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在濟南召開氮肥行業碳交易市場培訓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今年將啟動,氮肥行業被納入第一階段碳交易市場。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立,將激勵和督促企業通過節能和改進工藝等措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會議認為,對于氮肥企業來說,做好碳資產管理可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理事長顧宗勤在會上表示,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實現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保護雙贏的必然選擇。十八大報告將低碳發展放在重要的位置,2016年11月4日《巴黎協定》正式生效,中國承諾2030年左右達到碳排放峰值并爭取盡早達峰,這一系列的文件表明低碳減排已經成為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就是中國對低碳減排的一項重要措施。通過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立,把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通過市場的手段,控制高排放企業的排放量,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據了解,2014年開始,中國已經在北京、上海、湖北等地建立7個碳交易試點,截至2015年11月,中國碳市場配額累計成交量4653萬噸,累計成交金額達到13.51億元,均價29.04元/噸。顧宗勤表示,生產1噸合成氨,煤頭二氧化碳排放為4噸,天然氣頭為2.1噸,氮肥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到化工行業排放總量的20%。氮肥作為第一批參與碳交易的重點行業,涉及的企業多、產品多,包括合成氨、尿素、碳銨、硝酸等。
對于氮肥行業來說,“碳交易”的實施將使行業企業面臨什么樣的挑戰?又有哪些機遇?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產業發展部主任蘇建英告訴記者,拿合成氨來說,國家會給出一個碳排放配額,第三方核查機構去合成氨企業核查該企業的碳排放,如果排放量超出配額,企業就得去碳交易市場購買碳排放,而排放量低于配額,企業可拿到碳交易市場交易?!耙粋€碳排放均價29.04元/噸,做好企業的碳資產管理,依然可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碧K建英說。
另據了解,目前國務院正積極推進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的制訂,發改委在推進公共信用平臺建設。今后所有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的企業都將進入該信用平臺,履約好、信譽高的企業,將在貸款和市場銷售中“一路綠燈”,而不履約、逃避減排責任的企業將進入黑名單,其所有市場行為都將受限。培訓由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指導,中國氮肥工業協會與石化聯合會化工人才交流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共同舉辦。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高速公路屬于高等級公路。中國交通部《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伴隨著網絡購物時代的來臨和人們在生活中對安全便捷支付
城商行是我國銀行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商行機構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