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走出去,選擇新的人生
初見劉夢(化名),干練的短發,說話干脆利索,臉上總掛著一副熱情洋溢的笑容。很難看出她曾是一位吸毒5年的人。
作為一名成功戒毒人員,劉夢這次回來跟戒毒人員分享自己的經歷,她既興奮又緊張,“昨晚上一夜沒睡,在想怎么跟大家講。”
劉夢是許昌人,從小被父母遺棄,被奶奶帶大,母愛的缺失讓她從小就很叛逆。她14歲開始吸毒,19歲時被送進河南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
“剛進來時,我誰都不服,就想著破罐破摔,但這里的管教老師一直都沒有放棄我,一點一滴讓我感受到了關愛。”說起戒毒所的工作人員,劉夢充滿感激。
2016年8月,劉夢成功戒毒,走入社會。剛步入社會的她感覺自己落后了很多,很多新生事物都沒有接觸過。“滿大街都是微信支付,變化真是太大了。”劉夢說,自己只有加倍努力才能跟上社會的步伐。
如今,已經成功戒毒一年的她,在許昌的一家飯店工作,一個月兩千元的工資。“雖然錢不多,但我心里很踏實。”說起現在的生活,劉夢充滿干勁。她說,未來還要做戒毒志愿者,幫助更多的人遠離毒品。
故事二:最怕被貼上“吸毒”的標簽
28歲的李冰(化名),如今已經步入新的婚姻生活,丈夫和公婆都對她很好,說起自己現在的生活,李冰就兩個字:幸福。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李冰曾經有過一段婚姻,因為丈夫吸毒,讓她也染上了毒癮,兩個人幾年時間里竟花去了近百萬元購買毒品。“吸著這頓的買著下頓的,那段婚姻簡直是地獄,還好我走出來了。”談到自己的第一段婚姻,李冰感慨很多。
說起戒毒后的生活,李冰說,她最害怕的是被別人貼上“吸毒”的標簽,被大家排斥,被社會歧視。“我是曾經吸過毒,但我已經戒了,而且以后絕不再碰。”李冰堅定地說。
現在的李冰正在備孕,“因為吸毒耽誤了很多時間,身邊不少朋友都已經當上了媽媽了。”李冰說,也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再進一步。
故事三:吸毒5年青春不在 等我回家,媽媽!
如果不是胸前的戒毒人員卡片,我們很難看出眼前這個充滿稚氣,只有20歲的王小麗(化名),曾經有5年的吸毒史。
小麗出生在河南省東北部的一個農村家庭,家中雖不富裕但很溫馨。而這幸福的一切從她14歲那年被打破了。父母離異,跟隨父親生活的她又有了后媽。
因和后媽相處不愉快,年僅14歲的她選擇了離家出走。出走后小麗在社會上認識了一個叫“飛哥”的人。“飛哥”帶她買衣服,出入高檔餐廳,但也教會了她吸毒。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直到2015年,小麗在和毒友一起吸毒時被公安機關當場抓獲,送至河南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
來到這里后,小麗情緒很低落,“別人都有家屬會見,但從沒有人來看我。”
管教李老師看到后,給小麗送來了生活日常用品,還幫她申請了所里的特困救助,讓她感受到了關愛。不僅如此,李老師還費勁心思幫小麗找到了失聯多年的親生母親。
“媽媽說她會等我出去,以后再也不分開了。”現在的小麗自信滿滿,加倍努力戒毒,就等著和媽媽團聚,開始自己新的生活。
河南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干警告訴記者,每一個吸毒者的背后,都有一個悲慘的故事。一人吸毒,全家遭殃,有的家庭因為毒品花光所有積蓄,變得支離破碎。為實現戒毒人員從身體到心理脫毒,戒毒所干警組織手語操、廣場舞、瑜伽等各種活動,讓戒毒人員積極參與,讓她們重拾信心,順利回歸社會。
涉毒是嚴重的犯罪行為,因為后患無窮。但部分不幸的人染上毒品,卻是命運的捉弄。給予需要拯救的吸毒者關愛和挽救,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發展的標志,是人性的真善。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裝飾裝修材料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
在國務院年初印發的《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