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上市公司發布控股股東的增持計劃。10月19日晚,國電電力、中國核電、中國神華、內蒙華電、中國鋁業、中國建筑等6家央企都發布了控股股東增持計劃。此前,10月16日晚,10家上市央企集中發布回購、增持方案或進展公告。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發布控股股東的增持計劃。
10月19日晚,國電電力、中國核電、中國神華、內蒙華電、中國鋁業、中國建筑等6家央企都發布了控股股東增持計劃。此前,10月16日晚,10家上市央企集中發布回購、增持方案或進展公告。
10月19日晚間,中國核電發布關于控股股東增持計劃的公告。公告顯示,基于對中國核電未來發展的信心,公司控股股東中核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不超過5億元,資金來源為中核集團自有資金。
同日,中國神華發布消息稱,公司控股股東國家能源集團公司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通過其全資子公司國家能源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增持公司A股股份,增持金額不低于5億元、不超過6億元,增持價格不超過33.10元/股。
中國建筑也發布公告稱,公司于10月19日收到控股股東中建集團通知,中建集團擬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公司A股股份,增持總金額不低于5億元,不超過10億元。
在上市公司陸續發布增持計劃的同時,也有已發布增持計劃的企業正在火速實施。
例如,10月16日晚間,中國鐵建發布了關于控股股東增持公司股份計劃的公告。公司控股股東中鐵建集團擬增持公司A股股份,累計增持比例不低于增持前公司已發行總股本的0.1%,不高于增持前公司已發行總股本的0.25%,增持總金額不超過3億元。
10月18日盤后,中國鐵建就發布了增持公司股份的進展公告稱,中鐵建集團于10月18日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公司240萬股A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約0.0177%。
作為國民經濟“穩定器”“壓艙石”,央企上市公司主動“護盤”,傳遞出對公司經營狀況和市場未來發展的信心。上市央企開展回購,受益于政策的大力支持。
證監會有關負責人此前表示,鼓勵有條件的上市公司積極開展回購,督促已發布回購方案的上市公司加快實施回購計劃、加大回購力度;去年5月,國資委發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明確鼓勵央企運用股份回購等方式,引導上市公司價值合理回歸,助力企業良性發展。上市央企集中發布回購相關公告,給市場注入更多確定性預期。股價是否被低估,上市公司自身往往最清楚。
央企上市公司大手筆拋出回購計劃,一方面展示出公司現金實力,另一方面也表達出對自身股價被低估的判斷,向投資者傳達公司業績穩健、發展預期明朗等多重信息,從而召喚市場跟進買入,激活市場交投。上市央企回購也是用“真金白銀”呵護投資者。
從交易所互動平臺的訴求來看,投資者普遍對上市公司回購有著強烈期待,甚至階段性超過對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渴望。上市央企此時自掏腰包買回股票,積極回應了投資者關切,以實際行動維護投資者利益。市場中也有擔憂質疑的聲音。
從過往經驗看,有的上市公司雖然發布公告開展回購,但“雷聲大雨點小”;有的上市公司借回購之名進行偽市值管理,向市場釋放虛假信號,開了空頭支票;還有的上市公司邊回購邊減持等。
對此,上市公司要拿出更具誠意的態度,加大注銷式回購力度,主動進行股本“瘦身”,實實在在回饋股東;監管部門要加強對上市公司回購行為的關注與監管,嚴懲重罰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以“零容忍”消弭投資者質疑,塑造一個誠信清朗的市場環境。今年以來,受內外部因素交織影響,A股市場震蕩有所加大,市場整體估值低位徘徊。
越是在這樣的時刻,越是需要各市場參與主體凝心聚力。除了已經行動起來的上市央企,市場期待更多上市公司用回購、增持等方式托起被低估的市值、穩住信心,更多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資金等機構投資者擔當作為、維護大局、引領方向。
積極力量正在不斷匯聚。時隔多年,中央匯金公司近日再次增持四大行股份,為A股市場注入資金活水;10月16日,中國結算差異化調降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安排正式生效,較9月份釋放資金近400億元……
眾人拾柴火焰高,隨著穩經濟、穩市場的系列政策舉措陸續落地見效,經濟復蘇帶動上市公司業績改善的趨勢愈發明朗,市場參與各方“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共識不斷凝聚,相信“提振投資者信心”自會水到渠成,“活躍資本市場”定會如期而至。
除了回購增持,自證監會出臺進一步規范股份減持行為的規定以來,已有80家上市公司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或董事、高管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不減持公司股份。一個月以來,減持股份金額合計約120億元,同比下降超過70%。
股票基金行業報告對中國股票基金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還重點分析了重點企業的經營現狀及發展格局,并對未來幾年行業的發展趨向進行了專業的預判。
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股票基金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今年A股中芯片相關股表現可能是市場初步反應,未來隨著機構投資者進一步研究并隨著普通投資者短期情緒消化,市場整體反應應該就會慢慢趨向理性。
國家統計局周三上午公布的我國7月CPI同比上漲2.7%,環比上漲0.5%,略微弱于預期。此外,7月PPI漲幅也弱于預期。上述CPI年率漲幅雖然創出兩年來新高,但仍然有些利好,畢竟此前市場對通脹超預期多少有些擔心。
股票基金投資者可先關注下美國的CPI,或者就看下美元走向。在多數情況下,該因素給A股帶來波動的機會相對較小,只是凡事并無絕對,關心下各類因素總是沒錯的。
數據顯示,基金一季報顯示,剔除貨幣市場基金后,基金總規模環比下降5%,其中股票型基金規模近三年來首次下滑。
天相數據顯示,當前股票基金規模約2.26萬億元,環比下降10.78%;混合基金規模5.23萬億元,環比下降12.67%;債券基金規模 6.81 萬億元,環比增長3.51%。規模漲幅最大的為 FOF 基金,規模環比增長 9.74%;規模減幅最大的為其他基金,規模環比減少 30.49%。
近期,A股市場頻現新股破發。本周(4月18日至22日),共有15只新股上市,其中6只首日破發,首日破發率高達40%。截至目前,今年A股新上市股票有114只,首日破發的有32只,首日破發率為28.07%。
截至目前,A股的首次公開發行IPO規模超580億美元(約3900億人民幣)創歷史新高,相比之下,香港、美國、歐洲市場分別為49億美元、191億美元和99億美元。而A股在全球IPO籌資中的份額從2021年底的13%增至今年的44%,增長了兩倍多,其他地區均呈現大幅下跌。
此外,年初至今的A股IPO股價較發行價平均上漲了43%。市場分析表示,A股IPO市場頂住了外圍美國及歐洲經濟基本面下行,經濟衰退的擔憂等不利因素,與全球資本市場相比,處于盈利復蘇趨勢中的A股依然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資產。
股票基金報告在大量的分析、預測的基礎上,研究了行業今后的發展與投資策略,為股票基金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察先機,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了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
未來股票基金行業發展空間極大,更多行業消息,請點擊查看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股票基金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股票基金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隨著股票基金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股票基金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以期...
查看詳情
一、2020-2022年窗簾窗飾行業投資狀況分析從市場發展情況看,經歷了疫情大幅波動之后,我國窗簾窗飾行業的投資規模逐8...
多家外資上調2023年GDP增速預測 2023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展望隨著中國三季度經濟數據發布,多家外資上調2023年GDP增速預...
一、窗簾窗飾行業環境風險1.國際經濟環境風險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對窗簾窗飾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國際貿易摩擦、全...
一、全球熱點對窗簾窗飾行業企業競爭力的影響全球熱點事件,如圣誕節、狂歡節等,對窗簾窗飾行業企業競爭力具有一定的...
一、窗簾窗飾行業國際化發展基礎1.窗簾窗飾行業出口情況窗簾窗飾行業出口情況是衡量該行業國際化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之...
遠程辦公用戶規模如何 遠程辦公市場發展前景分析《“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擴大協同辦公等在線服務覆蓋面...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