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雜志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大學團隊和華中農業大學團隊的聯合科研成果,一個在玉米和水稻中都具有的關鍵基因被發現。試驗表明,通過對該基因的編輯改良,有望能將玉米和水稻的產量分別提高10%和8%左右。研究同時解析了玉米和水稻趨同選擇的遺傳規律,為作物馴化
《科學》雜志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大學團隊和華中農業大學團隊的聯合科研成果,一個在玉米和水稻中都具有的關鍵基因被發現。試驗表明,通過對該基因的編輯改良,有望能將玉米和水稻的產量分別提高10%和8%左右。研究同時解析了玉米和水稻趨同選擇的遺傳規律,為作物馴化的機理解析和未來作物育種奠定了重要理論基礎。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國際農產品及化肥等農資價格不斷走高。截至2022年2月,FAO全球食品價格指數已突破2011年高位,全球食品通脹嚴重。我們認為,造成海外農產品價格持續走高的主要原因:一是新冠疫情對全球農業生產已造成實質性影響,各國為控制疫情采取的邊境封鎖、物流限制等措施影響了農業生產及糧食供應鏈穩定性,導致全球多種農作物庫存及產量持續下滑,供給擔憂日益加劇;二是近年來全球極端氣候頻發,農作物增產預期遲遲不能兌現,庫存修復十分艱難;三是地緣沖突造成全球貿易鏈階段性受阻,進一步加劇地區間農產品供需失衡,推升價格不斷走高。
當前,俄烏沖突局勢尚不明朗,全球糧食供給正遭遇嚴峻挑戰,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習總書記強調“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吃飯問題絕對不能指望依靠國際市場來解決。我國既是糧食生產大國,也是重要的糧食進口國,面向未來,我國糧食安全的基礎需要進一步鞏固和增強,保證糧食安全的任務仍十分艱巨”。通過基本面分析,我們發現我國糧食安全保障能力較強,表現為:糧食總量充裕,口糧(稻谷和小麥)供給絕對安全,“壓艙石”功能凸顯;玉米雖然存在產不足需的狀況,但通過進口補充及替代消費能夠實現供需平衡,總體供應有保證;作為油料作物,大豆進口依存度較高,為強化調控能力,國家已在政策上有所傾斜,擴大大豆和油料生產[1]。
最后,我們認為我國農業仍體現出一定“大而不強”的特征,通過對農業政策文件的梳理,我們認為農業現代化將是引領行業發展的主線之一,這其中包括集約經營、耕地改革、科技賦能等多方面深化發展。向前看,我們認為農業現代化將持續推動行業提效,并因此增強行業競爭力,保障我國糧食安全。
從我國糧食供給現狀來看,2021年全年糧食產量為68285萬噸,同比增長2%;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經歷了2017-2019年縮減后,自2020年開始恢復,截至2021年,我國糧食播種面積為11763萬公頃,同比上漲0.74%。我國糧食產量占全球糧食總產量的23.5%,供給較為充裕;從我國糧食消費情況來看,自2013年起,我國人均年度糧食消費量從148.71千克下降到了2020年的141.19千克,而人均糧食消費量的不斷降低主要是因為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居民膳食結構有所改變,食物品類更加豐富;
為應對國際、國內農產品風險,我國密集出臺相關政策以保證糧食安全,在糧食應急保障體系上構建了“三道防線”,:一是充足的糧食儲備(2018年全國標準糧食倉房倉容已達6.7億噸);二是關鍵地區應急糧食儲備體系逐步健全(在大中城市和價格易波動地區建立了10-15天應急儲備);三是全國布局應急供應網點(截至2021年,全國共有糧食應急加工企業5507家,糧食供應網點45939個)。通過“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這一戰略途徑,確保耕地、產能及技術增產,全方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國糧食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與海外作物價格相比,國內農產品價格相對平穩運行,雖然食用農產品價格在2021年初創下近10年歷史高位,但在國家保供穩價政策之下,截止2022年3月11日,我國農產品價格指數回落至119.3,同比下降12.58%。分品種來看,除大豆價格與海外市場關聯較為緊密以外,玉米及小麥價格波動均小于海外市場。
從我國糧食供給現狀來看
2021年全年糧食產量為68285萬噸,同比增長2%;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經歷了2017-2019年縮減后,自2020年開始恢復,截至2021年,我國糧食播種面積為11763萬公頃,同比上漲0.74%。我國產量占全球糧食產量的23.5%,供給較為充足。在播種面積未大幅提升的背景下,我國糧食產量的增長主要來源于單位面積糧食產量的提升,2001年我國單位面積糧食產量為4266.94公斤/公頃,到2021年我國單位面積糧食產量為5805公斤/公頃,累計大幅增加36.05%。具體來看,2021谷物、豆類和薯類單位面積產量分別為6316.4公斤/公頃、1942.1公斤/公頃,4150公斤/公頃,同比分別變化0.71%、0.89%與2.82%。
從我國糧食消費情況來看
自2013年起,我國人均年度糧食消費量從148.71千克下降到了2020年的141.19千克,而人均糧食消費量的不斷降低主要是因為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居民膳食結構有所改變,食物品類更加豐富。雖然海外糧食短缺擔憂頻發,但我國人均糧食產量和人均谷物產量都大大超出400公斤安全線,處于糧食絕對安全地位。然而,從具體品類來看,2021/22年度我國玉米、大豆、小麥對外依存度分別為6.95%,86.28%與6.44%,因此,海外風險對于我國農產品價格的影響不容小覷,國內食用農產品價格指數在2019/20,2020/21年度均處于近年歷史高位,截至2021年上半年,已經連續6個季度持續上漲。
欲了解更多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糧食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糧食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糧食是指烹飪食品中各種植物種子總稱,也可概括稱為“谷物”。糧食作物含營養物質豐富,主要為蛋白質、維生素、膳食纖維、脂肪、淀粉等。本報告由中研普華的資深專家和研究人員通過長期周密的市...
查看詳情
養生會所行業投資前景、養生會所市場容量如何?隨著網絡科技的飛速發展,加速了數字化時代的全面到來,也為足療行業轉2...
五糧液上調普五第八代零售價據五糧液官方商城和京東五糧液自營店顯示,普五第八代的建議零售價較之前的1399元有所上調...
2022零售百貨行業24家門店宣布閉店2022開年,實體零售依舊很難,據商業不完全統計,1-2月國內有23家門店宣布閉店,其S...
中藥配方顆粒的原料是中藥飲片,其主要是利用先進的生產技術,通過特定的生產工藝,提取出合適的輔料或藥粉,配制智能...
海南明確新冠病毒抗原檢測價格:公立醫療機構總費用不高于15元近期,海南省醫療保障局、海南省衛生健康委印發《關于新...
六稅兩費減半征收政策最新消息 廣東2022年擴大“六稅兩費”適用范圍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促進工業經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