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裝備的定義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決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裝備,它是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集成和深度融合。
智能制造裝備的定義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決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裝備,它是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集成和深度融合。重點推進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自動化成套生產線,智能控制系統,精密和智能儀器儀表與試驗設備,關鍵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專用裝備的發展,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精密化、綠色化,帶動工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
近年來,智能專用裝備行業增長勢頭迅猛,初步形成一定的規模。2018年,智能專用裝備行業銷售產值約為1600億元,2019年智能專用裝備行業規模約為1800億元。從國內來看,應該說我國近年來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指引下,先進制造業和新興產業發展速度快,但目前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仍較小,而且有些產業核心技術與發達國家有相當大的差距,部分高端產品產業鏈價值鏈核心環節都掌握在發達國家企業手中。在這樣的全球經濟與產業發展的背景下,上海以及長三角地區作為我國曾經的重要工業中心,在我國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華麗轉身過程中,應該承擔起歷史責任。提高我國先進制造業與新興產業競爭力的關鍵是技術創新與產業創新。其中產業創新特別重要,它是實現產業領先的根本途徑,而企業則是產業創新的主體,只有通過產業創新,才能擺脫產業與企業發展的停滯和危機,才能打破僵局和困境,變被動為主動,化壓力為動力,重建競爭優勢。長三角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應該在技術創新尤其在產業創新方面下功夫,在國家先進制造業的關鍵技術與產業鏈整合方面急國家所急、想國家所想。這也是長三角創新驅動發展,建設現代產業體系,謀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生性要求。
2020年以來,智能裝備制造行業保持穩定的發展,但是受到全球爆發的新冠疫情影響,我國智能裝備制造行業受到的一定的影響。但是隨著國內很快復工復產,智能裝備制造行業也在逐漸恢復增長。從長遠發展來看,疫情給智能裝備制造行業在國內廣闊的市場中影響相對較小。目前來看,我國經濟發展良好,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升,為智能裝備制造行業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消費環境。而產業政策給智能裝備制造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營商環境,也為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2-2027年中國智能化設備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一、企業數量結構分析
智能制造技術人力資源是智能制造機械行業人力資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才的結構、數量是否科學合理,直接影響智能制造機械行業企業需求滿足程度。項目組通過隨機抽樣對全國16個省市296家機械行業智能制造關鍵裝備、系統集成及裝備應用企業的人力資源情況進行了調研。
圖表:調研企業數量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字化工廠是首要任務。智能制造是以制造環節的智能化為核心,以端到端數據流為基礎,以數字作為核心驅動力,因此數字化工廠被企業列為智能制造部署的首要任務。目前企業數字化工廠部署以打通生產到執行的數據流為主要任務,而產品數據流和供應鏈數據流提升空間巨大。
二、人員規模狀況分析
1.智能制造企業現有企業崗位
智能制造技術技能人才主要在智能制造關鍵裝備、智能制造系統集成和智能制造裝備應用三個產業鏈中的機床制造商、智能設備制造商、檢測檢驗設備生產企業、網絡大數據公司、工業軟件公司、物聯網企業、系統集成企業、單件小批量生產企業、單件大批量生產企業、多品種小批量生產企業、多品種大批量生產企業等類型的企業工作崗位,從事機械工業智能制造工作。
2.智能制造企業崗位人員學歷分布
(1)從業人員各學歷占比情況
對296家智能制造機械行業企業43787名從業人員進行調研、企業總體從業人員學歷結構見表2。其中, 國有大中型企業分工明確,對應學歷要求清晰;民營中小型及微型企業為節約人力資源成本,崗位打通、一崗多能現象很普遍,大部分崗位對高職和中職同時開放,工作經驗豐富的高職畢業生與本科生同時在崗,企業對學歷要求不明顯,重在個人能力。
圖表:企業總體從業人員學歷結構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2)同一學歷從業人員在產業鏈不同類型企業中占比情況
調查顯示,碩士及以上畢業生在智能制造裝備應用企業中比例最高為18.37%,其次是智能制造系統集成企業,為17.62%;本科畢業生相對比較平穩,在智能制造系統集成企業比例最高,為30.84%,其次在智能制造裝備應用企業,為30.47%;高職畢業生在智能制造企業系統集質比例最高,為40.17%,其次是智能制造關鍵裝備企業,為39.52%;中職畢業生在智能制造關健裝備企業比例最高,為13.99%,其次為智能制造裝備應用企業,為12.41%。
圖表:調查企業各產業鏈人員學歷分布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技術技能人才規劃及需求情況
1.智能制造機械行業人才規劃
《智能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 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 2020年 )》在指明關鍵技術和重點領域的同時,對智能制造機械行業人才的培養途徑和多層次人才隊伍的培養方法、類型等,分別提出了明確要求。《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特別指出“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突出職業精神培育,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加強復合型專業人才培養,推動高校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學科、跨專業交叉培養新機制”,為智能制造機械行業人才培養提供了綱領性文件。
2.智能制造機械行業人才未來需求情況
智能制造機械行業范圍寬、涵蓋領域大,相對崗位比較多,本報告聚焦技術技能型崗位的人才分類進行需求預測。
根據中研普華2018年11月份發布的調研報告,2015年,智能制造關鍵裝備產業產值在1萬億元左右,2016年在1.33萬億元左右,2017年在1.51萬億元左右。按照此增速,到2020年,產值將達到2.3萬億元左右,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60%,實現裝備的智能化及制造過程的自動化。實地調查發現,智能制造機械行業中,關鍵裝備企業人均銷售額為100萬元,依據這個標準到2020年, 產值達到23萬億元需要230萬人。2015年產值1萬億,2020年產值23萬億,增長1.3萬億,平均每年增長2 600億元。按照人均產值100萬計算,每年需
要新增26萬人,得到相關增速線性曲線,乘以0.85(注: 企業實地調查發現,企業全體人員的10%-15%為管理人員,85%以上為包括工程、技術技能和銷售及售后服務人員的技術人員)后,得到企業技術技能人才需求的總數,見表4、圖1所示。
圖表:關鍵裝備企業技術技能人才需求預測
注:企業需求人數與分解到各學歷層次人數的和因四舍五入存在部分誤差。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2016-2021年關鍵裝備企業對技術技能人才需求預測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行業資產規模分析
根據國家《“十二五”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發展規劃》,到 2015 年,智能裝備制造產業銷售收入預計將超過 1 萬億元。
到 2020 年,智能裝備制造業將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導產業,產業銷售收入超過3 萬億元,在未來5至10 年,中國智能制造裝備行業將達到25%的年均增長率。
圖表:2010-2020年中國智能裝備制造業產值及預測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智能硬件終端行業也隨之發展。進入2019年,我國智能硬件終端行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企業注冊量呈現逐年上升態勢。數據顯示,到2019年11月,我國智能硬件終端企業注冊量為2027家。
投融資市場也保持火熱狀態。數據顯示,到2019年11月,我國智能硬件終端市場投融資交易事件為119起。但主要還是以早期企業為主,并分布在天使輪和A輪。
經過不斷的發展,我國智能硬件終端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到目前,我國智能硬件終端主要應用智能家居設備、智能智能設備、智能車載設備、智能醫療設備、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大屏設備、智能安防設備等細分場景領域。
但目前,我國智能硬件終端設備的供給遠不及市場所需。因此未來,下游市場需求將推動行業發展。
想要了解更多智能化設備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2-2027年中國智能化設備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智能化設備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智能制造裝備的定義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決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裝備,它是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集成和深度融合。重點推進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自動化成套生產線,智...
查看詳情
中國現磨咖啡行業存三倍增長空間 現磨咖啡市場分析2022中國現磨咖啡行業進入高速增長的大眾化初期階段,在假設下預計...
磷肥市場行情2022年疫情背景下,全球糧食價格上漲,從而推動化肥價格上漲。全球化肥需求在2021年達到1.98億噸,相比于...
春節檔電影票房同比下滑23%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春節長假7天,全國電影票房60.35億元,相較去年的78.43億元下滑了232...
央行發布2021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2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1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2...
家政服務是朝陽產業,也是民生工程。近年來,社會上對家政服務的需求呈井噴態勢。近期,國家發布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促...
毛毯是一種常用的床上用品,具有保暖功能,與被子相比較薄。其原料多采用動物纖維(如羊毛、馬海毛、兔毛、羊絨、駝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