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第二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 3,350 萬臺,同比增長 17.3%,是自 2022 年以來季度最大規模出貨。其中,智能手表 Q2 出貨量 942 萬臺,同比增長 11.5%。其中成人智能手表 465 萬臺,同比增長 10.4%;兒童智能手表出貨 477 萬臺,同比增
可穿戴設備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戶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種便攜式設備。可穿戴設備不僅僅是一種硬件設備,更是通過軟件支持以及數據交互、云端交互來實現強大的功能,可穿戴設備將會對我們的生活、感知帶來很大的轉變。
市場上主要的可穿戴產品形態各異,主要包括智能眼鏡、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意念控制、健康穿戴、體感控制、物品追蹤等。其中,醫療衛生、信息娛樂、運動健康是熱點;產品功能方面,互聯(NFC、Wifi、藍牙、無線)、人機接口(語音、體感)、傳感(骨傳感、人臉識別、地理定位、各類傳感器)是該類產品必不可少的功能。
從品類分布來看,可穿戴設備呈現出“三權分立”的局面,手表、手環、耳機產品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定制報告》顯示:
可穿戴設備產業鏈涉及環節較多,從產業分工維度看可分為上游關鍵器件、中游可穿戴設備產品、下游應用領域三個環節。下游應用領域是可穿戴設備產業鏈的延伸環節,主要包括健康管理、運動測量、社交互動、休閑娛樂等。這些應用領域的發展需要依賴于軟件平臺、數據服務、云計算等技術支持,同時也需要與用戶的生活場景和消費習慣相匹配。目前,下游應用領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增長潛力,如醫療監測、教育培訓、虛擬現實等都是可穿戴設備未來可能拓展的方向。
在可穿戴設備不斷更新迭代、新功能下放的大趨勢下,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正保持快速發展,出貨量逐年增長。數據顯示,國內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從2016年的3876萬臺增至2020年的1.07億臺,年均復合增長率接近30%。2021年上半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已達6343萬臺,較去年同期增長43.51%。
2023年Q2中國可穿戴市場同比增長17%
2023 年第二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 3,350 萬臺,同比增長 17.3%,是自 2022 年以來季度最大規模出貨。其中,智能手表 Q2 出貨量 942 萬臺,同比增長 11.5%。其中成人智能手表 465 萬臺,同比增長 10.4%;兒童智能手表出貨 477 萬臺,同比增長 12.5%。
手環 Q2 出貨量 463 萬臺,同比增長 20.9%。相較于智能手表,手環迎來更大幅度回升。
耳戴設備 Q2 出貨量 1,933 萬臺,同比增長 19.5%。其中真無線耳機出貨量 1,511 萬臺,同比增長 18.6%。
從市場格局來看,中國可穿戴市場進一步向華為、小米和蘋果三家頭部廠商高度集中,頭部廠商在品牌產品認可度高和促銷價格優勢的雙重加持下呈現出更加強勢的增長。而腕戴市場整體呈現出分化發展的態勢,千元以下、2000 至 3000 元人民幣和 5000 元人民幣以上是三個出貨量同比顯著增長的價位段。
近年來頭部手機企業早已在可穿戴新賽道上展開競爭,華為、小米、蘋果、三星等科技公司不斷推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特別是隨著消費者健康需求的與日俱增,血氧、心率、血壓、睡眠、壓力等健康檢測逐漸成為智能手表的標配功能。
在國內市場體量已達上百億元規模的兒童智能手表細分領域,科技企業也在多種新技術的加持下為之賦予了更多的內涵。以華為旗艦兒童手表5XPro為例,離線定位技術,可翻轉、可摘取雙面屏設計,微信、QQ、NFC等功能,使之成為融合定位器、照相機、手機、公交卡、門禁卡、學習機等多種設備的“跨界”產品。
競爭優勢是保證可穿戴設備行業持續發展和領先地位的核心要素,隨著國內廠商在可穿戴設備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銷售等方面的不斷創新和優化,可穿戴設備行業的競爭優勢也將不斷增強。同時,隨著國內廠商在移動生態、品牌和渠道等方面的不斷積累和拓展,可穿戴設備行業的競爭優勢也將不斷鞏固。
可穿戴設備行業的聚集于下游應用領域息息相關。由于下游應用領域的特殊性,我國可穿戴設備行業主要集中于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等區域,地域性集中分布的特點明顯。其中深圳市是我國最大的可穿戴設備企業集聚地,可穿戴設備相關生產商達542家。長三角地區可穿戴設備數量僅次于珠三角地區,環渤海區域可穿戴設備有很大的市場發展潛力。
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5G 等技術的發展,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設備迎來了快速發展期,國家政策支持產品研發,尤其是適合老年人使用的產品。在養老服務領域,利用可穿戴設備幫助老人進行健康監測、風險預警已經成為發展趨勢,而智能手表小巧、方便,將成為養老服務領域的一大法寶。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工信部、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可穿戴設備委員會、中國產業研究院、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刊雜志以及專業研究機構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定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定制報告
智能可穿戴設備是指可直接穿在身上或整合到衣服、配件中,且可以通過軟件支持和云端進行數據交互的設備。其思想和雛形出現于20世紀60年代,70-80年代有概念設備推出,2012年智能手表等可穿戴終2...
查看詳情
高爾夫產業的發展不僅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就社會效益來說,它可以改善環境,增加就業。只要高爾夫企業或俱樂部能夠...
“今年,全縣油菜種植面積達到73萬畝,位居全省首位。”沙洋縣種子管理局局長李士磊說,其中營養價值高、種植效益好的...
今年以來,我國工業經濟恢復向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同時,仍面臨需求不足等困難和挑戰。鋼鐵、船舶、汽...
繼電器廣泛應用于通訊、汽車、工業控制、家用電器的電控系統中,是整機電路控制系統必不可少的基礎元件之一,已發展成...
我國稀土發光材料生產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步以來,獲得了迅速發展。目前已形成四大主流產品:燈用三基色熒光粉、信息顯...
過去幾年里,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巨頭紛紛推出了各自的開放平臺戰略,新浪SAE等PaaS的先行者也在業務拓展上取得了顯著P...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