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以來,國內成品油市場爆發了一場罕見的價格戰。據媒體報道,在這場價格戰中,參與者既包括身份顯赫的兩桶油(中石油、中石化),還有民營加油站及殼牌、英國石油等跨國石油巨頭旗下加油站,覆蓋了山東、河南、浙江和廣東等地區,一些地區的油價降幅高達2.3元/升。
最新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是同時設置調控上下限,上限為每桶130美元,下限為每桶40美元,高于上限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時,最高零售價不降低,在40-130美元之間時,國內成品油價格在參考新加坡、紐約和鹿特丹三地原油價格10個工作日變化率等基礎上,進行適度調整。
這一最新的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改善了過去"跟漲不跟跌"的問題,盡可能地提高了價格對國際原油市場的敏感性適應能力。但這一機制依然堅持成本+適度利潤的過于剛性的定價模式,難以做到及時跟進國際市場油價的變動,從而導致國內油價的總體水平依然高于國際油價,未能有效改善國內成品油行政壟斷定價的格局。
當然,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正在向著漸次市場化的路徑行進。這首先源自國內石油市場壟斷堅冰的破局。去年以來,中國逐漸向民營企業放開了國際原油進口權,截至今年三月底,全國共有18家地方煉油企業陸續獲取國際原油進口權,顯著改善了地方煉油企業在獲取原油方面過度依賴"兩桶油"的局面,打破了原油進口權的壟斷,為國內石油市場引入了市場競爭,增強了國內成品油的供給多元化格局。
其次,當前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增加了油企自主定價的空間,市場化程度也相比過去越來越高。如國家發改委只規定成品油的最高零售價,市場油價的具體適度調整權轉給了企業,帶有明顯的有限市場化的柔性特征。
這些政策和制度的變化為當下的成品油價格戰,提供了基礎性舞臺。
此外,盡管成品油價格戰早在今年3月就出現星火燎原之勢,但今年5月國家調整相關政策,民營煉油廠喪失成品油出口權,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國內成品油價格戰的激烈程度。
為此,伴隨著國內油市壟斷堅冰的逐漸打破,成品油價格戰的興起等,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的完全市場化,已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旦捅破這一層窗戶紙,邁出這臨門一腳,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就能真正實現完全市場化。這是以"放管服"為主的行政體制改革所需要的。
這場成品油領域的價格戰顯示,讓市場在成品油市場發揮基礎性的資源配置作用,更容易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市場效率,降低成品油市場的制度性運行成本;而國內過高的油價更多來自行政式壟斷定價所帶來的制度性運行成本,若繼續沿用行政式價格管控,將延續的是壟斷市場高價格,是喪失進取和活力的壟斷企業。
正如現代信息技術、通訊技術對國內三大運營商的影響,既有市場化所帶來的沖擊,更要看到的是市場化的競爭秩序,給國內三大運營商打烙的市場競爭基因,以及對市場的敏感適應能力。我們期待打破壟斷的國內能源市場,在擊穿成品油行政定價的最后一塊堅冰后,如國內三大運營商一樣,烙上市場基因,實現真正市場主體資格的鳳凰涅盤。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裝飾裝修材料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
在國務院年初印發的《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