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復蘇,海運量需求將穩步增長,中長期來看船舶工業仍然有較大市場空間,與此同時,國際海洋環保規則越來越嚴苛,為船用節能環保裝備等帶來新需求,也為整船帶來一定的更新需求。
隨著全球經濟復蘇,海運量需求將穩步增長,中長期來看船舶工業仍然有較大市場空間,與此同時,國際海洋環保規則越來越嚴苛,為船用節能環保裝備等帶來新需求,也為整船帶來一定的更新需求。
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將碳達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方面,重點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一是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二是節能降碳增效行動;三是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四是城鄉建設碳達峰行動;五是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行動;六是循環經濟助力降碳行動;七是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行動;八是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九是綠色低碳全民行動;十是各地區梯次有序碳達峰行動。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核心是減碳,船舶減碳的核心是對石化燃料進行清潔化替代,逐步從低碳化向零碳化過渡,同時促進低碳燃料及零碳燃料的綠色化,實現燃料全生命周期內無碳排放或接近零碳排放?!笆奈濉笔俏覈鋵崱半p碳”目標的關鍵窗口期。二十大報告中也提到“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船舶節能環保、零碳化發展已刻不容緩。
國際海事組織為全球航運業制定的目標為:船隊的碳排放量到2030年比2008年減少40%;到2050年至少比2008年減少50%。隨著國際海事組織減排措施加快實施,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擴大至海運業,國際航運市場脫碳進程加速,船舶替代燃料、節能裝置、節能船舶等加快應用,航運市場脫碳目標逐步照進現實。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船舶節能環保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顯示:
船舶制造業為船舶產業鏈的中游,其上游為生產船舶所需的原材料,如鋼鐵、油漆等,下游為承擔海上運輸貿易的航運業。全球經濟貿易直接影響航運業的景氣度,從根本上決定船舶工業的景氣周期。
據工信部數據,2022年,全國造船完工量3970.3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0%,新接訂單量6706.8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31.8%,截至12月底,手持訂單量9583.9萬載重噸,比2020年底手持訂單量增長34.8%。我國造船三大指標國際市場份額繼續保持世界領先,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以載重噸計分別占世界總量的47.2%、53.8%和47.6%,出口船舶占總量的88.2%。我國船舶工業發展保持高水平平穩運行態勢。
作為全球供應鏈的轉運節點,港口溫室氣體排放量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3%。港口進行作業的能耗主要來自電和油,岸橋、場橋、散貨用的門機等港口裝卸設備耗電量都較大;往來運送貨物的水平運輸車輛等也是耗油大戶。
目前,我國天津港、秦皇島港等港口積極推進港口裝卸設備“油改電”改造,寧波舟山港、青島港、廣州港、北部灣港積極推進水平運輸車輛使用氫能、電能等清潔能源。此外,黃驊港等沿海港口、宿遷港等內河港口均實現了船舶岸電全覆蓋。據克拉克森統計,有超過2000艘船已經或計劃安裝岸電受電設備以便于在船舶靠港期間使用港口岸電,降低船舶尾氣排放。
《國內航行海船法定檢驗技術規則(2020)》于2020年8月1日生效實施。新版《規則》對船長20m以上的國內航行海船的檢驗制度、安全和防污染技術標準進行了系統修訂,全面覆蓋船舶種類,簡化船舶檢驗要求,技術標準更加趨向科學合理。
新版《規則》在現有國內航行海船環保要求的基礎上,堅持“就高不就低”的原則,全面對接船舶水污染物、船舶發動機排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船舶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區要求和有關國際公約要求,在防止船舶生活污水、船舶垃圾和空氣污染等方面都采用行業最高標準,鼓勵船舶節能減排,全面提升船舶環保水平。
得益于鋰電池儲能系統的關鍵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全球在建及營運的電動船數量已超過300艘,包括渡船、近海船、客船、拖船等多種船型。電動船舶一方面具有綠色環保,可以實現零排放,同時兼具安全便利、推進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等優勢,且不會出現柴油泄露等問題,因此是內河航運綠色轉型的有效選擇。從市場規模來看,據統計,2021年中國電動船舶市場規模達到94.8億元,同比增長12.9%。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達到168.7億元。
氫能通過燃料電池方式實現高效發電且不排放CO2,因此是航運行業中長期良好解決方案。但是氫、氨燃料儲能等壁壘較高且行業規定仍有待完善,因此目前各國及企業仍在重點研發攻克過程當中,未來使用氫、氨燃料將成為船舶最具潛力和長期發展的方向。
全球船隊替代燃料動力船舶數量持續增長,以總噸計,當前5.1%的船隊為替代燃料動力(2022年年初為4.4%,2017年為2.3%)。當前手持訂單中以總噸計有46.4%為替代燃料動力(2022年年初32.5%,2017年為10.6%)。手持訂單中39.7%的船(832艘)將使用LNG作為燃料,3.5%使用甲醇(63艘),2.1%(88艘)使用LPG。另有2.3%的訂單將使用其他類型的替代燃料。
在氫能源動力船舶方面,我國制定四步計劃,至2025年制定氫動力船舶標準及規范,完成氫動力船舶裝備研發;2025—2030年構建氫動力船舶設計、制造、調試、測試、功能驗證、性能評估體系,建立配套的氫氣“制儲運”基礎設施;2030—2035年降本增效提升質量,至2060年形成推廣,我國水路交通運輸裝備領域碳中和目標。針對氫動力船舶的明確建設路徑將進一步推動行業的快速發展。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船舶節能環保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船舶節能環保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船舶節能環保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
查看詳情
國外在航海運輸業的發展帶動下,對于船舶清洗水下機器人的探索起步較早,使得歐美日等國對于船舶表面附著物的清洗技術...
氟橡膠是什么?氟橡膠是指主鏈或側鏈的碳原子上含有氟原子的合成高分子彈性體。氟原子的引入,賦予橡膠優異的耐熱性、1...
近幾年來,多國紛紛出臺“限塑令”或“禁塑令”。如美國紐約州于2020年3月1日開始實施“禁塑令”;歐盟成員國于2021年...
一、動物纖維的概念動物纖維是由動物的毛或昆蟲的腺分泌物中得到的纖維。從動物毛發得到的纖維有羊毛、兔毛、駱駝毛、...
田園綜合體試點的初衷是發展農業,堅持“以農為本”,建設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其選址...
我國餐飲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如何?商務部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18.9%,5...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