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完成天然的消費者教育,產品推新與營銷創新或為破局之道。需求側,疫情期間居家場景的消費顯著增加,后疫情時代生鮮電商蓬勃發展,預制菜逐漸占領消費者心智。供給側,新品牌大部分選擇主攻門檻更低的C端,互聯網的盛行助力宣傳方式多元化,近期企業的營銷手段C
目前,預制菜的市場主要集中在B端,據相關數據顯示,B端市場才是預制菜的重頭戲,2021年貢獻了1800億元的份額,而C端才僅僅貢獻了400億元。雖然預制菜在在C端市場有很大的野心,但奈何C端消費者對其保持謹慎的態度,市場反響一度非常平淡。
而預制菜在面對C端市場時,自身也存在很多問題。
?
1、首先是單價高的問題,目前市面市場上的預制菜,一份半成品凈菜的價格是8元-20元;凍品預制菜的家常單品價格從20多元到50多元不等,大菜、硬菜的單價在百元左右。這樣的價格都快趕上中小城市大部分餐館同等菜品的價位了。
?
2、其次是市場滲透率的問題,根據相關數據,目前,預制菜的主要消費者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市場滲透率只達到了10%左右。可見,目前預制菜在C端市場的接受度并不高,要想擴散到全國的話,還得很長的一段滲透時間。
而最根本的,還是預制菜在C端市場的表現并沒有鼓吹的那么好,不管是從口味還原度、性價比還是購買的便利性,預制菜都遠沒有達到消費者的預期。雖然在C端市場表現不佳,但在B端,預制菜卻發揮了自己的優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
近兩年,由于疫情的影響以及房租水電等固定成本的上漲,餐飲行業面臨著“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對于餐飲行業來說,想要降本增效,就得走上工業化之路。而預制菜,就是現階段餐飲行業工業化的最終形態。大的連鎖餐飲店為了保持品質的穩定性,減少人工成本、加快出餐速度,早就開始鋪設中央廚房來制作預制菜。
?
而中小餐飲店,在外賣業務逐漸占比大的狀況下,也開始向專門做預制菜的企業購買相應菜系,以減少成本、提高效率。。在當下快節奏的生活中,口味穩定的快餐已經成為大部分打工人的選擇,順應這個趨勢,餐館利用預制餐來保證出餐速度和一致口味,反倒能把生意做的穩定又長久。在B端,預制菜幫助餐館提高了效率,并且降低了人工成本,在菜品的成本和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餐館也通過降本增效比之前獲得更多收益。所以,預制菜在B端市場還是很有前景的。未來的預制菜,要想在B端和C端市場雙管齊下,就得在產品的研發上下功夫,如何提高性價比是預制菜當下需要思考的問題。
?
根據《中國烹飪協會工作規劃》,2021 年日本預制菜的滲透率已經達到 60%以上, 而我國僅有 10%左右。日本的滲透率遠高于中國,主要系:
?
1、日料口味相對單一,飲食種類較為固定導致,預制菜品可以滿足日常飲食的大部分需求;
?
2、日本國土面積 較小,冷鏈物流覆蓋率高,容易形成集中度高的局面。
?
3、標準化程度:日餐的加工較簡單,多 為烤、炸等方式,因此制作的標準化程度高于中餐;中餐的烹飪方式多樣,炒菜、蒸菜、 燉菜等層出不窮,相較之下菜品標準化研發難度更大,預制菜企業難以覆蓋多個菜系,行 業滲透率不及日本。
?
相較日本,我國具備更大的人口規模優勢,國內企業成長空間廣闊。我國人口眾多,2021年總人口 14.12 億,為日本總人口的 11.21 倍,提供了更大的餐飲和家庭消費市場,預制 菜市場天花板理應更高,有望催生更大收入規模的龍頭企業。
?
我國B端市場起步更早,C端需求仍需培養。根據歐睿的數據,2021年日本市場預制菜2B與2C的比例為6:4(銷量口徑),渠道結構更加均衡,中國預制菜2B與2C的比例約8:2(收入口徑)。我國B端的預制菜土壤已經相對成熟,連鎖餐廳、團餐及中小餐廳等滲透基本完成,餐飲企業是目前最主要的銷售渠道,C端需求仍需繼續培養,后續或有更多的滲透。過去,定位C端的企業需承擔消費者教育的職責,經營難度體現在:1)需求端,C端消費者需求多元,口味喜好日新月異,企業需緊跟市場趨勢推陳出新,保持較快的新品更新頻率;2)供給端,可能存在一系列的供應鏈問題,如需求點分散、運輸成本較高等,銷量難以突破瓶頸。
?
疫情期間完成天然的消費者教育,產品推新與營銷創新或為破局之道。需求側,疫情期間居家場景的消費顯著增加,后疫情時代生鮮電商蓬勃發展,預制菜逐漸占領消費者心智。供給側,新品牌大部分選擇主攻門檻更低的C端,互聯網的盛行助力宣傳方式多元化,近期企業的營銷手段漸趨靈活。產品端,珍味小梅園推出酸菜魚、惠靈頓牛排等特色菜,信良記開發出麻辣小龍蝦等菜品,創意新品層出不窮;營銷端,商家積極擁抱社群營銷及直播渠道,或將進一步強化C端消費者對預制菜的認知,成為C端發展的破局之道。
?
目前,社會大眾對半成品菜了解較少,許多人尚未使用過此類產品。隨著消費習慣被逐步培育,半成品菜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當前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對于飲食品質的要求卻未降低,在消費升級潮流的推動下,消費者對于綠色、健康、美味的食品需求大幅提升。半成品菜能夠契合消費者對快捷方便食品需求,提供高質量食材,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
中國飲食口味多元,下游需求較為分散,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未必能有絕對龍頭出現。縱覽速凍行業,預制菜尚處初創期,參照處于成長期-成熟期階段的速凍米面賽道,龍頭千味央廚/三全分別專注于油條/水餃,專業化分工或為預制菜企業的破局之道,相關企業在自己的優勢品類不斷做大,實現差異化競爭。我們認為,廣闊的國內市場足以支撐單品類公司的成長,專業化分工邏輯通暢。長期視角下,行業內或將呈現以品類為聚集單位的整合局面。
?
中短期看,口味較重、還原度高、處理復雜的品類需求會率先增長。早期預制菜品銷量的主要影響因素主要包括:1)重口味程度:酸菜魚、麻辣小龍蝦等產品口味較重,附帶成癮屬性,在全國范圍內均有受眾群體;2)口味還原度:通常情況下,肉菜的口味還原度天然高于魚蝦類,由于火候、油溫、油量的掌握難度,水煮類產品口味還原度高于油炸類,考慮到消費者關于品相、品質的要求,目前的預制菜品以蒸菜、肉菜為主;3)處理難度:在早期的選品邏輯中,手工制作程序復雜的品類更佳,B端餐飲企業將前端處理環節往第三方專業預制菜企業轉移,工業化成本更低,C端家庭消費者也可以在家烹飪復雜菜品。
?
長期看,加工深度影響食材的應用場景,核心競爭力在于口味的還原度。不同的產品加工深度不同,使得菜品的應用場景有所差異,如黑魚片主攻B端,幫助后廚節約前端處理的時間,后續廚師可通過不同的調料及工藝,烹飪出該餐廳特有的口感和風味,成品酸菜魚主要運用于C端,符合懶人經濟的需求。食材種類、加工方式和工藝配方均會影響菜品的口味還原程度,蒸菜、肉菜的還原度天然較高,同時研發體系的完善和工藝配方的優化(如解決水產類菜品腥味較重的問題)可助力企業實現突破、提升口味還原度。
欲了解更多預制菜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預制菜行業發展預測與投資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預制菜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預測報告
預制菜是指經過洗、切、搭配、加工完成的菜品,采取冷凍或真空等一系列方式進行包裝保存,消費者購買后只需通過簡單烹調或直接開封即可食用,具有方便、高效、出品穩定的特點。根據其消費形式、...
查看詳情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于健康的重視加深,以花生油為代表的更健康的油種獲得了消費者的偏愛。全球花生油消費量呈上升趨勢,...
企業咨詢的觸角并已伸向人們日常各個方面,包括醫療保健、文化娛樂、股權激勵、教育、求職等一切需要咨詢的服務。管理...
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消費者越來越注重精神層面的需求,且隨著“悅己經濟”和“她經濟”的快速發展,鮮花逐漸成為生...
變頻器主要作用是通過改變供電頻率實現對電動機轉速的調節,提高電氣傳動系統運行效率。我國習慣上把額定電壓在 3kV1...
疫情驅動了人們對于居家速食的需求,數據顯示在疫情前后,雖然食品行業的整體關注度呈下降趨勢,但速食食品的關注度呈...
椰汁在環保和可持續性方面的優勢非常明顯,健康飲食、"清潔"飲食、環保消費成為椰汁飲料發展的長期驅動...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