農業技術平臺,在農業數字信息標準體系、農業信息采集技術、大比例尺的農業空間信息資源數據庫、農作物生長模型、動植物數字化虛擬設計技術、農業問題遠程診斷、農業專家系統與決策支持系統、農業遠程教育多媒體信息系統、嵌入式手持農業信息技術產品、溫室環境智能控制系統、數字化農業宏觀監測系統、農業生物信息學方面的研究應用上,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通過不同類型地區應用示范,初步形成了我國數字農業技術框架和數字農業技術體系、應用體系和運行管理體系,促進了我國農業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根據華為《聯網農場智慧農業市場評估》,到2020年,數字農業的潛在市場規模有望由2015年的138億美元增長至268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 14.24% 。
數字農業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一)種植業信息化
加快發展數字農情,利用衛星遙感、航空遙感、地面物聯網等手段,動態監測重要農作物的種植類型、種植面積、土壤墑情、作物長勢、災情蟲情,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提升種植業生產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設農業病蟲害測報監測網絡和數字植保防御體系,實現重大病蟲害智能化識別和數字化防控。建設數字田園,推動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術與裝備在大田種植和設施園藝上的集成應用,建設環境控制、水肥藥精準施用、精準種植、農機智能作業與調度監控、智能分等分級決策系統,發展智能“車間農業”,推進種植業生產經營智能管理。
(二)新業態多元化
鼓勵發展眾籌農業、定制農業等基于互聯網的新業態,創新發展共享農業、云農場等網絡經營模式。深化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賦能農村實體店,全面打通農產品線上線下營銷通道。鼓勵發展智慧休閑農業平臺,完善休閑農業數字地圖,引導鄉村旅游示范縣、美麗休閑鄉村(漁村、農莊)等開展在線經營,推廣大眾參與式評價、數字創意漫游、沉浸式體驗等經營新模式。推動跨行業、跨領域數據融合和服務拓展,深度開發和利用農業生產、市場交易、農業投入品等數據資源,推廣基于大數據的授信、保險和供應鏈金融等業務模式,創新供求分析、技術推廣、產品營銷等服務方式。
(三)漁業智慧化
推進智慧水產養殖,構建基于物聯網的水產養殖生產和管理系統,推進水體環境實時監控、餌料精準投喂、病害監測預警、循環水裝備控制、網箱自動升降控制、無人機巡航等數字技術裝備普及應用,發展數字漁場。以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為重點,推進海洋牧場可視化、智能化、信息化系統建設。大力推進北斗導航技術、天通通信衛星在海洋捕撈中的應用,加快數字化通信基站建設,升級改造漁船衛星通信、定位導航、防碰撞等船用終端和數字化捕撈裝備。加強遠洋漁業數字技術基礎研究,提升遠洋漁業資源開發利用的信息采集分析能力,推進遠洋漁船視頻監控的應用。發展漁業船聯網,推進漁船智能化航行、作業與控制,建設涵蓋漁政執法、漁船進出港報告、電子捕撈日志、漁獲物可追溯、漁船動態監控、漁港視頻監控的漁港綜合管理系統。
(四)種業數字化
加快種業大數據的研發與深度應用,建立信息抓取、多維度分析、智能評價模型,開展涵蓋科研、生產、經營等種業全鏈條的智能數據挖掘和分析,建設智能服務平臺。針對商業化動植物育種需求,研發推廣動植物表型信息獲取技術裝備,實現海量表型性狀數據高通量獲取。加大資源開發鑒定力度,建立健全品種資源基因數據庫和表型數據庫,為基因深度挖掘提供支撐。結合數字化智能育種輔助平臺,挖掘基因組學、蛋白組學、表型組學等數據,制定針對定向目標性狀優化育種方案,加快“經驗育種”向“精確育種”轉變,逐步實現定制設計育種。統籌利用生產經營許可、生產備案和天空地一體化監測手段,加快數字技術在制種基地、種畜禽場區、水產苗種場區、交易市場監管中的應用,提升種業智慧化監管水平。打通數據庫橫向聯結,提供種業數據、技術、服務、政策、法律的“一站式”綜合查詢和業務辦理,優化國家種業大數據平臺手機APP功能,推進種業服務模式創新。
數字農業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數字農業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數字農業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了解更多專業詳細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0-2025年數字農業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2020-2025年中國智慧農業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投資風險預測報告
在2014年,我國提出了“智慧農業”這一新概念。智慧農業是智慧農業專家系統的簡稱,一般是指利用物聯網技術、“5S”技術、云計算技術和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實現“三農”產業的數字化、智慧化、低...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建材機械制造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投資價值評估建材機械產業主要包括原材料產業(如鋁錠、金屬材料、專用泥土等)、...
家居建材市場供需情況如何?隨著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了2018年12月份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B...
2020中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及規模預測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中...
2020高等教育行業全景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2018年8月28日,國家層面的高校“雙一流”建設行動指南,在千呼萬喚中正3...
五糧液市值沖破萬億隨著白酒三季報行情開啟,板塊連日大漲,五糧液股價不斷創新高。11月5日早盤,五糧液漲超2%,市值...
診斷試劑行業在國內為新興行業,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發展相對落后。目前國內診斷試劑行業生產企業約300-400家,其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