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售價格優勢
國內牛肉屠宰后成本價格約合22~23元/斤,經過層層分銷其市場零售價格一般不會低于30元/斤,可這個價格相對于進口美國牛肉而言仍具有一定的優勢。美國牛肉售價約為2~3美元/磅(454克),折合人民幣為15.1~22.6元/斤,比國內牛肉屠宰成本價格便宜但也有限,進口到國內還需加上雙邊進出口關稅、運輸費用、雙邊貿易企業利潤等各項費用,再經過層層分銷到零售市場價格便要高于國內牛肉價格了。
正規渠道進口而來的美國及其他國家牛肉,其市場售價絕對不會對國內牛肉價格造成沖擊。加之目前國產牛肉缺口高達80萬噸左右,對國內牛肉銷售也難以構成威脅。真正影響國內牛肉價格與市場的為緬甸、老撾、越南以及印度等國走私而來的牛肉,由于當地牛肉成本價格較低、運輸成本較低以及無進出口關稅等,進入國內后其價格的一般不會超過20元/斤。
二、冷鮮牛肉優勢
美國牛肉運送到中國最經濟的運輸方式無疑是海運,飄洋過海至少需要30~45天才能到達中國。然而冷鮮牛肉的保存時間一般難以超過30天,因此海運美國牛肉冷鮮運送到中國根本不現實,只能進行冷凍來增加保存時間。美國牛肉若想冷鮮運送到中國,那么只能采取速度更快的空運,但運輸成本無疑會翻倍增加。這樣的話,其市場零售價格勢必會遠高于高內牛肉,將難以打開中國市場。
冷鮮牛肉無論口感還是營養價值均要優于冷凍牛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冷鮮牛肉需求量還將會進一步增加。目前從地域來看,南方人更鐘愛冷鮮牛肉,市場上冷鮮牛肉遠比冷凍牛肉受歡迎。國內養牛業則可利用運輸時間與運輸成本的優勢,充分占據國內冷鮮牛肉市場,以將自身優勢最大化發揮。
三、發展空間優勢
國內養牛業遠遠落后于美國養牛業,這是當前國內養牛業的弊端,但同樣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優勢。
首先,是繁殖率與繁殖存活率偏低。美國母牛年繁殖率為90、繁殖存活率為95,世界平均水平母牛年繁殖率為85,繁殖存活率為90,然而我國母牛年繁殖率與繁殖存活率均不足80,與世界平均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
其次,是肉牛胴體體重偏低。酮體體重是只肉牛屠宰后去頭、去尾、去皮及內臟后所剩的重量。美國肉牛胴體體重高達300公斤以上,世界平均水平肉牛酮體體重為200公斤以上,然而我國肉牛胴體體重僅為不足150公斤,同樣繁殖一頭牛酮體體重卻不如美國的一半。
最后,是肉牛飼養周期長。美國肉牛一般1年半便可以出欄,飼養周期短成本低,肉質更加細嫩;然而我國肉牛一般2年半才可以出欄,飼養周期長成本高,肉質相對較粗一些。加之美國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成本較低,其飼養成本則要遠低于我國。由此可見,我國養牛業在母牛繁育、品種選育以及飼養管理等方面還存在較多的不足,若能將其提高國內養牛業無疑將會擁有更多的優勢!
目前來看,美國牛肉攻陷中國牛肉市場的可能性不大,但肯定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到中國牛肉的市場格局,相關的從業者需加以考慮應對新的變化,在市場中提高自我生存能力。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房地產策劃代理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房地產策劃代理行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電子陶瓷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