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海和重慶打出2017年樓市政策收緊的“第一槍”后,有分析稱,未來中國熱點城市房地產市場持續收緊將是大概率事件,房市可能出現持續降溫和房價回落。
上海日前暫停了商業辦公項目網上簽約。上海市住建委表示,自1月6日起,市住建委會同相關部門對商業辦公項目進行集中清理核查,在此期間暫停此類項目的網上簽約。
在去年針對住宅的限購升級之后,上海商業辦公等“類住宅”項目受到熱捧。下半年調控進一步趨嚴后,這種“不限購”的“類住宅”更是逐步成為多數購房者置業的“主戰場”,商辦等項目頻頻出現在各區域成交榜單的三甲之列,針對性調控由此而來。
與之相比,多年來一直以平穩著稱的重慶樓市在最近兩個月似乎出現“異動”。有媒體報道稱,購房者組團“打飛的”前往重慶“炒房”,開發商亢奮、民眾熱議,重慶樓市出現大漲前的躁動。
對此,重慶房管部門接連出臺政策。一方面,當地政府表示,1月向主城區投放1800畝商品房用地;另一方面,嚴控商品房預售,嚴格執行預售方案備案、嚴格規范銷售行為和嚴格執行預售方案并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其中,“理由不充分、不合理,開發商不能調整預售價格。”
從2016年12月下旬開始,重慶新建商品房成交面積的確出現明顯升溫。但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12月份重慶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并未出現爆發式上漲,成交的突然放量可能源于人為制造的恐慌。
數據顯示,2016年12月,重慶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為226.75萬平方米,環比下降15.62%,同比增長43.08%。
張大偉指出,重慶房地產市場供應量大,外地需求炒作引發大波動的可能性小,而且當地的房價絕對值不高,不必過度憂慮。
他分析稱,當下樓市的基本面已經和2016年前三季度很不一樣:市場上資金價格在上行,貸款難度在增加,大多數城市不再具備樓市突然爆發的可能性。
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也在隨后將“千方百計抓好房地產調控,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放在2017年各項工作的首位。
在這種從嚴從緊的基調下,許多地方也在持續跟進收緊樓市政策。如去年12月,浙江嘉興(樓盤)市實行住宅限購;武漢將限購范圍進一步擴大;鄭州樓市跟進“認房又認貸”,有房或有貸者購房,首付比例調至60%;濟南(樓盤)也再度收緊限購政策等。
世聯行董事長陳勁松表示,目前調控出現“雙殺”的效應,第一“殺杠桿”,第二“殺利率”。一般而言,房地產市場“量在價先”,隨著成交量的持續下跌,房價也會出現明顯下滑。“目前,我們一線城市門店登門率下滑68%,我們看到的是冰點,迅速降溫。”如果調控不變,久盤必跌。
CRIC中國房產信息集團在一份報告中指出,2017年房地產市場可能無法達到2016年的水平,商品房銷售面積、金額同比下降10%將成為大概率事件。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貨代服務行業研究報告中的貨代服務行業數據分析以權威的
“長租公寓”,又名“白領公寓”或“單身公寓”,是近幾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