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包括貴金屬、基本金屬、小金屬等,除了鐵、錳、鉻以外,其他的金屬大部分都是有色金屬。有色金屬行業是勘探、開采、冶煉、生產出國民經濟建設所需要的上游大宗原材料的行業。
一、金屬冶煉的概念
金屬冶煉,是把金屬從化合態變為游離態的過程,常用方法為用碳、一氧化碳、氫氣等還原劑與金屬氧化物在高溫下發生還原反應,獲得金屬單質。用碳、一氧化碳、氫氣等還原劑與金屬氧化物在高溫下發生還原反應,獲得金屬單質。全國從事稀土礦開采、冶煉分離的企業有200多家,已能生產單一稀土氧化物、單一稀土金屬、稀土鹽類、稀土合金、稀土功能材料等400多個種類、近千個規格的稀土產品,而且不斷向高附加值、精細化、深加工產品及下游應用產品延伸。隨著我國新材料、軍工、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等行業的快速發展,稀土金屬冶煉行業發展前景看好。
有色金屬包括貴金屬、基本金屬、小金屬等,除了鐵、錳、鉻以外,其他的金屬大部分都是有色金屬。有色金屬行業是勘探、開采、冶煉、生產出國民經濟建設所需要的上游大宗原材料的行業。
有色產業鏈涉及礦山的勘探、開采、冶煉加工,以及下游相關產品銷售、與金屬礦冶關聯的科研、建設、貿易和金融等業務。一般來說,可以將有色金屬企業分為上游礦山企業和下游冶煉加工企業。在實際中,雖然很多上游礦山企業也會兼有冶煉和貿易業務,但一般占比較小,自產礦業務仍然為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
當今有色金屬已成為決定一個國家經濟、科學技術、國防建設等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提升國家綜合實力和保障國家安全的關鍵性戰略資源。作為有色金屬生產第一大國,我國在有色金屬研究領域,特別是在復雜低品位有色金屬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上取得了長足進展。2019年中國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數量為7251個,較2018年增加了309個,同比增長4.70%。
近年來中國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資產穩重有升,2019年中國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資產達42263.3億元,較2018年增加了1956.9億元,同比增長4.70%。2019年中國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流動資產達20692.9億元,較2018年增加了914.87億元,同比增長4.70%。2019年中國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應收賬款為3434億元,較2018年增加了390億元;存貨為5907億元億元,較2018年增加了53億元;產成品為1629億元億元,較2018年減少了53億元。
在中國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流動資產增長的同時,負債也在增加,2019年中國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負債達26431.8億元,較2018年增加了1003.29億元,同比增長4.70%。 2020年中國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營業收入達55606.4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1637.50億元;營業成本為51771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1924.79億元。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金屬冶煉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近30年來發展迅速,產量連年來居世界首位,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整體呈增加態勢,產量由2011年的3628.9萬噸增加至2020年的6188.4萬噸,年復合增長率為6.1%。2019年中國金屬冶煉市場規模約為6.0萬億元,同比增長3.4%;2020年中國金屬冶煉市場規模為6.4萬億元左右,同比增長5.7%。
數據顯示,2020年1-5月累計,全國規模以上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實現利潤總額493.3億元,同比下降57.2%,降幅較1-4月累計降幅收窄3.2個百分點。5月份,鋼鐵業實現利潤總額187億元,同比下降50.5%,降幅較4月份收窄15.1個百分點。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68770.0億元,同比下降7.4%,降幅比前四月收窄2.5個百分點。其中,鋼鐵業實現營業收入25469.5億元,同比下降6.0%,降幅比前四月收窄1.5個百分點。1-5月份,全國規上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實現營業收入1359.1億元,同比增長1.0%;營業成本1091.9億元,同比增長1.4%;實現利潤總額101.8億元,同比增長20.9%,較前四月增幅收窄19.4個百分點。5月份,全國規上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實現利潤總額24.2億元,環比下降58%。
目前,我國的有色金屬行業自動化技術的過程控制效率在不斷提升,但與發過國家的有色金屬行業自動化技術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金屬冶煉生產管理方面。現階段,在企業的實際生產過程中,信息收集和日常管理已成為有色金屬行業處理最頻繁的工作,這兩項工作往往存在耗時、耗力的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企業提出了相應的決策和管理制度,但效果都不理想。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冶煉行業不斷引進新技術、新設備;2020年中國金屬冶煉設備產量為69.85萬噸,較2019年的61.11萬噸同比增長14.3%;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金屬冶煉設備產量為18.47萬噸。遼寧省金屬冶煉設備產量居全國首位,2020年遼寧省金屬冶煉設備產量為124997噸;其次為湖南省,產量為87534噸;河北省排名第三,產量為85539噸;四川及山東位列第四、第五,產量分別為73393噸、65714噸。數據顯示,從2020年中國各省市金屬冶煉設備產量占全國總產量比重來看,其中遼寧占比17.9%,湖南占比12.5%,河北占比12.2%,四川占比10.5%,山東占比9.4%。
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金屬冶煉設備累計產量為873640.5噸,比上年增加了47302.2噸,產量累計同比增長0.7%;月均產量為72803.4噸。2022年12月全國金屬冶煉設備產量為84225.4噸,比上年同月增加了2729.4噸,同比增長1.6%,增速比上月加快27.5個百分點;日均產量為2716.95噸。分地區來看,2022年12月東部地區金屬冶煉設備產量為28538噸,中部地區為18931.4噸,西部地區金屬冶煉設備產量為13035.8噸,東北地區產量為23720.1噸;分別占比33.9%、22.5%、15.5%、28.2%。其中,占比最高的是東部地區。具體到省市來看,2022年12月金屬冶煉設備產量前三的地區為遼寧省、湖南省與河北省;產量分別為23720.1噸、11678.1噸與9150.1噸。各省市中,2022年12月金屬冶煉設備產量最高的地區是遼寧省,為23720.1噸,占全國比重的28.2%。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國金屬冶煉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金屬冶煉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金屬冶煉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策...
查看詳情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飲業及食品工業發展,我國調味品行業發展一直保持著增長態勢。調味品上市企業大多數為龍頭...
近兩年,不斷有醫院出現醫生降薪現象。今年6月,河南、廣西等地傳出醫生降薪的消息。醫生降薪背后,備受關注的是中國2...
資產證券化是指以基礎資產未來所產生的現金流為償付支持,通過結構化設計進行信用增級,在此基礎上發行資產支持證券的...
中藥配方顆粒,是由單味中藥飲片按傳統標準炮制后經提取濃縮制成的、供中醫臨床配方用的顆粒。國內以前稱單味中藥濃縮...
對于醫藥企業來說,其購買商主要為藥品批發企業、醫療機構以及藥品零售商。藥品批發企業一直都是醫藥企業產品的主要流...
智慧醫院建設涉及多項關鍵技術,比如智能感知技術、電源技術、異構網互聯互通技術、信息融合技術、數據挖掘技術,高性...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