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草莓也容易“中招”。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燕 攝
生蠔在廣東很受歡迎。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曹景榮 攝
去年9月,荔灣區某知名餐廳發生食物中毒,多位顧客餐后出現腹瀉嘔吐、發燒等癥狀;農歷新年前,廣州一公司年會晚宴上,多名員工食用由某星級酒店提供的食物后出現嘔吐、腹瀉、高燒等不適癥狀……
每年從秋季至次年春季,全國范圍包括廣州在內,都會進入食物中毒的高發期,引發食物中毒的原因是什么?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食品微生物安全研究專家話你知——主因就是微生物!生吃雞蛋、貝類,甚至現摘現吃草莓都可能“中招”。
2014年,我國微生物性食物中毒起數占當年食物中毒總起數(160起)的42.5%,中毒人群中67.7%為微生物所致;2015年,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人數占53.7%。
食物中毒,是指健康人經口攝入正常數量、可食狀態的“有毒食物”(指被致病菌及其毒素、化學毒物污染或含有毒素的動植物食物)后所引起的以急性感染或中毒為主要臨床特征的疾病。
自2004年起,可查數據顯示,微生物成為引起我國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在過去十多年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人數一直是各類中毒人數中最多的,占中毒總人數的60%左右,某些年份甚至達到70%以上。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食源性微生物研究人員陳謀通博士表示,微生物無處不在,一般微生物在25℃~37℃的溫度條件下,短時間內就能迅速繁殖。“在日常生活中,食品的儲存條件不當及加熱中心溫度不夠都可能導致微生物數量劇增,食堂從業人員個人衛生、餐具用具及生熟食品交叉污染都能引起微生物數量增加。攝入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達到一定數量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哪些微生物最易讓人中招?
三大殺手:沙門氏菌 副溶血性弧菌 諾如病毒
據介紹,微生物引發的食物中毒或食品污染事件有地域特征。在我國南方特別是廣東,致病微生物在最近兩年來排在前面幾位的,主要有細菌中的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以及病毒中的諾如病毒。其發病與近年來本地區飲食習慣的改變,特別是生食的流行有很大關系。
“生雞蛋”補身? 最易感染沙門氏菌
去年9月,在荔灣區某餐飲連鎖店發生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食藥監部門結合現場調查分析認為,是一起細菌性食物中毒事故,具體是由沙門氏菌污染食物、可疑副溶血性弧菌混合污染引起。事因主要是涉事餐廳廚工處理食物過程中操作不當污染食物。進一步調查推斷,應為店內所用雞蛋受沙門氏菌污染并交叉感染所致。
微生物研究人員陳謀通表示,在細菌性食物中毒案例中,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沙門氏菌能如此“橫行”,與其傳播特點及繁殖特點有關。食物傳播是人類感染沙門氏菌的主要途徑,肉類(尤其是禽肉)、蛋類等許多食品均為沙門氏菌的傳播媒介。沙門氏菌對營養要求不高,在冰箱中可以生存3~4個月,在自然環境的糞便中可以存活1~2個月,即使在水中也可生存2~3周。沙門氏菌最適合繁殖的溫度為37℃,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房地產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個國家和地區
當下的裝配式建筑涉及的方面非常廣,影響的產業鏈的鏈條
智能馬桶蓋(也稱智能潔身器)起源于美國,最初用于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