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產業投資基金相關概述 1.1 產業投資基金的基本介紹 1.1.1 產業投資基金的概念 1.1.2 產業投資基金的起源 1.1.3 產業投資基金的分類 1.1.4 產業投資基金運作流程 1.2 產業投資基金的主要內容 1.2.1 投資對象 1.2.2 投資方式 1.2.3 投資過程 1.2.4 資產流動性 1.2.5 基金形態 1.2.6 募集方式 1.2.7 投資目的 1.3 產業投資基金的優勢及功能 1.3.1 產業投資基金的特征 1.3.2 產業投資基金的優勢 1.3.3 產業投資基金的功能 1.4 發展產業投資基金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1.4.1 必要性分析 1.4.2 可行性分析 第二章 2015-2017年國外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分析 2.1 國外產業投資基金發展綜述 2.1.1 發展特點 2.1.2 運作模式 2.1.3 投資對象 2.1.4 退出機制 2.2 國外戰略新興產業投資基金的發展 2.2.1 組織形式 2.2.2 資金來源 2.2.3 發展模式 2.2.4 政府角色 2.2.5 經驗借鑒 2.3 美國產業投資基金 2.3.1 市場結構 2.3.2 發展進程 2.3.3 監管體系 2.4 日本產業投資基金 2.4.1 發展歷程 2.4.2 運作模式 2.4.3 差異比較 2.5 國外產業投資基金發展經驗總結 2.5.1 美國經驗 2.5.2 日本經驗 2.5.3 歐洲經驗 2.5.4 以色列經驗 第三章 2015-2017年中國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分析 3.1 中國產業投資基金發展綜述 3.1.1 設立狀況 3.1.2 特征分析 3.1.3 技術動態 3.1.4 發展形勢 3.2 2015-2017年中國產業投資基金市場發展狀況 3.2.1 公募基金投資規模 3.2.2 基金募集金額分析 3.2.3 市場投資情況分析 3.2.4 市場投資熱點分析 3.2.5 重點行業投資分布 3.2.6 區域投資金額分布 3.2.7 投資市場退出狀況 3.2.8 投資基金收入模式 3.3 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發展分析 3.3.1 基金的基本概述 3.3.2 基金的發展歷程 3.3.3 各地區發展狀況 3.3.4 基金的投資方式 3.3.5 基金的發展方向 3.4 中國產業投資基金主要發展模式分析 3.4.1 政府背景型產業基金 3.4.2 機構背景型產業基金 3.4.3 產業背景型產業基金 3.5 商業銀行介入產業投資基金 3.5.1 發展價值分析 3.5.2 投資介入情況 3.5.3 介入模式分析 3.5.4 發展障礙分析 3.5.5 發展路徑探討 3.6 中國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問題及對策探討 3.6.1 發展問題分析 3.6.2 整體發展對策 3.6.3 銀行合作策略 3.6.4 政策發展建議 3.7 中國產業投資基金未來發展方向 3.7.1 協同PPP模式發展 3.7.2 匯聚社會資本 3.7.3 盤活金融體系流動性 第四章 2015-2017年風險投資基金分析 4.1 風險投資基金的介紹 4.1.1 風險投資基金的定義及內涵 4.1.2 風投基金的作用及發行方法 4.1.3 風險投資基金的資金來源 4.1.4 風險投資基金的發展模式 4.1.5 風險投資基金的融投資效率 4.2 中國風險投資基金發展綜述 4.2.1 風投發展進程 4.2.2 風投市場特征 4.2.3 產業資本發力 4.2.4 民營風投發展 4.2.5 風投市場機遇 4.3 2015-2017年中國創業投資市場發展狀況 4.3.1 基金募集情況 4.3.2 市場投資規模 4.3.3 市場發展階段 4.3.4 融資類型分析 4.3.5 地區發展分析 4.3.6 行業投資分布 4.3.7 市場退出渠道 4.4 2015-2017年中國風險投資企業分析 4.4.1 風投企業由來 4.4.2 風投企業格局 4.4.3 風投企業風險 4.4.4 風投企業機遇 4.5 中國風險投資基金的問題及發展對策 4.5.1 供給系統存在的問題 4.5.2 組織形式存在的問題 4.5.3 退出機制存在的問題 4.5.4 風險投資基金發展策略 第五章 2015-2017年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分析 5.1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基本概述 5.1.1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定義 5.1.2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分類 5.1.3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屬性 5.1.4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籌集方式 5.1.5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收益分配模式 5.1.6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盈利階段分析 5.2 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發展綜述 5.2.1 市場發展歷程 5.2.2 市場特征現狀 5.2.3 市場發展環境 5.2.4 多元退出方式 5.3 2015-2017年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發展狀況 5.3.1 基金主體數量 5.3.2 基金管理規模 5.3.3 市場投資規模 5.3.4 基金發展特點 5.3.5 市場發展階段 5.3.6 融資類型分析 5.3.7 地區發展分析 5.3.8 行業投資分布 5.3.9 市場退出狀況 5.4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經營中面臨的主要風險 5.4.1 經濟形勢變化風險 5.4.2 政策風險 5.4.3 經營風險 5.4.4 法律風險 5.5 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發展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5.5.1 法律地位問題 5.5.2 法律規章沖突 5.5.3 運行缺陷分析 5.5.4 制度完善建議 第六章 2015-2017年產業投資基金的運作與退出分析 6.1 產業投資基金的設立要素介紹 6.1.1 基金組織形式 6.1.2 基金注冊地 6.1.3 基金投資方向 6.1.4 基金規模與存續期 6.1.5 基金到期后處理方式 6.1.6 發起人認購比例 6.2 中國產業投資基金組織形式詳解 6.2.1 公司型 6.2.2 契約型 6.2.3 有限合伙型 6.2.4 不同形式比較 6.3 中國產業投資基金運作過程分析 6.3.2 籌資過程 6.3.3 投資過程 6.3.4 退出過程 6.4 中國產業投資基金的運作模式解析 6.4.1 現有運行模式 6.4.2 各類模式比較 6.4.3 創建模式選擇 6.5 國有企業產業投資基金運作模式分析 6.5.1 國企的特殊性 6.5.2 組織形式的選擇 6.5.3 兼并收購模式 6.5.4 資產上市模式 6.6 產業投資基金運作中的風險及管控措施 6.6.1 流動性風險 6.6.2 市場風險 6.6.3 經營管理風險 6.6.4 投資環境風險 6.6.5 市場交易風險 6.6.6 道德信用風險 6.6.7 風險控制對策 6.7 產業投資基金的退出機制探究 6.7.1 公開上市 6.7.2 公司或創業家本人贖買 6.7.3 公司變賣給另一家公司 6.7.4 產權交易市場退出 6.7.5 尋找新的投資人 6.7.6 買殼上市或借殼上市 6.7.7 持有股份較長時期 6.8 產業投資基金退出機制存在的問題 6.8.1 重投資輕服務 6.8.2 境內回報低于海外 6.8.3 法律體系不完善 6.8.4 行業監管問題 6.8.5 資本市場體系不健全 6.8.6 缺乏有效的中介組織 6.9 產業投資基金退出機制的完善對策分析 6.9.1 健全法律法規 6.9.2 建立有效的監管環境 6.9.3 完善多層次退出渠道 6.9.4 建立有效的中介服務環境 6.9.5 重視退出風險管理 6.9.6 創新退出方式 6.9.7 構建完善的增值服務 第七章 2015-2017年分領域產業投資基金分析 7.1 文化產業 7.1.1 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政策環境分析 7.1.2 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發展的重要性 7.1.3 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發展規模 7.1.4 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發展模式 7.1.5 文化產業基金投資領域分布 7.1.6 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主體布局 7.1.7 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發展特點 7.1.8 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建議 7.1.9 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組織形式研究 7.2 旅游產業 7.2.1 旅游產業投資基金發展意義 7.2.2 旅游產業投資基金發展機遇 7.2.3 旅游產業投資基金設立情況 7.2.4 旅游產業基金投資事件回顧 7.2.5 陜西旅游產業投資基金 7.2.6 貴州旅游產業投資基金 7.2.7 甘肅旅游產業投資基金 7.2.8 河北旅游產業投資基金 7.2.9 海南省旅游產業投資基金 7.2.10 廣西旅游產業基金正式建立 7.2.11 浙江省旅游IP投資基金設立 7.2.12 旅游產業投資基金投資建議 7.3 房地產業 7.3.1 房地產產業投資基金的定義及特征 7.3.2 美國房地產產業投資基金運作狀況 7.3.3 我國房地產產業投資基金發展狀況 7.3.4 我國房地產產業投資基金運作過程 7.3.5 國內外產業地產基金發展狀況 7.3.6 我國房地產產業投資基金發展的建議 7.4 農業 7.4.1 設立農業產業投資基金的四大意義 7.4.2 我國農業產業投資基金發展狀況 7.4.3 我國農業產業投資基金的募集方式 7.4.4 我國農業產業投資基金的設立形式 7.4.5 我國農業產業投資基金的管理方式 7.4.6 我國農業產業投資基金的交易方式 7.4.7 我國農業產業投資基金的退出方式 7.4.8 地區農業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動態 7.4.9 上市公司設立農業產業投資基金 7.4.10 可追溯農業產業投資基金成立 7.4.11 設立農業產業投資基金的對策建議 7.5 鐵路行業 7.5.1 我國鐵路市場投資空間巨大 7.5.2 我國鐵路發展基金正式設立 7.5.3 京津冀鐵路產業投資基金成立 7.5.4 地區鐵路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動態 7.5.5 我國鐵路產業投資基金面臨的瓶頸 7.5.6 我國鐵路產業投資基金發展思路 7.5.7 我國鐵路產業投資基金的補償政策 7.6 新能源產業 7.6.1 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的概念 7.6.2 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的作用 7.6.3 產業投資基金助力新能源產業 7.6.4 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發展狀況 7.6.5 新能源汽車投資基金項目動態 7.6.6 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融資模式 7.7 其他行業 7.7.1 先進制造業 7.7.2 醫療美容產業 7.7.3 集成電路產業 7.7.4 互聯網產業 7.7.5 交通產業 7.7.6 海洋產業 第八章 2015-2017年產業投資基金的區域發展狀況 8.1 華北地區 8.1.1 北京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動態 8.1.2 河北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動態 8.1.3 山西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動態 8.1.4 內蒙古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分析 8.2 東北地區 8.2.1 遼寧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動態 8.2.2 吉林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動態 8.2.3 黑龍江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動態 8.3 華東地區 8.3.1 山東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動態 8.3.2 安徽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動態 8.3.3 浙江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分析 8.3.4 上海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動態 8.3.5 福建產業投資基金運營動態 8.3.6 江蘇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動態 8.3.7 江西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動態 8.4 華中地區 8.4.1 湖南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動態 8.4.2 湖北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動態 8.4.3 河南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動態 8.5 華南地區 8.5.1 廣東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動態 8.5.2 深圳私募基金數量規模分析 8.5.3 廣西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動態 8.5.4 海南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動態 8.6 西南地區 8.6.1 重慶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動態 8.6.2 四川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動態 8.6.3 云南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動態 8.6.4 貴州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分析 8.7 西北地區 8.7.1 甘肅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動態 8.7.2 陜西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動態 8.7.3 青海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動態 8.7.4 新疆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分析 第九章 產業投資基金中的政府定位與行為分析 9.1 政府與產業投資基金相關綜述 9.1.1 政府鼓勵產業投資基金發展的必要性 9.1.2 政府介入產業投資基金的經濟理論基礎 9.1.3 各國政府與產業投資基金關系的經驗借鑒 9.2 政府參與產業投資基金的運作模式 9.2.1 政府主導發起設立 9.2.2 政府設立引導基金 9.3 不同類型產業投資基金中的政府職權剖析 9.3.1 具有明顯地域性質的產業投資基金 9.3.2 具有明顯行業性質的產業投資基金 9.3.3 沒有任何限制的產業投資基金 9.4 政府在產業投資基金中的職能定位 9.4.1 參與角色分配 9.4.2 運作模式控制 9.4.3 社會職能承擔 9.4.4 我國政府的定位選擇 9.5 政府在產業投資基金具體環節中的作用 9.5.1 在組織模式環節的立法作用 9.5.2 在籌投資環節的間接作用 9.5.3 在退出機制環節的培育資本市場作用 9.6 政府參與產業投資基金產生的影響分析 9.6.1 對投資方向的影響 9.6.2 對投資地域的影響 9.6.3 對募資結構的影響 9.6.4 對基金治理的影響 第十章 2015-2017年產業投資基金行業的政策分析 10.1 中國產業投資基金立法綜況 10.1.1 產業投資基金的立法進程 10.1.2 產業投資基金的立法焦點 10.1.3 民營資本的準入問題 10.2 2015-2017年產業投資基金相關政策制定實施情況 10.2.1 資本市場健康培育政策 10.2.2 國有金融企業投資管理 10.2.3 私募投資基金監管法規 10.2.4 私募投資基金轉讓規范 10.2.5 公募投資基金管理辦法 10.2.6 地區稅收優惠政策盤點 10.3 2015-2017年產業投資基金相關產業政策背景 10.3.1 新三板擴容 10.3.2 鼓勵創新創業 10.3.3 稅收政策調整 10.3.4 會計投資準則 10.4 2015-2017年地方政府產業投資基金相關政策 10.4.1 四川省 10.4.2 河南省 10.4.3 山東省 10.4.4 廣州市 10.4.5 深圳市 10.4.6 杭州市 10.4.7 長沙市 10.5 中國產業投資基金風險的政策監管方式 10.5.1 立法監管 10.5.2 政府監管 10.5.3 內部控制 10.5.4 行業自律 10.6 政府制定產業投資基金政策的建議 10.6.1 完善產業政策 10.6.2 加強制度建設 10.6.3 反壟斷角度政策制定 附錄 附錄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13年)》 附錄二:《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2015年修正)》 附錄三:《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 附錄四:《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項目股權轉讓業務指引(試行)》 附錄五:《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 附錄六:《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附錄七:《政府投資基金暫行管理辦法》 附錄八:《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 附錄九:《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 圖表目錄 圖表:國際產業投資基金發展的三種典型模式 圖表:美國產業投資基金市場結構圖 圖表:美國產業投資基金演變進程表 圖表:美國的投資基金監管體系 圖表:2006-2015年部分地區產業投資基金設立情況 圖表:產業投資基金與其他投資基金主要特征比較 圖表:中國股權投資機構主要項目來源 圖表:企業發展各階段股權投資市場主要參與主體 圖表:公募基金市場數據 圖表:中國股權投資基金募集情況(包括早期、VC、PE) 圖表: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投資情況(包括早期、VC、PE) 圖表:基金管理費率和業績提成比例 圖表:截止2015年中國政府引導基金發展情況 圖表:截至2015年底全國政府引導基金地域分布 圖表:截至2015年底全國政府引導基金地域分布(數量) 圖表:截至2015年底全國政府引導基金地域分布(規模) 圖表:“新興產業創投計劃”發起產業基金的設立模式 圖表:“新興產業創投計劃”投資領域及方向 圖表:政府或壟斷性質企業發起產業基金的設立模式 圖表:機構背景型產業基金設立模式 圖表:2016年以來商業銀行參與的有代表性的產業投資基金概況 圖表:2005-2016年中國創業投資機構基金募集情況比較 圖表:2015-2017年中國創業投資市場投資規模 圖表:2015-2017年中國創業投資市場平均單筆投資規模 圖表:中國創業投資市場不同發展階段企業投資案例數量比例 圖表:中國創業投資市場不同發展階段企業投資金額比例 圖表:中國創業投資市場不同輪次投資案例數量比例 圖表:中國創業投資市場不同輪次投資金額比例 圖表:中國創業投資市場地區投資案例數量TOP10 圖表:中國創業投資市場地區投資金額TOP10 圖表:中國創業投資市場行業投資案例數量比例 圖表:中國創業投資市場行業投資金額比例 圖表:2008-2016年中國創業投資市場退出情況比較 圖表:2016年中國創投市場退出方式分布 圖表:PE分類、產業鏈及進入退出路徑 圖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 圖表:私募基金登記管理規模 圖表:2017年市場競爭狀況和資金募集難度 圖表:2015-2017年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投資規模 圖表:2015-2017年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平均單筆投資規模 圖表:2017年募集新基金各類型占比 圖表:2017年募集基金幣種和規模 圖表: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不同發展階段企業投資案例投資數量比例 圖表: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不同發展階段企業投資金額比例 圖表: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不同輪次投資案例數量比例 圖表: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不同輪次投資金額比例 圖表: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地區投資案例數量TOP10 圖表: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地區投資金額TOP10 圖表: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行業投資案例數量比例 圖表: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行業投資金額比例 圖表:產業投資基金運作過程 圖表:2006-2014年VC/PE投資與退出數量對比 圖表:2014年VC/PE支持的中國企業境內外IPO市場統計 圖表:2014年各市場VC/PE支持上市中國企業賬面投資回報統計(剔除極值后) 圖表:《辦法》針對投資人和眾籌平臺的投資標準 圖表: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架構 圖表:普洛斯運營模式 圖表:2014-2017年普洛斯不同板塊收入占比 圖表:農業主題基金近一年業績排名 圖表:公司型基金與契約型基金的選擇比較 圖表:產業資金融資圖 圖表:2014-2015年國家鼓勵創新創業的相關政策 圖表:國內各地方PE稅負規定對比(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