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的PC軟硬件技術整裝待發,到了爆發節點
今年3月初,Google發布了新版的辦公套裝:G Suit,深度整合了自家的Ai技術,提高了Chrome OS的辦公效率。3月底,Google又發布了自主設計的G牌的Jamboard——一款類似于微軟Surface Hub的巨屏辦公PC。相比后者, Jamboard帶來相似的功能、優秀的體驗,但標出4999美元價格要少上三分之一,極具競爭力。今天(5月24日),Jamboard正式開售。
而在這一市場,再也沒有其他競爭對比了。在這一細分技術領域也能快速做出差異化前沿技術,有足夠多的企業市場買單,可以說是穩賺不賠。這要比在智能手機這樣的競爭紅海里搶飯吃,容易的多。這些細分領域市場,微軟前輩已經為Google做出了充分的實踐,顯示出足夠的可行性。微軟近些年也在各種內斗中力圖打造自己的品牌硬件。經歷過Zune、Kin、Lumia等MP3手機產品的失敗,微軟一邊在Xbox這樣的游戲主機市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一邊靠著給Surface定制Office等云辦公套裝,定制先進的觸控技術,在頹靡的PC市場上逆勢上升,打下一片自己的位置。
Google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一邊還有投資人、董事會督促:人家微軟能在Windows上搞出這么多市場,你的Android怎么凈賠錢?這也是之前Google力推Pixl手機的原因。現在手機既然以失敗告終,那就往利潤更客觀的企業PC市場深扎。
在PC類產品上,Google一直也是蠢蠢欲動。經歷過Nexus系列Android平板失敗之后,2015年底發布的Google Pixel C直接將屏幕尺寸打到了10.1寸,還配備了鍵盤,就是瞄準了二合一PC市場。專門定制的Now on Tap語音助手功能,更是有意用這種方式結合Chrome OS與Android的特性。可惜,雖然HTC代工的產品一流,但Google并未為其開放Now on Tap的語音助手API,也沒有著重優化相關應用生態。原本被期望整合的Chrome OS功能,也并未出現。
最后Google Pixel C沒有引發什么反響,但已經顯露出Google在多形態PC市場的野心。2016年10月,Google終于將Android整合進了Chrome OS。2017年,Google終于有底氣拿出全面進軍PC市場的戰略規劃。但目前Chrome OS還未完成面向筆記本、臺式機、二合一產品的交互邏輯設計。這是Chrome OS在今年要解決的問題。
????? 技術上做了那么多,其實都是想抽干Android補貼Chrome OS
去年底,Chrome OS剛剛整合了Android應用功能。Chrome OS的應用體驗越來越完善了,不過現在還面臨著Android應用交互體驗不符合PC筆記本的問題,開發者面向Chrome OS進行適配的問題。在Android O中推出了Project Treble,將Android系統進行嚴格的模塊化,從而牢牢的將Android系統升級權限掌握在自己手中。Google還推出官方的Android應用開發架構指南。其中推出的新架構組件LiveData、Room、Repository們,通過重新分配、禁用應用數據存儲空間,封堵了Java編程語言過于自由的架構方案,極力的引導程序員們按照Google的想法來調用系統資源開發APP。
在新版的Android中,Google還選擇了合作伙伴家的Kotlin做為Android的官方開發語言,對Android的控制,或者說對Android手機廠商、開發者的控制,越來越深入。Google正在想盡辦法將Android生態導入到Chrome OS中。Google最新泄露出的Fuchsia系統設計預覽。雖然這一新系統號稱兼容Android,但同時也兼容Chrome OS。雖然新系統是用智能手機的形態展示,但其優秀的多任務卡片操作、類似于瀏覽器的標簽設計,根本就是為平板電腦、PC所準備。通過Google自家的Flutter SDK可以直接編譯Fuchsia、Android、iOS應用。
如此一來,Google通過收緊手機Android控制權,便于將開發者平滑導入Fuchsia系統,隨后像微軟一樣推出基于Fuchsia系統的高端系列PC。Google借由Android手機系統、Ai技術平臺力推自家的Chrome OS系統PC的態度就昭然若揭了。顯然,Google已經開始將自有硬件的精力,集中在了Chrome OS系統的PC上了。畢竟有企業市場墊底的PC,需求明確、市場穩定、付費意愿強烈,在現有業務的支撐下更容易做到穩賺不賠。
而Android已經占有了這么大的市場生態,雖然體驗較差,但手機廠商還沒有更好選擇,一時間還死不了。但Google這么多年在Android上賺不到錢是難以向投資人交代的。更何況Chrome OS是現任GoogleCEO皮蔡一手做起來的,而Android本來就是前任遺物。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防霧霾口罩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
中央商務區建設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
融資租賃擔保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融資租賃擔保行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