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春天,當盟軍攻進德國本土后,得知德國的核彈計劃還僅僅停留在實驗室和圖紙上時,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對原子彈的熱情也減弱了,并向美國政府提出,停止發展核武器,并且這些科學家已經預料到一旦發展出了核彈,將會引發嚴重的軍備競賽。
可是這個時候核武器的發展已經由不得科學家想怎么樣就怎么樣了。當愛因斯坦得知美國要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時,愛因斯坦馬上寫了一封信給丹麥物理學家玻爾,建議馬上召集世界著名物理學家開會,研究核武器的發展問題。愛因斯坦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讓大家想辦法阻止對日本投原子彈。
這個波爾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在量子力學方面有很高的造詣,而且在1922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波爾接到信后,心情和愛因斯坦一樣,而且波爾直接找到了美國總統杜魯門,直接問道:“可不可以不要針對日本使用核武器,只是把原子彈作為震懾的工具,讓日本人放下武器。”波爾的這番話也是愛因斯坦等科學家的意思。
杜魯門聽完,問了兩個問題:“根據當前的戰爭局勢,你知道在前線的戰士傷亡有多慘重嗎?如果繼續戰斗,又要有多少人付出生命?”
在場所有人包括波爾都沉默了,波爾知道一個硫磺島戰役美軍就傷亡了近三萬人,同時他也明白他們這些科學家是無法阻止這次行動了。但沉默不代表贊同,當原子彈在日本投下后,杜魯門非常高興,而愛因斯坦的心情非常懊悔,他不止一次的表示后悔參與了原子彈的研究,并說:“早知如此,我寧可當個修表匠。”
愛因斯坦等科學家的想法太過急切,僅靠核威懾就想讓瘋狂的日本軍人投降,簡直是天方夜譚。再看今天日本政府的表現,這些科學家肯定不會后悔當初參加了“曼哈頓工程”。但是科學家們的擔憂也不無道理,因為核競賽確實已經上演了,地球安全已經成為一個不可控的存在,未來會不會引發核戰爭,值得擔憂。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互聯網汽車金融研究報告對互聯網汽車金融行業研究的內容
小微企業是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個體工
中國把環保服務業定義為與環境相關的服務貿易活動,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