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焦化行業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應對原燃料價格高位運行、碳達峰碳中和等,總體運行平穩,落后產能淘汰有序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為產業鏈、供應鏈總體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焦化一般指有機物質碳化變焦的過程;焦化過程是一種熱分解和縮合的綜合過程。中國煉焦化學工業已能從焦爐煤氣、焦油和粗苯中制取一百多種化學產品。中國是焦化產品生產、消費以及出口大國,焦化產品廣泛用于化學工業、醫藥工業、耐火材料工業和國防工業。
2021年,焦化行業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應對原燃料價格高位運行、碳達峰碳中和等,總體運行平穩,落后產能淘汰有序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為產業鏈、供應鏈總體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焦炭產量同比下降。2021年,焦炭產量為4.64億噸,同比下降2.2%,其中鋼鐵聯合焦化企業焦炭產量為1.10億噸,同比增長5.5%,其他焦化企業焦炭產量3.55億噸,同比下降4.3%。
焦炭價格大幅上漲。2021年,焦炭價格在供需緊張以及煉焦煤大幅上漲的推動下連續上漲。其中,>40毫米焦炭價格波動區間為2040~4400元/噸,平均價格為2927元/噸,同比上漲52.3%;≥25~40毫米焦炭價格波動區間為1730~4500元/噸,平均價格為2845元/噸,同比上漲55.0%。
焦炭出口量價齊漲。2021年,焦炭出口量為645萬噸,同比增長75.38%,累計出口平均價格為366.7美元/噸,同比上漲65.53%;焦炭進口量為133萬噸,同比下降55.3%,焦炭進口價格為338.0美元/噸,同比上漲45.74%。
我國內焦炭的產量逐步上升,占世界焦炭產量的比例超過60%。焦炭滿足鋼鐵工業及國民經濟各行業的需要,為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焦化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一、焦炭生產規模
1.焦化企業產能情況
中國煉焦行業協會印發的《焦化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全國焦化生產企業500余家,焦炭總產能約6.3億噸。
其中,常規焦爐產能5.5億噸,半焦(蘭炭)產能7000萬噸(部分電石、鐵合金企業自用半焦(蘭炭)生產能力未統計在全國焦炭產能中),熱回收焦爐產能1000萬噸。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煉焦行業協會統計數據,山西省產能超過1億噸,河北省、山東省、陜西省、內蒙古自治區產能超過5000萬噸。半焦(蘭炭)生產主要集中在陜西、內蒙、寧夏、及新疆等地區,熱回收焦爐主要在山西、河北等地區。
與此同時,焦化行業焦爐煤氣制甲醇總能力達到1400萬噸/年左右,焦爐煤氣制天然氣能力達60多億立方米/年;煤焦油加工總能力達到2400萬噸/年左右;苯加氫精制總能力達到600萬噸/年左右,干熄焦處理能力4.41萬噸/小時。
目前,我國焦化行業已形成集“研發設計、裝備制造、建設施工、生產管理、檢化驗手段”等功能完備,擁有先進工藝技術和現代裝備的煉焦工業體系。
煉焦化學工業是重要的煤炭能源轉換產業,其產品焦炭主要供應鋼鐵工業,焦爐煤氣、煤焦油、粗苯等是重要氣體燃料和化工原料。2019年,全球焦炭產量6.83億噸,產量1萬噸以上的包括亞洲5.64億噸、俄羅斯及獨聯體4.13千萬噸、歐洲3.73千萬噸、北美1.57千萬噸、拉丁美洲1.39千萬噸。以主要國家來看,產量1千萬噸以上的國家包括中國.71億噸、日本3.27千萬噸、印度3.03千萬噸、俄羅斯2.68千萬噸、韓國1.77千萬噸、烏克蘭1.23千萬噸、美國1.18千萬噸。2013年~2019年,中國焦炭產量均居全球首位,占比接近70%。
截至2020年底,全國焦炭產能約6.34億噸,其中常規焦爐產能5.44億噸,半焦(蘭炭)產能7618萬噸,熱回收焦爐產能1441萬噸。2019年全國焦炭產量4.71億噸,2020年與之持平。其中鋼鐵聯合企業焦炭產量為11414萬噸(占焦炭產量的24%),其他獨立焦化企業焦炭產量35712萬噸(占焦炭產量的76%)。按爐型分類,常規焦爐產量4.18億噸(占焦炭產量的88.7%),熱回收焦爐產量800萬噸(占焦炭產量的1.7%),半焦(蘭炭)產量4500萬噸(占焦炭產量的9.6%)。
我國的焦炭產能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山東、陜西、內蒙古等省份,其中山西省焦炭產能約1.33億噸,河北省焦炭產能約8601萬噸,山東、陜西、內蒙古等省區產能約5000萬噸。常規焦爐主要集中在山西、河北、山東、內蒙古、遼寧、河南等省區,6省區產能約占全國產能59%;半焦(蘭炭)炭化爐主要集中在陜西、內蒙古、寧夏及新疆等省區,其中陜西省占全國半焦(蘭炭)產能62.6%;熱回收焦爐主要集中在山西、山東等省區,其中山西省占全國熱回收焦爐產能63.2%。目前,全國焦化企業共557家,其中重點地區(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249家,非重點地區308家。
我國煉焦企業的常規焦爐基本上是2003年以后建成投產的,占總產能的80%左右。“十二五”期間,我國加大了淘汰落后焦炭產能力度,全國共淘汰落后產能8016萬噸(土焦全部淘汰);新建常規焦爐175座,其中炭化室高度大于6米的頂裝焦爐和大于5.5米搗固焦爐166座,產能10542萬噸。“十三五”期間,進一步加大了淘汰力度,部分省市出臺淘汰炭化室高4.3米焦爐政策。截至2019年底,我國正在運行的炭化室高7.63米及以上焦爐20余座,7米及以上頂裝焦爐50余座,6.25米及以上搗固焦爐20余座,4.3米及以下焦爐700余座并且產能占比36.7%。
2.焦化企業產能利用率及產量情況
圖表:2018-2021年全國焦化企業開日工率情況
數據來源:Mysteel、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注:統計口徑為100家獨立焦化企業】
圖表:2018-2021年全國焦炭日產量情況(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Mysteel、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注:統計口徑為100家獨立焦化企業】
2021年焦炭供應受到多因素影響,環保檢查、能耗雙控政策制約焦企生產,同時焦煤供應不足也造成部分焦企被動減產,加上新建焦化產能投放不及預期,整體產量低于往年,根據Mysteel數據顯示,2021全國焦炭產量4.26億噸,同比下降3.0%。其中產能變化方面,在碳達鋒、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能源雙控政策愈加嚴格,焦化產能的投放必將放緩,批建加嚴,截止2021年12月31日Mysteel數據顯示,2021年已淘汰焦化產能2326萬噸,新增4927.5萬噸,凈新增2601.5萬噸。
二、市場供需平衡
2022年焦化產能預計凈新增焦化產能1667萬噸,焦炭產能供應面臨過剩。從當前調研焦企淘汰、新增計劃來看,據我網統計2022年全國計劃淘汰焦化產能5493萬噸,計劃新增焦化產能7160萬噸,預計凈新增焦化產能1667萬噸,考慮壓減“兩高項目政策”影響,到2022年底焦化產能預計到達5.5億噸;在考慮環保限產政策影響以及新產能投放到滿產需要時間等因素下,預計2022年冶金焦產量為4.21億噸。
2022年壓減粗鋼產量政策持續,焦炭下游需求繼續縮減。2021年9月30日,《兩部門關于開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21-2022年采暖季鋼鐵行業錯峰生產的通知》,要求2021年11月15日至2021年12月31日,確保完成本地區粗鋼產量壓減目標任務;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15日,以削減采暖季增加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量為目標,原則上各有關地區鋼鐵企業錯峰生產比例不低于上一年同期粗鋼產量的30%。并且《國務院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表示,更好發揮電弧爐短流程煉鋼企業綠色低碳、市場調節的作用,有序引導電弧爐短流程煉鋼發展;鼓勵短流程煉鋼,也就是本次壓減任務基本由長流程煉鋼承擔,可理解為各有關地區鋼鐵企業錯峰生產比例不低于上一年同期生鐵產量的30%,也就是焦炭需求相比2021年一季度或減少30%。在考慮壓減粗鋼產量政策影響以及環保限產政策影響,中性預計全年高爐鐵水產量同比降1642萬噸,預計2022年國內冶金焦消費量為4.12億噸。
圖表:2014-2020年我國焦炭供需平衡表
數據來源:Mysteel、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供需平衡表來看,2021年焦炭產量維持負增長,主要還是由于下半年能耗雙控已經環保限產的影響導致焦炭產能難以回升。由于海外需求的逐步恢復,焦炭出口明顯好轉,而國內受粗鋼壓產政策的影響,鐵水明顯下降。2021年焦炭整體維持供需平衡的局面。
展望2022年,由于雙炭政策的影響,焦炭和鐵水產量將難以大幅增加,后期預計產量將維持穩中有降的局面。進口量隨著國內需求的下滑而下滑,而出口量則相對平穩,故2022年我國焦炭的表觀需求量將穩中有降。
三、市場庫存狀況
圖表:2018-2021年我國焦炭社會庫存情況(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Mysteel、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2021年焦炭庫存處于相對低位水平,除了3-4月份唐山鋼廠嚴格限產導致焦炭庫存階段性累積以外,焦炭庫存總體上處于去化的過程,這也從側面反映焦炭供應偏緊。焦炭低庫存對焦炭價格有較強的支撐,可以看到大幅低于2020年同期的焦炭庫存對應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的焦炭價格。
四、出口市場分析
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1-11月國內進口焦炭131.1萬噸,進口來源主要有日本、波蘭、俄羅斯、東南亞等國。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1-11月份焦炭出口600.9萬噸,凈出口469.8萬噸。隨著海外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海外經濟逐步復蘇,復工復產加快,對焦炭需求良好,在國內焦炭供應偏緊的情況下,出口增幅較大,預計2022年焦炭出口依然保持較好的態勢。
圖表:2017-2021年我國焦炭凈出口情況(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總署、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市場價格走勢
回顧2021年焦炭價格走勢,其整體波動遠超往年,價格漲跌幅均超100%,從價格數據來看Mysteel焦炭價格指數年內最高點一度達到4090.5元/噸,最低點出現在2022年4月中旬,價格報2033.9元/噸,差值高達2056.6元/噸。究其原因在于碳中和背景下的環保檢查干擾、焦鋼雙方限產幅度的差異,導致供需上的錯配,焦炭出現大漲大跌,寬幅震蕩,重心上升的走勢。
圖表:2017-2021年我國焦炭價格走勢情況(單位:元/噸)
數據來源:Mysteel、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分時間段來看,2021年焦炭價格經歷了大起大落,可分為三個階段,先是一季度焦炭價格震蕩下跌階段,主要是前期新增焦爐陸續投產供應上升,還有當時鋼廠利潤偏低,疊加一季度本身鋼材需求低位,鋼廠出現了明顯減產,于是價格下跌;第二階段二三季度,焦價處于快速上漲階段,在疫情后全球經濟復蘇邏輯下,鋼材消費高漲,尤其是海外需求旺盛,使得焦炭消費大增,鋼廠在高利潤刺激下,雖然一季度之后原料供應受到安監環保限制,但是開工率仍維持偏高水平,在供需存在缺口的情況下,庫存逐步去化,價格一路上漲,三季度末到四季度初,焦炭市場供需兩弱,鋼廠、焦化廠限產均有加強,但原材料短缺的問題開始顯現,尤其在保電煤政策下,加劇了焦煤緊張局面,動力煤擠壓煉焦配煤,雙焦成本直線上升,成本支撐成為焦價上漲的最大推力;最后一階段在四季度價格快速回落,焦炭消費受粗鋼產量壓減、宏觀環境疲軟、鋼廠限產預期加強等因素影響,下游鋼材消費下滑,焦炭需求開始下降,而且政策面對于煤炭保供限價,進口蒙煤通關量上升,港口堆積澳煤放量,焦煤緊張局面得到緩解,焦炭成本支撐坍塌,價格從高位直線下跌。直至12月焦企大幅虧損,大幅限產以及原料焦煤上漲支撐,焦炭才止跌企穩。
想要了解更多焦化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焦化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焦化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焦化一般指有機物質碳化變焦的過程;焦化過程是一種熱分解和縮合的綜合過程。中國煉焦化學工業已能從焦爐煤氣、焦油和粗苯中制取一百多種化學產品。中國是焦化產品生產、消費以及出口大國,焦化...
查看詳情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發布。作為21世紀以來第19個中央一號文件,全...
生長激素市場格局或生變2月23日,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發布《關于查看廣東聯盟雙氯芬酸等藥品集中帶量采購(第一批)報1...
新東方半年巨虧57億 俞敏洪:不認輸近日,新東方公布了最新的財報,不出意外出現了巨虧。截至2021年11月30日的六個月9...
稀土行業發展前景、稀土市場狀況如何?稀土產業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廣泛應用于先進制造業、現代國防軍工、電子信息2...
北京二手車交易新規出爐《北京市二手小客車交易周轉指標管理辦法(試行)》(下稱《辦法》)出臺,并將于2022年4月1日...
餐飲外賣行業發展前景、餐飲外賣市場狀況如何?中國外賣市場經過幾年的迅速發展,外賣產業鏈逐步完善,餐飲外賣市場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