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酒店改學區房項目“太子道”開盤,30平方米以下、單價近10萬元/平方米的極小戶型房源推出后熱銷;即將召開的第32屆深圳國際家具展也將展示實體18平方米極小戶型樣板房。那么,在全國樓市遭遇“倒春寒”之下,是什么讓極小戶型受到追捧?
據了解,極小戶型的概念最早來自日本和香港,面積多在20平方米左右,客廳和臥室無明顯劃分。在香港市區,面積在10平方米上下、帶有衛生間的“劏房”(即房中房),月租金為3500元至6000元人民幣。
盡管這些極小戶型走俏還只是個別現象,有些還是營銷的噱頭,但在樓市調控政策持續發力的情況下,此類樓盤仍然高價位熱銷,讓人不得不深思背后的原因。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總監王飛認為,極小戶型房產熱銷的一大原因是主打學區房,買房者希望借置業讓子女上名校。深圳“太子道”項目雖然單價比周邊二手房將近貴一倍,但其賣點為名校深圳中學學區房,所以受到“虎媽貓爸”的歡迎。
記者日前也在幾家房地產中介網站上搜索發現,深圳面積在15平方米至25平方米的極小戶型,售價在90萬至130萬元之間,以二手房為主,很多都標有“學區房”字樣。
其次,極小戶型總價相對較低,作為過渡性房產,能滿足部分首次購房者的需求。樂居調查結果顯示,57.14%的26-35歲單身青年是極小戶型的主力需求者,49.58%的網友選擇買“總價低,首付低”的房子,81.11%的網友選擇總價100萬元以下的小戶型。
此外,極小戶型房產也受到投資客和炒房者的歡迎。受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高房價情況不斷被“降溫”,目前樓市仍在盤整期間。極小戶型總價相對較低,投資風險相對較小,也較容易出租。
一些開發商利用營銷手段、“精心”組織開盤,也是造成樓盤熱搶的一個原因。通過提前炒作,集中在一個時間段吸引客戶選房、定房,購房者擔心買不到房,于是出現了“人山人海”的搶購行為。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極小戶型是高房價下的一個產物,此類產品成本較高,加之是過渡階段的選擇,所以并不能成為主流。未來,小戶型即50至90平方米的物業仍將占主導。
根據2012年生效的新版《住宅設計規范》,兼起居的臥室、廚房和衛生間等組成的最小套型住宅,使用面積不應小于22平方米。
嚴躍進表示,從規劃角度來看,極小戶型物業面積過小,并不符合居住功能。如果未來要發展租賃市場,不排除后續會在8平方米到12平方米之間的物業進行規劃,以用作簡單的職工宿舍或是自持型公寓,但只租不售。
“建議購房者放棄入市炒作的念頭。”嚴躍進稱,當前更強調房子的居住功能,不宜短線炒作。購房者在購買了極小戶型住房以后,可能會出現很多后續問題,比如學位無法落實,租金也沒有預期的高。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2016年中國并購市場共完成交易3,105起,同比提高15.3%
助聽器(Hearing Aid)是一個有助于聽力殘疾者改善聽覺
2017年春節期間,國內航空公司共執行航班8萬余班,同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