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和中國網民規模的擴大,“互聯網+”構建了虛擬網絡與現實社會的連接橋梁,伴隨而來的是網絡犯罪成倍增加。近日,中國首個網絡詐騙全民舉報平臺“獵網平臺”發布了《2016年網絡詐騙趨勢研究報告》。
受害者男性超過七成
從18歲山東準女大學生徐玉玉被騙光學費猝死到清華大學教授被騙千萬,電信網絡詐騙問題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焦點。
據“獵網平臺”發布的報告統計,2016年“獵網平臺”共收到全國用戶提交網絡詐騙舉報20623例,舉報金額1.95億余元。與2015年相比,網絡詐騙的舉報數量雖然下降了17.1%,但人均損失卻增長了85.5%。
就詐騙類型統計,虛假兼職是被舉報數量最多的類型,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別是網游交易和虛假購物。從涉案金額來看,金融理財是受害者損失資金最多的詐騙類型,涉案金額高達7411.4萬元,其次分別是賭博博彩詐騙和身份冒充詐騙。
據介紹,銀行轉賬、掃碼支付、釣魚網站填寫賬號、安裝木馬軟件等都有可能成為被不法分子利用的網絡行為。特別需要警惕的是具有上網能力且上網時間較長,卻缺乏足夠社會經驗的年輕人。數據顯示,2016年網絡詐騙受害者中42.3%為“90后”,且男性受害者占比73.6%。
重拳出擊打擊網絡詐騙
早在2015年6月,國務院就批準了由23個部門和單位組成的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
最高法、最高檢、銀監會等紛紛聯合出臺打擊網絡詐騙的相關政策,公安部等部門重拳出擊開展專項行動。2016年9月,最高法、最高檢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防范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的通告》。2016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網絡安全法》中特別增加懲治網絡詐騙的相關規定。
2016年9月起,人民銀行、公安部等部門在全國組織開展“聯合整治非法買賣銀行卡信息專項行動”。2016年12月起,全國公安機關開展“集中打擊盜搶騙犯罪行動”,重點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新型犯罪。
據公安部網站消息,2016年全國共打掉詐騙團伙7682個,搗毀詐騙窩點8107個;公安部A級通緝令通緝的23名在逃人員中有22名已被抓獲;全面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8.3萬起,同比上升49.6%,損失同比下降10.9%。
支招“保護個人信息”
國家政策法律完善的同時,網絡信息泄露導致精準詐騙愈加流行,詐騙手段和技巧也隨著新應用新功能的技術提升愈加隱秘。傳統的“猜猜我是誰”、網購退款等依舊是熱門詐騙手段,同時新生的虛假兼職、安裝包木馬等越來越多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獵網平臺”反詐騙專家劉洋在接受海外網采訪時表示:“精準詐騙,意味著一旦信息泄露,更容易被瞄準打擊。以徐玉玉為例,剛到教育局辦理了助學金申請,兩天后就收到了‘發放助學金’的詐騙電話?!?/p>
劉洋說:“騙子會通過不法渠道獲得個人真實準確信息,對個人進行‘量身定做’。詐騙團伙的劇本都是花了很高的價格,請那些在心理學方面有研究的專業人士編的,有的劇本價值十幾萬,這種騙術越來越難被當事者識破。”
就當前網絡詐騙治理困境,劉洋表示,網絡詐騙報案難、取證難、破案難。網絡詐騙具有明顯的小額多發、異地作案、身份隱蔽的特點,這就導致其犯罪成本低,但破案成本高。很多受害者的報案根本達不到法定立案標準,即使已經立案,分散在全國各地的犯罪線索也很難進行有效的關聯。
關于如何預防網絡詐騙,劉洋的建議是保護好個人信息。銀行賬戶和普通網站會員賬號要區別使用賬號名和密碼,對于要求填寫身份證等個人信息的網站,要認真檢查其合法性,不隨意登錄不明WI-FI,不打開不明短信中的鏈接,不下載不明軟件。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隨著今年我國資源產品價格改革持續升溫,繼居民階梯電價
2016年我國醫藥檢測行業企業數量增至2476家。2012-20161
鱈魚是全世界年捕撈量最大的魚類之一,是具有重要的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