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鐵路關鍵技術攻關取得突破,發布中國智能高鐵技術體系架構1.0版;系統掌握高原、高寒、大江大河、艱險山區等復雜地質及氣候條件下高速鐵路和不同軸重等級重載鐵路的建造技術;掌握復雜路網條件下高速鐵路運營管理和重載鐵路運輸組織集約化精細化技術,構建人防、物
智能鐵路關鍵技術攻關取得突破,發布中國智能高鐵技術體系架構1.0版;系統掌握高原、高寒、大江大河、艱險山區等復雜地質及氣候條件下高速鐵路和不同軸重等級重載鐵路的建造技術;掌握復雜路網條件下高速鐵路運營管理和重載鐵路運輸組織集約化精細化技術,構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安全保障體系;鐵路標準化工作全面發展。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要堅持以國家需要為指引,以重大工程為抓手,推進鐵路領域戰略高技術、裝備和系統集成攻關,服務區域協調發展、碳達峰碳中和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強鐵路運輸服務、安全、綠色等技術創新,提高運輸服務品質和安全保障能力,創造清潔美麗的生態環境,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
鐵路運輸行業現狀怎么樣?據中研研究院《2022-2027年鐵路運輸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顯示
鐵路運輸市場分析 2023年鐵路運輸行業前景預測分析
鐵路運輸本質安全、生產安全和應急救援一體化的鐵路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體系,提升應急響應的效率和科學性。研發面向全網的鐵路行車指揮調度、應急預案與應急指揮一體化技術,提高對突發事件和災害的應急處置能力。
加強鐵路運輸大數據的獲取融合及協同共享,建設綜合交通大數據應用技術創新平臺,支撐開展交通運輸大數據采集處理、分析挖掘、管理決策、融合應用等技術的研發和工程化。研究國家鐵路、地方鐵路、鐵路專用線與公路、水運、航空、城市公共交通等多種交通模式間的交通運輸大數據共享與無縫出行運輸服務技術,提升鐵路運輸服務的全數字化與無縫銜接水平,支撐交通強國綜合交通體系的構建。
研究5G成套技術,推進毫米波通信、無線大數據、數字孿生、云網邊端協同、感知-通信-計算一體化等技術在鐵路通信信號領域的應用。研究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在鐵路運輸組織、客貨運服務、安全保障、設備健康管理等核心業務領域的深度應用。開展物聯網技術在鐵路設備設施、運行環境、公共安全等領域的泛在應用研究。推進云計算、移動互聯技術在鐵路指揮調度與客貨服務領域的應用研究。開展鐵路算力網絡、智力網絡和知識圖譜技術研究,推動互聯網協議第6版(IPv6)、區塊鏈、物聯網標識網絡在鐵路領域的應用研究工作。研究推進機器人技術在鐵路設備設施運維與搶修領域的應用。
2022年全國鐵路貨運總發送量完成49.84億噸,比上年增長4.4%。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完成16.73億人。
2022年全國鐵路未發生鐵路交通特別重大、重大事故。2022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109億元,投產新線4100公里,其中高速鐵路2082公里。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5.5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達到4.2萬公里。2022年發布鐵路國家標準6項、鐵路行業標準31項、鐵路行業計量規程規范2項。發布由我國主持制定的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鐵路聯盟(UIC)、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國際標準6項。
鐵路行業認定重點實驗室13個,工程研究中心13個。鐵路行業共有27項專利獲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獎。鐵路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庫2022年度入庫320項。2022年國家鐵路單位運輸工作量綜合能耗比上年減少0.17噸標準煤/百萬換算噸公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比上年減少158噸,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減少1112噸。
“十四五”規劃時處重要戰略機遇期和“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期,具有繼往開來的里程碑意義。當前,伴隨著我國未來工業化、城鎮化的縱深發展,鐵路運輸的需求量總體呈增長趨勢,鐵路行業處于發展的良好時期,未來在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支持國家基礎建設工程等方面會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新增鐵路營業里程1.9萬公里、公路通車里程30.2萬公里、民用運輸機場達到270個以上,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到10000公里左右,高速鐵路網對50萬人口以上城市覆蓋率達到95%以上,交通運輸發展向世界一流水平邁進。
《規劃》還設置了15個專欄,列示了一批重大項目和重點任務。其中,《規劃》指出,我國各種運輸方式已經形成超大規模基礎設施網絡,但銜接不暢、融合不足問題仍然比較突出,降低了綜合交通運輸的運行效率。
此外,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繼續深入推進,外貿運輸繼續保持增長態勢,適箱貨物的比重繼續增加,以“中歐”班列為代表的國際多式聯運、集裝箱運輸的發展加快,增長空間十分巨大。
圖表:2023年4月份全國鐵路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2025年鐵路產業主要目標
技術裝備: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譜系化更加完善,時速400公里級高速輪軌客運列車、3萬噸級重載列車、高速輪軌貨運列車等裝備研制實現重大突破。
工程建造:掌握復雜地質30公里以上長大隧道建設技術,突破巖爆與大變形隧道設計施工、深切峽谷特大跨度橋梁建造等一系列技術難題,并逐步形成更鐵路運輸設計建造成套技術。
運輸服務:鐵路高效、快速、精細化運維水平明顯提高,掌握高速鐵路更小追蹤間隔技術并推廣應用,旅客聯程運輸網絡構建與協同運輸組織技術實現突破,客貨運服務技術進一步提升。
智能鐵路:智能鐵路成套技術體系不斷完善,北斗衛星導航、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在鐵路實現更廣泛、成體系應用,各種交通方式信息共享水平明顯增強。
安全保障:風險預測預警與防控的一體化主動安全防控技術體系基本形成,應對各類重大風險能力顯著提高,鐵路本質安全水平、設施設備運維養護能力、應急處置及救援鐵路運輸技術水平全面提升。
綠色低碳:鐵路運輸能源供給技術取得顯著進展,高能效和智能化的牽引供電核心裝備技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能源系統綜合損耗逐年降低,生態環保修復和污染綜合防治關鍵技術得到普遍應用。
創新體系:企業主體、市場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更為健全,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更加完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基本形成,鐵路技術標準體系自主完備、世界領先,建成50個以上鐵路科技創新基地,人才隊伍建設成效顯著。
我國鐵路運輸市場價格走勢分析
一、鐵路運輸市場定價機制組成
二、鐵路運輸市場價格影響因素
三、鐵路運輸價格走勢分析
四、2023-2027年鐵路運輸價格走勢預測
隨著鐵路運輸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企業愈來愈重視對鐵路運輸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鐵路運輸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以期提前占領市場,取得先發優勢。
如果鐵路運輸企業想抓住機遇,并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發揮最佳作用,那么我們推薦您閱讀我們的報告《2023-2028年鐵路運輸行業市場研究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鐵路運輸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
未來鐵路運輸行業前景如何?更多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2-2027年鐵路運輸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汽車鋰電池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價值研究咨詢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汽車鋰電池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
查看詳情
隨著智能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多,屏幕越來越大,手機電池的續航能力變成了消費者的一大關注點。因此,無線充電技術的應用...
國家對數控機械設備行業的支持政策經歷了從“改進機床質量”到“重視數控機床”再到“大力發展高端數控機床”的變化。...
近年來,我國數控機床產業規模持續擴大。2022年我國數控機床產業規模約為3825億元,預計2023年我國數控機床產業規模將...
隨著經濟產業的不斷發展,我國有各類普通機床400多萬臺,其中有1/4的機床是超過30年役齡的,這些機床已無改造價值,1...
碳酸鋰是生產二次鋰鹽和金屬鋰制品的基礎材料,因而成為了鋰行業中用量最大的鋰產品,其他鋰產品其本上都是碳酸鋰的下...
近幾年全球經濟形勢持續向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有色金屬行業的發展速度。有色金屬產業鏈分為三個環節,行業上游為礦...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