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iPhone 7系列在外觀上缺乏明顯的演進,而在其他新技術領域,蘋果也略顯遲鈍。
2016年被科技廠商稱為“VR元年”,推出了一些如HTC Vive、Oculus VR、GearVR、HoloLens等產品相繼問世,而蘋果雖然在招聘信息中一直在招聘相關人才,卻在產品發布方面完全缺席了整整一年。
在AI領域,蘋果也要落后于在語音識別、答案的滿意度方面,Siri的表現和口碑也不令人樂觀,無法成為合格的“調戲”對象。
除了產品發布,在專利申請上蘋果也處在落后的地位。根據第三方市場研究公司CBInsights對比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Facebook五家大型科技公司的專利申請統計,蘋果在VR領域申請專利數量位列第三、AI專利申請數量排名墊底。
2016年營收未達目標
由于蘋果2016財年沒有實現營收和利潤目標,包括庫克在內的高管并沒有獲得他們全部可獲現金獎勵,而是拿到了其中的89.5%。于是坊間有了由于工資縮水,庫克靠股票套現來補償。
這樣看來,雖然財報成績矚目,但蘋果的未來仍然存在著不少“隱患”。
所以庫克真的是因為看到形勢不妙,準備卷錢跑路了嗎?
非也!之所以瘋狂套現,是因為美國的對于限制性股票(RSU)的稅收所導致的。
庫克的限制性股票
究竟什么是“限制性股票(RSU)”呢?
限制性股票(restricted stock)指上市公司按照預先確定的條件授予激勵對象一定數量的本公司股票,激勵對象只有在工作年限或業績目標符合股權激勵計劃規定條件的,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并從中獲益。
說得簡單些,其實就是相當于公司為員工預留的“獎金”,但需要持有者達到公司制定的“小目標”之后才可以通過拋售來套現。由于限制性股票的市值與公司的經營狀況直接掛鉤,從而間接對持有者的經營業績進行考量,所以行業內普遍認為從長遠看是中性偏利好的。
而對于非家族企業的公司,發生經營者更替時,原先的創始人雖然不再掌權,但其并非白白將公司送給他人,而是在董事會持有股份,繼續擁有公司的一部分。
庫克在2011年接替喬布斯成為蘋果CEO時,獲得了總價值約為3.76億美元的100萬股限制性股票,將于2016年和2021年分別解鎖50%。
除此之外,如果2013年8月25日至2016年8月24日期間蘋果的股東回報,達到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的中間三分之一或前三分之一,庫克會獲得28萬股限制性股票獎勵。
而到了2021年8月24日庫克還將行權70萬股限制性股票。在這期間,每年8月24日庫克還可以行權28萬股限制性股票。
據粗略統計,到2021年庫克任期結束,庫克累計獲得的限制性股票市值約為5億美元。
但是說高興還太早,這么一大筆錢,還得上稅呢!
根據美國政府規定:要求限制性股票所有者在股票限制取消后,即使他不出售股票也要繳納所得稅。而在他出售這些股票時,只要股價繼續上漲,他還要繳納另外的所得稅。
在2016年8月24日,庫克拿到第一筆解鎖的限制股(98萬股,約為1.067億美元)后,立即以每股107.21美元至107.69美元的價格拋售了33.4萬股蘋果股票,共套現3500多萬美元。
重點在于,為了解決限制性股票的稅務問題,蘋果公司不得不代表庫克出售了65.6萬股股票,這些股票總價值超過7000多萬美元,約為庫克所獲限制股市值的70%。
但這還沒完,如果庫克選擇繼續持有股票,時間超過一年還要繳納資本所得稅。
所以,在庫克瘋狂將限制股套現的背后,其實與蘋果的業績并沒有一毛錢關系。更多的還是出自于其職業經理人對于避稅的“精打細算”,畢竟自己辛苦經營公司掙來的獎金,豈能就這樣隨隨便便就上交給國家?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企業并購包括兼并與收購。公司兼并是指經由轉移公司所有
企業并購包括兼并與收購。公司兼并是指經由轉移公司所有
企業并購包括兼并與收購。公司兼并是指經由轉移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