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頭正勁的OPPO 正在面臨哪些隱憂?
近兩年,深耕線下的OPPO異軍突起,取代小米登頂國內市場,在印證手機行業競爭激烈這一殘酷現實,互聯網手機紛紛轉戰線下、一線明星加持品牌營銷。最典型的便是華為推出的Nova系列手機,從產品主打時尚、瞄準年輕消費群體到明星代言、線下渠道鋪貨,與OPPO打法極其相似。當然,這種刻板模仿并未觸及OPPO模式精髓,因此殺傷力有限,OPPO仍保持高歌猛進的勢頭。國際知名調研機構Counterpoint數據顯示,2017年Q1 OPPO出貨量為1850萬臺,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17.5%,更引人注目的是,OPPO以81%出貨增長率成為本季度增長最快的品牌,主要歸功于R9s的暢銷。
可以預見的是,今年OPPO仍將一路狂飆,續寫去年大賣的輝煌。不過,這并不代表OPPO可以高枕無憂,相反,那些浮出水面或潛藏的危機,如果不加以重視,極有可能成為制約OPPO發展的障礙。在筆者看來,盛世之下,OPPO面臨三大挑戰:
一、艱難探索新營銷玩法
盡管各大廠商效仿OPPO打法“形似而神不似”,但它們的的確確給OPPO造成一定的沖擊,首當其沖的便是代言人選擇。日前,OPPO公布了最新代言人:迪麗熱巴、陳偉霆,加上此前的李易峰、楊冪、TFboys、楊洋、張震,OPPO代言人陣容堪稱豪華,全是當紅藝人且橫跨老中青三代。
OPPO用明星代言來塑造品牌和吸引消費者,是從功能機時代逐步完善的打法,智能機時代已達到如火純青的境界。而早期絕大多數玩家并未意識到這種玩法的重要性,直到發現代言人對于手機品牌粘性和情感溝通的巨大拉動后,華為、金立、小米、努比亞等紛紛發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屬金立和小米,前者是去年廣告投放最大方的手機廠商之一,斥資10元瘋狂冠名,并將文體明星一網打盡;后者很長一段時間在廣告投放上特別“摳門”,去年年中也開始啟用明星代言模式,先后將吳秀波、劉詩詩、劉昊然和梁朝偉收入囊中。
事實上,品牌代言人的選擇本身就是個百里挑一的過程,形同漏斗模式,先羅列一大堆當紅明星,然后初步篩選鎖定候選人名單,再經過多方權衡,最終確定合適人選。金立、小米這種一言不合就簽下4、5位代言人的打法,使OPPO可以仔細挑選的“明星池”變得渾濁不堪,可選范圍越來越窄,難度隨之上升。換言之,友商多簽約一個明星,留給OPPO的就少一個,OPPO不得不加入到爭搶代言人行列,費用攀升在所難免。OPPO主管營銷的副總裁吳強曾坦言,當同類型玩法多起來之后,對OPPO營銷推廣提出更高要求和挑戰,內部也在探討、摸索和嘗試其他玩法,但至今未找到一個明確方向。當明星代言和綜藝冠名幾乎成為手機行業標配后,OPPO略顯尷尬和無奈,原因在于其對新營銷玩法要求較高,不是拉動銷量的一招半式,而是可以發展為一套全新的營銷體系,為OPPO銷量帶來更多可能,這對停留在傳統營銷模式舒適區的OPPO而言是個巨大挑戰,短期內無法奏效。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中國土地一級開發及重點城市房地產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咨詢預測
土地一級開發及重點城市房地產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
金屬陶瓷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動漫外包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