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日公布了2016年12月的外匯儲備余額為3.01萬億美元,全年外匯儲備減少了3198萬美元。外匯儲備的減少意味著央行資產負債表的縮水,造成國內流動性收緊。而近日央行在2017年工作會議中指出,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并強調“調節好流動性閘門”和“切實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這被市場人士普遍解讀為“意味著供給到市場的流動性不能過多”。
有一個擔憂是,中國能夠在資本外流和外儲縮水的情況下解決國內的流動性問題嗎?
第一財經采訪了解到,2017年降低存款準備金率與其他工具的搭配更加重要。
通常情況下,央行可以通過增持國內資產(釋放貨幣)或者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來釋放更多的流動性,或者是同時進行。后者無疑更加有效,每降低100個基點能釋放1.4萬億基礎貨幣。
但從2016年的情況來看,自從去年2月下旬普降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以后,其后央行更多采用了公開市場常規操作、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中期借貸便利(MLF)、常備借貸便利(SLF)等方式來保持適度的流動性。那么2017年,是否會進一步降準呢?
在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的2016年四季度例會中,對于貨幣政策的表述刪除了“降低社會融資成本”,而強調“去杠桿”。
近日,央行舉行了2017年工作會議,會議提出了2017年工作的十點主要任務,其中第一條就是“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調節好流動性閘門,保持流動性基本穩定”,并提出“切實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此外,央行行長周小川在2017年的新年致辭中也強調了“調節好貨幣閘門”和“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中信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明明告訴記者,把控好流動性閘門意味著供給到市場的流動性不能過多。
摩根士丹利中國金融行業分析師、董事總經理徐然對記者表示,截至目前中國資本市場的杠桿資金大約為11萬億人民幣,同時還有約9萬億的閑置資金,這20萬億的“游資”接近整個制造業負債的4/5,將成為引發資本市場震蕩、擾動實體經濟發展的最大風險所在。2017年對于中國政府而言,擠泡沫仍舊是第一要務。
瑞銀證券認為,如果不考慮流動性,央行可能不會選擇全力彌補資本外流帶來的流動性枯竭,因為央行一直在通過允許回購利率和債券利率的升高,來抵御在岸和離岸的利率差的收窄。此外,央行一直在鼓勵金融機構去杠桿和控制在岸資產價格泡沫。
事實上,截至2016年年底,中期借貸便利余額為3.4萬億元,凈投放量和月底余額均創紀錄新高。去年前11個月,中國外匯占款下降約2.59萬億元。同期MLF余額凈增加近2.8萬億元,對沖了外匯占款流失形成的基礎貨幣缺口。
明明認為,首先,從MLF與降準的替代關系來看,短期兩者具有一定的替代關系,但長期來看,差別仍然比較明顯,比如降準具有深度、全局投放流動性的特征,而MLF是短期的、定向工具,所以長期對流動性的補充效果區別較大。第二,從降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來看,從補充長期流動性缺口的角度看,降準存在必要性。
德意志銀行高級策略師劉立男對記者稱,央行可以通過MLF方式管理流動性閘門,并防范降準帶來的“大水漫灌”,但是這樣的流動性補給的機制也恰恰是造成短期流動性存在風險基礎的結構性因素。經過她的測算,2016年MLF的平均久期為8個月,對于銀行來說,短期資金滾動的壓力尤其大。與此同時,MLF的平均資金成本仍然高于降準。在她看來,2017年,央行可以考慮把一部分MLF替換成降準,創造性地綜合使用各種工具。“央行是否愿意這樣做,取決于整體的杠桿水平、金融風險、包括對于匯率的沖擊。”她稱。
明明也認為,2017年準備金與其他工具的搭配使用更加重要。他表示,“降準的可能性存在,而降準的可行性取決于美國加息的次數和節奏,目前匯率剛剛企穩,降準或許會傳遞出過強的寬松信號,導致匯率貶值的壓力再次加大,目前短期內降準的概率不大。”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
區域產業規劃是地方經濟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是各級政府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