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圈建設
如果說《王者榮耀》可以提供移動電競領域成為爆品的標準化范本,如何持久性的火下去,仍是一張過于干凈的白卷。在應書嶺看來,龍頭是拉動移動電競領域的關鍵,不過,真正發展電競,依舊需要從產業角度入手。“坦率來講,你單純做個學校,沒有產業不行;你單純做個公園,沒有產業不行,做個電競館,沒有產業也不行。”當龍頭產業強勢進入后,移動電競必須經歷一個較為長久的產業鏈生態圈建設。這對于移動電競的長久發展,至關重要。
據了解,移動電競產業鏈中,最上游的依舊是以游戲研發商、游戲運營商為代表的內容授權方,無論是騰訊、英雄互娛、巨人網絡均扮演這一角色。但在這一內容線中,自授權后,接下來的賽事執行、賽事內容制作環節就開始不再完善,移動電競領域的先行者們大多需要親自上陣,從零開始建立團隊。一位電競產業業內人士坦言,國內賽事執行和內容制作團隊并不成熟,“原先指望能從端游電競時代繼承一些東西,但了解之后發現,國內端游電競也沒留下太多可繼承的遺產”。事實上,哪怕在完美世界在去年3月舉辦的DOTA2上海特錦賽中尚存在一些頗為顯著的失誤,官方甚至在之后不得不發出致歉信。
無疑,國內的電競賽事整體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間,無論是外部團隊還是內容授權方的自有團隊,還需要較長時間不斷發展。
另一方面,在賽事之外,移動電競更為廣闊的生長土壤即賽事參與方,更需要相關方長久發力。據了解,圍繞賽事參與的生態圈,包括解說主播,電競館等落地場地建設,職業選手、職業俱樂部建設等。其中,解說主播得益于近年來游戲直播平臺的發展,已初見成熟,但其他部分的發展就沒有那么順利。其中,電競館往往脫胎于網吧,由于諸多時代遺留問題,目前仍處于轉型探索期。彭聰表示,電競時代來臨后,越來越多的游戲廠商自身就在尋求電競賽事的線下落地,這給網吧們提供了新的機會。然而機會背后,合作模式、分成模式等細節還遠沒有到達可以充分落實的地步。一些大的網吧品牌都開始了與游戲廠商的合作,合作范圍遍及賽事承辦,青訓等教育體系的落地等,但合作仍然局限在小規模范圍內,如何將移動電競做成一門可以與內容授權方共同獲利的生意還有待摸索。
在職業選手和職業俱樂部的培養和建設上,國內移動電競產業更是處于起步階段。早在2016年騰訊就開始鼓吹發展移動電競職業化體系,阿里體育此前也與巨人網絡共同表示建立職業聯盟體系。然而,職業體系的構建與完善的賽事結構、成熟穩定的收入來源息息相關,但這兩個層面當前依舊缺失嚴重。尤其是職業體系的穩定收入問題,幾乎是眾多玩家選擇進入職業電競領域、成為移動電競領域人才的最大障礙。
職業化任重道遠
類比傳統意義上的體育產業,如果要讓移動電競真正走向職業化,第一步是建立完備的賽事體系。一套完整的移動電競職業化體系,包含最上層的職業聯賽、中層的渠道賽和城市賽,以及具備最大參與度的第三方賽事和線上賽。其中,職業聯賽提供頭部內容;渠道賽、城市賽則作為區域性的頂級賽事,可稱為職業聯賽的有效補充;第三方賽事以及線上賽提供最低的門檻,可鼓勵盡可能多的用戶參與。
各級比賽帶來的多層級獎金,將成為職業選手具有經濟來源的重要保證。與此同時,一旦賽事完備,俱樂部也會隨之增多,越來越多的贊助商也會在同時入局,而俱樂部作為公司運作的單位,將進一步保證移動電競可為選手提供一份正當的職業。最終,賽事體系的建立速度,將決定著移動電競的發展速度。但上文所述的賽事執行、賽事內容制作環節仍需要不斷發展摸索;此外,賽事建立初期的大手筆投入也并非所有廠商可以承擔。
一切還是要落回錢的問題上。根據《中國移動電競行業與用戶研究報告》提供的數據,當前移動電競產品的收入還頗為單一,268億的總收入中有245億是游戲產品自身付費收入,電競賽事收入僅為3億元,即便加上電競賽事衍生收入,也不過23億元。這一近乎十倍的數量級差距,表明了當前電競賽事如果要繼續投入,仍需要來自游戲產品的收入進行大筆補貼。如若要擺脫這一局面,就需要各方不斷在賽事衍生品等層面進行發力。一位玩家表示,即便在頂級聯賽中,職業選手和職業賽事的衍生周邊還是沒有太大吸引力,用戶關注的更多還是比賽本身是否精彩。而相對于傳統體育競技項目,部分職業選手演變為大眾級明星,粉絲經濟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已然讓多方從中獲益。
由此可見,誰能讓移動電競領域的收入變得更為多元,讓全生態參與者都開始受益,就極有可能在移動電競發展的下一階段取得優勢。而行業各大玩家在這之中能起到多大的導向性作用,將會極大程度上決定移動電競產業的走向。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中研普華通過對山楂茶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山楂茶行業
美容旅游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
我國污水處理行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