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17日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造船三大指標,即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全面增長。三大指標國際市場份額繼續保持世界領先,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以載重噸計分別占世界總量的47.2%、53.8%和47.6%。
2021年我國造船三大指標全面增長
工信部17日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造船三大指標,即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全面增長。三大指標國際市場份額繼續保持世界領先,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以載重噸計分別占世界總量的47.2%、53.8%和47.6%。造船業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造船企業國際競爭力分析
2021年,我國造船企業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各有6家企業分別進入全球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前10強。產業集中度保持在較高水平,造船業完工量前10家企業占全國總量的69.3%;新接訂單量前10家企業占69.3%;手持訂單量前10家企業占69.5%。
國內造船工業具有深遠的意義
現階段,發展我國造船工業更為重要,是提高國家綜合實力、加快海洋開發步伐、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保障水上 運輸安全、維持國民經濟增長、保證國防安全的必然需求,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
2020年1-12月,全國造船完工量3853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9%,其中海船為1082萬修正總噸;新承接船舶訂單量289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0.5%,其中海船為969萬修正總噸。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訂單量7111萬載重噸,比2019年底手持訂單量下降12.9%,其中海船為2502萬修正總噸,出口船舶占總量的91.7%。
2021年1-6月,全國造船完工量2092.2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9.0%,其中海船為578.4萬修正總噸;新承接船舶訂單量3824.4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06.8%,其中海船為1372.1萬修正總噸。
中國造船業繼續保持全球第一的市場份額
造船業是指水上交通、海洋開發和國防建設等行業提供技術裝備的現代綜合性產業,也是勞動、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對機電、鋼鐵、化工、航運、海洋資源勘采等上、下游產業發展具有較強帶動作用。
2021年以來,國際造船市場總體明顯提振,全球新船需求顯著回升。據有關機構統計,前三季度超350家船東下單造船,按載重噸計,同比增長220.8%。據媒體報道,今年前九個月,我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三大指標方面分別占全球的45.6%、53.2%和47.3%,繼續保持全球第一的市場份額。
全國造船完工量3034.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6.2%,其中海船為859.6萬修正總噸;新承接船舶訂單量5415.6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23.3%,其中海船為1982.3萬修正總噸。造船業手持船舶訂單量9243.9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2.3%,其中海船為3540.3萬修正總噸,出口船舶占總量的88.8%。
今年全球造船業迎來了報復性增長,新船訂單暴增,韓國三大船企都罕見地提前完成了年度接單目標。韓國進出口銀行(KDB)海外經濟研究院10月28日發布的《海運·造船業2021年第三季度動向及2022年度展望》報告預測,今年全球新船訂單量將超過4100萬CGT,同比增長80%,訂單總價值將達965億美元。
想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專業數據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2021-2026年造船業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版5G手機行業兼并重組機會研究及決策咨詢報告
企業并購包括兼并與收購。公司兼并是指經由轉移公司所有權的形式,一家或多家公司的全部資產與責任不需經過清算都轉移為另一公司所有,而接受全部資產與責任的另一公司仍然完全以自身名義繼續運...
查看詳情
2022年我國造船完工量超4000萬載重噸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預測,2022年我國造船完工量將超過4000萬載重噸。2021年,...
瑞幸咖啡經營范圍新增化妝品零售企查查App顯示,近日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公司經營范圍新增照相機2...
預計短期豬價或延續下滑走勢本周(截至2022年1月12日)全國豬料比價為4.75,環比下降6.68%。按目前價格及成本推算,4...
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取得新成效2022年1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組織召開智能網聯汽車推進組(ICV-203...
日本電產公司增加中國工廠機床產量日本電產公司將在中國新設工廠增加機床產量,這些機床主要用于生產電動汽車(EV)等...
培訓就是培養+訓練,通過培養加訓練使受訓者掌握某種技能的方式。國內培訓主要以技能培訓為主,側重于行為之前。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