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發電與“三農”結合受青睞
光伏的多元化應用近年來與“三農”的結合愈發受到重視,光伏扶貧、農光互補、漁光互補等利用形式均得到了大力發展。
近日,新華社播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這份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繼續鎖定“三農”工作,把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新的歷史階段農業農村工作主線。值得注意的是,與2016年文件相對比,2017年一號文件中新增了“實施農村新能源行動,推進光伏發電,逐步擴大農村電力、燃氣和清潔型煤供給”的內容。
國家電網公司能源研究院副總經濟師白建華表示,開拓農村分布式太陽能發電市場,將是我國光伏發電的重要方向,對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將起到推動作用。“未來服務 三農 的光伏產業將有萬億規模。如同熱水器在農村市場的推廣應用一樣,光伏產品在農村民居屋頂應用的巨大空間已顯現。伴隨著光伏發電成本不斷降低,以及智能微電網技術的成熟,以及新一輪城鎮化為核心的新農村建設,廣大農村將迎來大量的新民居建設,以及大量的老農居改造,為生態和節能產品的應用推廣留出了巨大發展空間,2017年分布式迎來大發展的同時,與農業相結合的光伏應用模式也將迎來發展良機。”白建華說。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不少行業人士持謹慎態度,浙江合大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候生躍認為,雖然農村光伏未來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但還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目前仍面臨設施不配套、資金缺少等問題。“我國農村地區的光伏主要應用在農業大棚和屋頂光伏,而這二者在我國不同地方的應用情況大不相同。從長遠來看,農村光伏市場的發展速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農民的發展積極性。”
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的《“十三五”太陽能發展規劃》中也強調,在“十三五”期間,要在太陽能資源優良、電網接入消納條件好的農村地區和小城鎮,推進居民屋頂光伏工程,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舊城鎮改造、新農村建設、易地搬遷等統一規劃建設屋頂光伏工程,形成若干光伏小鎮、光伏新村。
“綠證”2017年難緩補貼缺口
除了棄風棄電的困擾,國內光伏補貼缺口逐漸擴大也是行業關注的焦點。為引導全社會綠色消費,促進清潔能源消納利用,進一步完善風電、光伏發電的補貼機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三部委在2017年春節后第一天就聯合印發了《關于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及自愿認購交易制度的通知》,擬在全國范圍內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和自愿認購。
對于該試行政策出臺的原因,中國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易躍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綠證制度出臺的大背景是基于我國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的現狀。首先,補貼資金缺口逐步加大,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資金均來自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資金來源單一。近年來補貼資金缺口呈逐年擴大趨勢,截至2016年底累計補貼資金缺口已達到約600億元,若按照現行的補貼模式,到2020年補貼缺口將擴大到3000億元以上。其次,電力市場改革倒逼新能源上網電價機制調整。隨著陸上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產業持續規模化發展,新能源發電工程造價下降趨勢越來越快,參與電力市場化程度日益提高,盈利不確定性顯著增大,迫切需要在電力市場環境下給新能源的補貼部分提供一個市場化的風險對沖手段。
不過,在多名光伏行業資深人士看來,在2017年,綠證制度還是難以解決補貼缺口的問題。“首先是綠證要到今年下半年才開始試行,在本年度只有極少的時間來試驗實施,其次是自愿認購的原則,如果綠證制度不配合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的配套政策,許多能耗大戶并不會主動來交易清潔能源,從而導致政策難以真正發揮作用,所以綠證帶來效果還要在2018年進一步完善配套制度,特別是強制配額制度后才能顯現。”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人士坦言。
易躍春也指出,當前我國綠證市場剛剛開始建立,為實現對市場的有效培育,除了對綠色能源消費的宣傳外,還需要配套制定相應的激勵措施,例如通過綠色電力認證給予企業榮譽、為認購綠證企業的產品加貼綠電標簽等,提升企業的社會品牌形象,調動企業和個人更廣泛、深入地參與綠證認購的積極性。同時,結合我國“一帶一路”經濟發展戰略,未來可以逐步加強綠證標簽的國際化認可,實現綠電消費企業的國際化通行。
?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房地產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個國家和地區
當下的裝配式建筑涉及的方面非常廣,影響的產業鏈的鏈條
智能馬桶蓋(也稱智能潔身器)起源于美國,最初用于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