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京東物流宣布獨立,這也是繼2016年11月宣布開放物流服務體系之后,京東在物流方面的又一個大動作。獨立之后的京東物流在運營方面將繼續為京東外商家提供物流支持;同時,獨立還可以降低京東集團成本壓力,有消息稱2015年京東物流快遞賬面虧損達94億元。早在幾年前,馬云和劉強東就物流是第三方還是自營有過分歧,馬云認為不可行,而劉強東認為這恰恰是京東的優勢。如今京東物流獨立出來,劉強東想要做什么呢?
京東物流獨立運營:溫室的花朵能否在市場生存?
一、 京東為何要把物流獨立
其實,京東自營物流的問題很早之前就已經是業內討論的熱點了。
自營物流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自營物流可以讓電商對整個購物環節有效把控,從倉儲到物流的速度可以加快。而另外一方面,自營物流意味著電商要管理一個龐大的物流網絡,管理數十萬的員工,管理遍布全國甚至全世界的倉儲物流資源,這種管理的難度不言而喻,而成本又非常高。京東經過多年的堅持,最終發現,自營物流這個東西確實是太貴了。有消息稱2015年京東物流快遞賬面虧損達94億元。而2016年京東的盈利不過10個億(非美國會計準則),這10個億還是在占用了大量供貨商貨款,收取了14億第三方服務之后才做到的。而京東自營的利潤,面對著自營物流龐大的窟窿,始終入不敷出。賣貨賺錢,物流虧錢,財報就不好看。
所以,京東想要把物流獨立出來甩掉包袱。
二、 理想很豐滿
按照京東的想法,我的京東物流已經有很大的規模,只給我京東服務事實證明是入不敷出的。那么我就干脆把這個物流獨立出來,做成一個“順豐”,一方面滿足京東自己的需求,另外一方面承接社會的訂單。順豐那個能起來,把王衛做成首富,為什么我京東物流不能做起來呢?所以京東喊出來5年就要過千億。實際上,去年11月以后,京東物流雖然不獨立,但是已經開始接第三方的業務。跑了跑感覺還行,也有一些企業與京東合作,所以京東很有信心。
如果,京東物流真的達到設想,那確實是一步好棋。一方面京東電商的包袱甩掉了。把物流甩出去,京東電商財報就好看了。最近兩天,廣州查了一個在京東開店賣假貨的不法商家,引發媒體熱議。京東被第三方的管理搞得焦頭爛額。物流一旦獨立出去,京東就可以不依賴第三方賺錢,這對第三方嚴格管理,杜絕假貨是有幫助的。對京東電商是大利好;而另外一方面,如果京東物流真的做起來,從虧損變成盈利,進而獨立上市IPO,這又是大利好。哪怕京東物流當一個小號順豐也就發財了。
劉強東的理想很豐滿。
三、 現實不那么容易
然而,原本虧損的京東物流獨立出去就真能發展起來嗎?根據京東2016年財報顯示,全年訂單總數為16億個,而中國郵政總局披露數據,2016年快遞業完成量達313.5億件。京東物流在整個快遞業市場中的份額為5.1%2016年全國快遞業單件平均成本為12.8元,京東為13.2元,高于業內平均水平,京東的常規的物流成本劣勢比較明顯。
就是說,如果把京東物流獨立出去,那么它只是一家份額不高,成本不低,而且虧損的快遞企業。在京東內部搞物流,自營優勢,可以合理調配倉儲物流,成本應該很低,而京東都能做出來超過業界平均水平的成本。而獨立出去,承接社會業務,就沒有京東自營的規劃,這樣成本會大幅提升。或者你提高報價,或者你虧本運營,你憑什么打敗三通一達,憑什么打敗順豐。
京東物流是溫室中的花朵,而三通一達,順豐都是血雨腥風中廝殺出來的,獨立出來京東憑什么五年千億?
現在京東自營商品,自己的物流可以做到當日達,次日達。而菜鳥通過大數據調動社會資源,也在能部分地區做到。而你把京東物流放出去還能做到當日達,次日達嗎?如果京東物流獨立出去不能生存,或者需要京東電商做高額補貼,那么獨立出去就沒有意義了。電商的財報繼續難看,物流難以上市IPO。
所以,京東獨立物流這步棋看上去很美,但是要達到目的還需要一個艱苦的過程,祝京東好運。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企業并購包括兼并與收購。公司兼并是指經由轉移公司所有
企業并購包括兼并與收購。公司兼并是指經由轉移公司所有
企業并購包括兼并與收購。公司兼并是指經由轉移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