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記者采訪多位東三省種植戶和經銷商的過程中,他們反饋當地農民的用肥總量并未急劇銳減、種植結構也并未出現大幅調整。那么,為什么企業和經銷商的銷量驟降?對此現象,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現象:銷量銳降20%-50%、利潤銳減!
沈陽金秋實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彥敏用“前所未有的平淡”形容剛剛過去的春耕銷肥戰況?!半m然年前、年后分別鋪了兩批貨,但是走量一茬不如一茬。以前賣肥還有個小高潮,今年極其平淡的就結束了。”王彥敏預判,按照今年這種情況,全年最好銷量也就4萬多噸,這相比去年將減少約34%。
而對此現象,遼寧蓋州金界源農資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徐貴龍則顯得更為悲觀?!叭ツ甏汗澢熬烷_始陸續出貨,而今年一直到3月份市場才啟動。往年一年銷量1萬多噸,可照這個苗頭,今年銷量恐怕要打對折了?!睋熨F龍說,當地跟他處境相似的經銷商不在少數。
渠道商銷量慘遭“滑鐵盧”,農資生產企業也未能幸免。吉林市輝隆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虎感嘆,近幾年,尤其是今年一季度,正規復合肥和摻混肥廠家在東三省的生存狀況異常艱難:“前期原材料價格比較低,后期漲得很厲害,這給一些具備資金實力的生產企業,創造了一定的利潤。但是整體來說,大部分企業出廠價都壓得很低,盈利微薄?!睋惢⒔榻B,盡管一季度中吉林市輝隆肥業依托成熟的網點和對市場的把握,業績不降反增。但確實有些農資生產企業一季度的銷量減少幅度超過了約20%。
記者初步推斷,造成今年農資渠道商和生產企業銷量下滑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東三省種植結構調整,以及農戶施肥量驟降而引發的。然而,通過采訪發現,這一判斷并不能很好的站住腳。按照遼寧和黑龍江的農資人說法,當地大部分縣市的玉米種植面積并未發生巨大調減。農民施肥量也并沒有驟降,僅是減少有限。這讓人不禁疑惑,那些業績滑坡的經銷商和生產企業的銷量,究竟去了哪兒呢?又是怎么變沒的呢?
深挖:誰在擠壓渠道和企業的生存空間?
據記者多方了解,新型經營主體攀升、土地流轉和托管業務規模化、忽悠團嚴重爆發、糧食價格低迷以及種植結構調整等問題,是今年農資人公認的影響農資市場的重要原因。
其中,急速上升的種植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數量,以及他們直接向廠家議價拿貨的模式,最讓渠道商壓力倍增。據遼寧鞍山中臺化肥經銷處任會讓觀察,盡管目前為止,當地真正上規模的新型經營主體還不太多,但從今年發展趨勢來看,非常迅猛。同時,大面積的土地托管業務也正在成形。任會讓說,今年臺安縣的一個朋友,一口氣托管了4000多畝地。這些土地的農資投入品,以及從種到收的工作,都由土地托管公司包了。一畝地給朋友400塊錢。另外,還有一家廣東公司今年意向在黑龍江撫遠縣承包100萬畝地種水稻,農資品也都是跟農資生產企業直接談好的。任會讓感慨,外來資本的介入和大戶崛起,讓渠道商越來越難做。
此外,因今年忽悠團嚴重爆發而導致正規廠家和渠道商頻受沖擊的現象,也成為農資人吐槽最多的一個點。“以前忽悠團也有,但是今年格外嚴重。而且標識不規范的小廠家也特別多,今年一季度,光在公主嶺就查處了10多家?!睋晃粯I內人士反映,今年在東三省有一種含氨基酸摻混肥賣的特別好,包裝袋上標注含有55個養分(28-15-12),但仔細看才發現,50公斤的摻混肥中,80%都是氨基酸顆粒,也就是說,氮磷鉀以及硫等元素的養分只占20%。但老百姓看不明白,沉浸在少花了20多塊錢就買到和正規摻混肥一樣含量的喜悅中。此外,據王彥敏說,這些小廠家的鋪貨速度還非常之快:“當地遍地都是標識不正規的小廠家,他們翻著花樣的騙農民用肥。今年我們到基層鋪貨的時候才發現,這些肥早就悄無聲息的鋪進好多個村了。這真是給我們正規渠道沖擊的一點回旋余地都沒有?!?/p>
另外,糧食價格低迷和種植結構調整對農資銷量的不利影響也不容忽視。“本來玉米價格不高,就讓老百姓不愛種地了,結果今年遼寧還干旱,農民對今年的收成更加心里打鼓。往年一般都會追尿素,今年恐怕也懸了。”遼寧開原八棵樹鎮夏家村種植戶徐華龍說,今年便宜的肥料在當地銷量還可以,但是大品牌由于價格沒優勢,受沖擊很大。此外,針對種植結構調整,黑龍江雞西市合作社負責人楊泗花表示,今年東北部分冷涼地區的玉米調減面積比較大,原先一畝地用化肥0.6-0.7噸,改種大豆后,一畝地只用0.2-0.3噸肥,(核實一下是否送爽)這確實也對部分地區的經銷商銷量有所影響。
“現在的農資生意可以說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摸爬滾打這么多年,我舍不得放棄,但是不放棄也賺不到什么錢。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感受,好多人都有同感?!毙熨F龍感慨。
措施:市場艱難,如何突圍困局!
任會讓直言,不遠的未來,純粹專注于“低買高賣”的農資經銷商,必死無疑。現代農業需要的是先進的生產技術+先進的農資產品。而當農技服務成為農資渠道商的標配時,徐貴龍認為,比拼的內容又將升級為服務范圍,以及服務時間的長短。
針對新型經營主體跨過中間渠道商這一問題,陳虎表示,作為廠家,不愿意為了一時利益而越過當地經銷商,除非經銷商的經營能力的確存在問題,才會主動對接種植大戶。我們希望依托經銷商對接下游市場,通過一起策劃活動,共同開發市場。而對于企業如何市場突圍,陳虎認為,要不斷“創新營銷模式、升級產品品類、增強工藝技術、提高服務能力”。
此外,對于忽悠團和標識不規范小廠家的沖擊,陳虎表示,隨著土地流轉和托管業務的發展,未來的種地人會越來越專業和年輕。這對于正規企業和渠道的發展絕對利好。王彥敏說,淡季的時候,不少企業都會下鄉免費教農民如何辨別真假肥料。同時呼吁政府能夠繼續加大打假力度,讓忽悠團和違規企業無處遁形。
“盡管今年是我認為市場最難做的一年,但我認為打鐵還需自身硬!很多方面做到位了,搞定市場也不是什么大問題。”陳虎告訴記者。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2016年7月21日,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出《關于2
2016年7月21日,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出《關于2
特色小鎮“非鎮非區”,不是行政區劃單元上的一個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